•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习《伤寒论》杂记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7
声望
113
年龄
47
伤寒论的学习是一个慢长的感悟过程,不同的阶段感悟不同,我个人在学习伤寒论以来,虽然很多疾病运用伤寒论的一些方子与思想均取得了以前没有的疗效,而学医贵在明理,我一直在思考伤寒论的具体机理是什么,他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如何才能够将伤寒论变得真正的通俗易懂,取法有理有据是我追寻的一个目标。中医治病讲抓病机,而我认为伤寒论就是讲的六个大的病机,而又延伸为无数个小的病机。方证以证对方,医者可以直接根据主证处方,我目前亦是如此,而治疗机理还是不太明白。有从经络方面讲伤寒论的,看了反而觉得会将我自己搞糊涂,觉得杂乱。今将自己最近的一些理解记录于此,望同仁指正。


我临床以骨伤疾病为主,虽然伤寒论学习了几年,但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我还在初级阶段,我的理念只是代表我个人学习伤寒论的肤浅认识。
 
伤寒,寒伤,寒伤阳,伤寒就是伤阳。阳化气,阴成形,阳伤则气化伤。六经,六气,伤寒之六经所指应该是人体的六种大的气化现象,可不可以理解为六病就是六种气化失常的现象?治病必明其机,机者,气机也。都是一个气化问题。,有相通之处。
 
太阳,阳气的释放状态;阳明,阳气的收敛状态;少阳,枢转阴气上升。太阴,阴气的升腾释放状态;少阴,阴气的聚集状态;厥阴,枢转阳气下达。我认为少阳,厥阴均为枢,一个枢转阴气上腾,一个枢转阳气下达。
 
伤寒论围绕着人体阳气的衰减分为六步,伤寒就是伤阳,亦就是阳气受伤。太阳就好比这六月的天气,阳气释放,阴气升腾。主人体之表,司毛孔正常之开合,如毛孔开合失度就形成太阳病。开的太过就是阳气的释放太过,阴液就随着阳气的释放而丟失;风性开泄故以中风喻之,谓之中风。毛孔闭而不开,就是阳气的释放不及,则阳气郁闭而热,阴气聚集于表则身疼痛;寒主收引故以伤寒喻之,谓之伤寒。
 
阳气不能正常释放的状态是太阳病,阳气不能正常释放则进一步导致阳气不能正常收敛,阳气不能正常收敛的状态就是阳明病。收敛不及则热甚津伤,能食为中风。收敛太过则津未伤,以湿邪表现不能食的为伤寒。连贯伤寒论的一些条文可以看出,津液丢失的好像就是中风,津液没有丢失的就是伤寒。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4-7-26 13:39
伤寒,寒伤,寒伤阳,伤寒就是伤阳。阳化气,阴成形,阳伤则气化伤。六经,六气,伤寒之六经所指应该是人体

寒伤阴也,千古之误.
 
第十三刀; 说:
第十三刀 发表于 2014-7-26 13:48
寒伤阴也,千古之误.

可否细讲。
 
经有人之伤于寒,则病热也,何?此理也.阴阳平衡是为平人,阳多为热.阴少亦为热.阴伤则少故病热.
 
热病而寸口脉微弱者,阴阳交也,死也.寸口者候人之阴也,今阳病而阴绝,故死.
 
阳化气,阴成形,讲的是阴阳同步的问题,春天阳气开始慢慢升,气温一天天变热,植物也跟着一天天的上长。阴阳同步则康,不同步则病。
 
讲阳而阴寓于其中,讲阴则阳寓于其中,二者不能分开。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毛振玉针灸所; 说:
毛振玉针灸所 发表于 2014-7-26 14:11
寒气而至,既伤阳,也必然伤阴。
比如,冬天寒流来袭,昏天蔽日,高天滚滚寒流急,阳气受伤;同时,大地

嗯!同感。
 
第十三刀; 说:
第十三刀 发表于 2014-7-26 14:05
热病而寸口脉微弱者,阴阳交也,死也.寸口者候人之阴也,今阳病而阴绝,故死.

多谢你的讲解。
 
伤于寒,则为病热,全论如此。

至于三阴寒病,则是变局。或本气自病,或误治而成。

《伤寒卒病论》者,救误之书也!
 
学习了,多谢分享
 
伤寒六经气化学说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高级问题,对后人启发很大
 
支持王医生多方面的不同思考。
做为一部临床方书来说,说理不失于实,思考不失于文献的证据,理辨以临床可验为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