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有长期艾灸的朋友吗?交流下

呆若木鸡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0/23
帖子
131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今夏入伏后,开始每天艾灸,感觉效果很好,真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身体的一些亚健康症状好了许多,感觉后面的日子离不开这个东西了。朋友们有没有长期艾灸的,大家讨论下
 
老话说:能用气的不用针,能用针的不用灸,能用灸的不用药。看来针灸的作用一直是高于中医药的。
 
我就艾灸一次,给我烫了个泡,以后我再也不灸了~!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浮生拾慧---艾草 (黄廷法 文)
花草能够有幸走进人间的节日,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又得以为人类广泛使用,是花草的幸事!然并非所有的花草都具备那般意义!大凡能粉饰民俗的花草,或以花色取胜,譬如牡丹,被命名为国花之后,洛阳人还特意为其专门设立了一个国际牡丹节;有以花语意义取胜,情人节送出的玫瑰,母亲节送出的康乃馨是也!另有以时令取胜的,便是那“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还有以药性取胜的,即如那重阳的茱萸,端午的艾草。
杏为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端午为春夏之交,是时气温转换,百病易生。蛇穴周围,七步之内必有化解蛇毒的良草;春秋杂病易生之即,阡陌沟渠间也定能找到祛病的妙药!《本草》记载:艾草性味苦辛、温热,宜养脾、肝、肾。艾叶艾梗,除能够熬制成祛病的汤剂外,中医实施针灸术时,也常以揉捻成团的艾叶固着于针尾,点燃后用作辅助治疗。
也因此药性,走入民俗中的艾草便被赋予了神异的功用。端午之日,采来艾草悬挂于门首,传说可以祛病辟邪。是日还可以采来悬挂的是一种叫作菖蒲的草叶,此草叶形似剑,有斩妖除魔之寓意,民间遂有俗谚曰:“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我母亲是很能够洞悉并利用艾草功效的一个人。小女出生之即,因身体孱弱,母亲便于端午日亲自到野外采来大量艾草,晾干、揉碎,为女儿缝制了几个精致小巧的艾叶枕头,时至今日,女儿一直枕用,于是对于春秋时节小儿易发的哮喘咳嗽,女儿总是能够幸运地避免!
 
《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
此言不虚,以前总会有段子说有江湖游医卖的药包治百病,都一笑置之,近期用了艾灸,真是叹服,治病真是立竿见影,尤其对亚健康,慢性病效果显著,只要坚持灸几个重要穴位,很多病莫名其妙的就会好了。
 
我就艾灸一次,给我烫了个泡,以后我再也不灸了~!

混混老哥,你研究了那么久的中医,走了偏门,艾灸才是养生的鸿门正途,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我们的古医书对艾灸之法记载的太少了,对他的神奇功效记录下的不多,让这个简单神奇的疗法不能造福于大众,罪过也。
 
我就艾灸一次,给我烫了个泡,以后我再也不灸了~!

现在艾灸的灸具很多,可在淘宝上买,随身灸很好啊,绑在穴位上,不耽误工作,艾灸目前也很受欢迎,因为老百姓都认实惠,肥胖,高血压,脑中风,颈椎,不孕不育,风湿关节,肠胃病,碰到艾灸就是碰到了克星。
 
大家多多发言啊,我有事先下
 
混混老哥,你研究了那么久的中医,走了偏门,艾灸才是养生的鸿门正途,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我们的古医书对

现在有一种泥灸,似乎效果很好的

我看,是蜡灸

蜡里面放入中药,味道还很大呢,我岳母经常要做的,我媳妇也做

对于,人身上的皮肤有很好的紧致作用,同时对于寒凉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据他们做过的人说效果极好

他们让我做,我没做过

我哪也不疼,不敢做那些玩艺~~~

 
我灸的最多的是中脘,每次胃有点不舒服,15分钟包好。
 
楼主 哪儿买的艾条 有烟吗
 
楼主 哪儿买的艾条 有烟吗

就淘宝买,蕲春的蕲艾,有烟,就在屋里灸,烟气有驱邪作用,换季的季节点燃艾条在室内,对健康有好处。
 
现在有一种泥灸,似乎效果很好的

我看,是蜡灸

人体就是阴阳,35岁过后,人的阳气相对不足,各种不适会接踵而来,每日适当补充阳气是必要的,艾草纯阳之物,每日灸之,大有裨益。
 
春天的时候灸过一阵,现在天气太热,还没灸就有一身汗,所以最近没怎么灸。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江户,有一个习俗,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当地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一座桥建成之后,邀请到一位174岁高龄的老人"初渡"。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主持仪式的将军问这位老人有什么长寿之术。老人回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一个方法,每个月的月初,连续八天用艾灸足三里穴,坚持不断,就能长寿了。我现在174岁,妻子173岁,儿孙皆已过百岁。"那位将军听了不胜感慨。灸足三里能长寿也随之广为人知,后来形成了日本的一个习俗。其实日本人灸足三里保健的方法来自于中国,早在隋唐朝时期的医学著作里就有灸足三里治病养生的记载。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