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汗如雨下,顷时湿衣

255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4/20
帖子
624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林X,女,40岁,素来多汗,夏日尤烈。每汗出,先前心,再背心,后两腋,而后全身,汗后喘而短息,行步不及远,登阜不能高。以往久服奇星虚汗停,生脉饮,见效甚微。舌质暗而胖大,苔白薄腻,双寸浮促而两尺沉细。
这脉证,打破了对以往汗证的惯性思维,一时竟不知如何入手,从脉?从症?姑从症先应其急,处方,
黄芪18,白术25,防风7,浮小麦30,煆牡蛎30,生石膏10,甘草10。
方中以玉屏风益气固表,小麦牡蛎滋阴敛汗,石膏甘草轻清里热,使不外迫,如此,藩蓠固,仓廪牢,内贼除,可无失否?
 
心阴不足,当以生脉饮。
 
名老中医经验,黑大豆治暴汗如神。舌质暗而胖大,苔白薄腻,双寸浮促而两尺沉细,元气不固,黑大豆可以一用。
 
体胖湿重,益气利水为要。

楼主方剂,尚且偏颇,但会有一定效果。石膏不宜。
 
内经讲形胜气者夭。指的就是这种。

正气小于形体,不能统摄,其人夭亡。

重用益气利水之后,可以化掉过多的形体,神清气爽,汗液自可固摄。
 
嘻嘻,余观此证当从破瘀行血入手。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4-8-3 20:53 编辑

一般来说,汗如雨而顷刻湿衣,应该算是肾气不入?看你的脉像也是。汗出顺序有点不像。应该是还有其他问题没找全症状。
患者大便怎么样?妇科怎么样?
体型胖?运动少?
 
阴阳两虚,那方不宜。不懂阴阳,乱调。
 
舌体胖大,湿胜;前胸先汗出,阳明郁热。再去固表,会让病人烦躁欲死。
 
反应热闹,出乎所科,药方初用,尚不知效几何。本想补肾 摄纳,恐远水不解近渴,也想用挂枝方温心阳,又惧于暑热。也曾想用麻黄根,五倍子,糯稻根之类敛汗专用之品,一时竟无,访了几个药店也缺如。等三天后,可晓情况如何。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其人不恶风,小便平常,四肢无恙,不见太阳病主症。
 
我还不至于寸关不明。
 
本帖最后由 中医那些事 于 2014-8-4 19:39 编辑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寸浮尺弱,必自汗出。汗后喘而气短,是肺肾的宣肃之功差了。
桂枝汤加减加五味子,苦杏仁,再加些活血祛瘀的药!
这条文可别看得太死了,后面所述的症状也可以是或见证的!
别妨碍了条文的应用!
 
药用两付,汗有所减,昨夜打几个喷嚏,吃了两粒速效,汗又多了。
头痛,项强,恶风,脉浮缓,趁此用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炮附片10(先煎),桂枝12,白芍15,生姜9,大枣9(去核),炙甘草6,浮小麦15,五味子6。
予两付,且观后效。
 
来 看 一 下 热 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