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居安,老夫教你一点基础知识,论恶寒与畏寒

对事不对人,争论出真知,我等学习学习了,每个都是我的老师!
 
本来就是和诊疗体制有莫大的关系,和政策有莫大的关系,中医在政策之下,也被毁灭了不少,中医人,在执法

百孔千疮的诊疗体系,孕育的只能是神话中医-中医是治病救人的实用科学,如果中医整体疗效胜过西医,国家要压制、取缔中医,第一个不答应的是千千万万个患者--正因为现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错误百出、不堪一用,所以我才有了写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实录》的精神动力。
 
学术是可以讨论的,纸上谈兵,对错都没关系。但一个成人的胸襟基本是不变的。

为人师者德为先。建议大家都翻翻自己说过的话,看看自己的器量,是否有资格为人师。
 
楼主所言甚是,病在太阳脉浮恶风寒,病入少阴脉沉畏寒,如此内容如读过伤寒论,应为基本常识,可惜论坛内不明白的人大有人在,可悲!
 
先生的贴确实有非凡意义,不要小看这1+1,许多时候就不明端的了!因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挑个刺儿。恶寒是得衣不减。畏寒是得温则减。
 
赐教不敢当,熟读《伤寒论》和《内经》,结合临床上病人的主诉,自会明白其中道理--天地相生,天人

话虽如此,临床辩证怎样和普通的外感寒邪分别?请老师赐教。
 
俺是半个中医爱好者,俺也说两句,天之邪气,感人五脏而得病,故应五脏衰弱而后受邪气侵犯,初步表现为处感或脾胃不服。感觉胸阳气弱之人最怕外寒。乃由内弱而感外邪。
 
话虽如此,临床辩证怎样和普通的外感寒邪分别?请老师赐教。

赐教真的不敢当,彼此切磋交流而已---太阳为表中之表,太阳经包括手太阳、足太阳经,所以太阳经外感病常见后头痛、腰背痛、下肢痛、肩臂痛等症状-
 
刘国栋; 说:
刘国栋 发表于 2014-9-3 18:37
挑个刺儿。恶寒是得衣不减。畏寒是得温则减。

谢谢老师点评,是我疏忽,看来还是临床大家有学识,没临床的是不容易发现这样的漏洞,学生佩服。
 
魏医生; 说:
魏医生 发表于 2014-9-3 20:04
赐教真的不敢当,彼此切磋交流而已---太阳为表中之表,太阳经包括手太阳、足太阳经,所以太阳经外

可否能引起打喷嚏?可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鼻粘膜收缩而流鼻涕?请老师进一步指教。
 
足太阳经主表,肺合皮毛,皮毛也主表,足太阳经(小腿)受寒了,为什么就不可能打喷嚏?
 
魏医生; 说:
魏医生 发表于 2014-9-3 20:47
足太阳经主表,肺合皮毛,皮毛也主表,足太阳经(小腿)受寒了,为什么就不可能打喷嚏?

恕学生冒昧,您这个我可不赞同,有点牵强了,按经络学说您说的没错,不过强加于伤寒的叙述中来着实有些牵强,随有共性,理论不同,张长沙之伤寒论乃外感太阳为始,以表邪为主证,足太阳膀胱经络受邪以经络走向及分布部位病症为主证,治疗也不一样,前者汤药效果会好,后者针灸效果好。老师请指教。不知学生说的对吗?
 
“纸上谈医”的陋习根深蒂固,古往今来不知误了多少对中医顶礼膜拜的中医信徒!百草尝后方知性,把脉尚须真切行。
书山解病千万种,纸上悬壶莫如庸。
 
恕学生冒昧,您这个我可不赞同,有点牵强了,按经络学说您说的没错,不过强加于伤寒的叙述中来着实有些牵

您的问题最好在医疗实践中找答案---恕在下没有过人的精力,耗在这么简单明了的问题上。
 
魏医生; 说:
魏医生 发表于 2014-9-3 23:00
您的问题最好在医疗实践中找答案---恕在下没有过人的精力,耗在这么简单明了的问题上。

老师才华横溢,学生佩服,老师觉得简单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让古代圣贤们研究考证了几千年。说明它并不简单啊。
 
我也说一句,饮食内伤也会引起发热证状,尤其是小儿,误食腥辛膏酯等也会出现流涕现象,多少人误断?
 
学无止境,学学习习
 
这两天我还在想魏老师的话,所以不得不再旧题重提,请老师们帮忙解惑,魏老师说寒中足太阳经表症和外感伤寒的症状一样吗?学生再加思索,实在找不到一样的理论,外感是不是有中肤表和中经络之分?症状类似,但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在临床上不容易区别,但中经络以经络分部部位的病痛为主,如项背脊痛,小腿肚子痛等,邪中腠理肌表则以恶寒发热为主,用药当然也略有区别,区分开来效果就好,现在临床外感的病号少了,我也没有现成的例子,如果哪位老师有体会,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在此虚心请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