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10/28
- 帖子
- 338
- 获得点赞
- 10
- 声望
- 18
本帖最后由 最后的狂想曲 于 2014-9-6 19:20 编辑
最近论坛里好不热闹,甲说已的观念是错的,乙说甲的观念是错的,各自的粉丝相互对垒,场景一片火热,我之前说过:
“中医就像一个座山,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路径去攀登这座高峰,每类医家都行走于不通的路,而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自己能登顶,总想证明自己的那条路才是正确、快捷的路途,可是很少有人去想,在中医这个领域,博大精深,道路有很多种,有的时候没有那条路是真正的正确的,医家讲究实践才是硬道理,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是一个多样性的选择!没有对错!”
有的是道医,有的是佛医,有的是儒医,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何必去争一时之长短,有的是实践出身,有的是理论擅长,实践出身的看不起搞理论的,觉得是瞎想‘空谈,搞理论的瞧不来实践的,觉得理论都是错的,更不用谈实践了,纯属瞎胡闹,时间有时间的好,理论有理论优,适合做学术的,就去做学术,适合搞实践的就去搞实践,要知道从理论出现到成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正,不是一天两天争的出来的,我是做工科的,从一线到设计我都做过,我很理解各位的心情,在一线的时候,我的视角是一线的操作领域,那个时候的自己,整天在骂娘,这是猪设计的设备啊,不方便不好用,当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设备的功能,稳定性,维护性,其他不在考虑重点之中,还觉得工人蠢得死那点东西都搞不好。
我个人的见解就是,搞理论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都属实践,多以大多数人都是站在实践的角度去看问题,在论坛里面能够触及理论研究的没有几个,但是中医近百年发展近似停滞,而且现代生活产生的各种病症又与原来有区别,由于部分人对现状焦灼,自己对中医有一定的不同的见解,从而想对某一领域进行突破,于是就亮出自己的观念,因为是不成熟的理念,存在漏洞,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以至于两帮人就开始争论,斗气,难道大家不觉得,中医理论会在这几十年内有新的理论出现吗?这就是一种萌芽,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但是辩论一下,相互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说不定继温病之后一个全新的理论诞生在我们这里,这个需要两帮人的共同努力,就要药工和医师的关系一样,为何要对立起来呢?我不希望光头、居安事件之后还有其他不必要的争吵,这样下去论团就散了!我想这也是大家不想看到的吧!
最后用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收尾:
中医本来就是一个医术和个人境界的双层修炼的职业,很多人只做到了前面的那一项.我希望圈内诸位不要过多的去在乎那些身外之物,难道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名垂医史?多提升自己的医术和个人修为,多带徒弟,为中医的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近论坛里好不热闹,甲说已的观念是错的,乙说甲的观念是错的,各自的粉丝相互对垒,场景一片火热,我之前说过:
“中医就像一个座山,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路径去攀登这座高峰,每类医家都行走于不通的路,而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自己能登顶,总想证明自己的那条路才是正确、快捷的路途,可是很少有人去想,在中医这个领域,博大精深,道路有很多种,有的时候没有那条路是真正的正确的,医家讲究实践才是硬道理,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是一个多样性的选择!没有对错!”
有的是道医,有的是佛医,有的是儒医,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何必去争一时之长短,有的是实践出身,有的是理论擅长,实践出身的看不起搞理论的,觉得是瞎想‘空谈,搞理论的瞧不来实践的,觉得理论都是错的,更不用谈实践了,纯属瞎胡闹,时间有时间的好,理论有理论优,适合做学术的,就去做学术,适合搞实践的就去搞实践,要知道从理论出现到成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正,不是一天两天争的出来的,我是做工科的,从一线到设计我都做过,我很理解各位的心情,在一线的时候,我的视角是一线的操作领域,那个时候的自己,整天在骂娘,这是猪设计的设备啊,不方便不好用,当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设备的功能,稳定性,维护性,其他不在考虑重点之中,还觉得工人蠢得死那点东西都搞不好。
我个人的见解就是,搞理论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都属实践,多以大多数人都是站在实践的角度去看问题,在论坛里面能够触及理论研究的没有几个,但是中医近百年发展近似停滞,而且现代生活产生的各种病症又与原来有区别,由于部分人对现状焦灼,自己对中医有一定的不同的见解,从而想对某一领域进行突破,于是就亮出自己的观念,因为是不成熟的理念,存在漏洞,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以至于两帮人就开始争论,斗气,难道大家不觉得,中医理论会在这几十年内有新的理论出现吗?这就是一种萌芽,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但是辩论一下,相互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说不定继温病之后一个全新的理论诞生在我们这里,这个需要两帮人的共同努力,就要药工和医师的关系一样,为何要对立起来呢?我不希望光头、居安事件之后还有其他不必要的争吵,这样下去论团就散了!我想这也是大家不想看到的吧!
最后用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收尾:
中医本来就是一个医术和个人境界的双层修炼的职业,很多人只做到了前面的那一项.我希望圈内诸位不要过多的去在乎那些身外之物,难道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名垂医史?多提升自己的医术和个人修为,多带徒弟,为中医的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