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8
- 帖子
- 281
- 获得点赞
- 17
- 声望
- 16
陈东枢编辑为《全息汤新砺》再记
十年前,有幸为薛振声先生服务,编辑薛老“耗时近二十年,四易其稿”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感动于先生的睿智、无私与执着,力主此书以《十年一剑全息汤》之名问世。
十年中,薛振声先生每日安和地坐在狭小的诊室里问病处方,夕阳西下,又孤独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思考求索,继续磨砺着全息汤这柄宝剑。《全息汤新砺》还是不才为薛先生斟酌拟定的书名,我深切地知道,薛老又有多少心血赋予其中。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大音希声,大道不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1年10月,我专程拜会薛先生,从相识到握手,十载已逝,念及与薛老通信交流的情形,恍如昨日。
十年了,众多读者朋友在临床中实践着全息汤,也与我一样,呼唤着薛老的新作。
十年了,薛老辛勤地笔耕,而今《新砺》已就;十年了,不才热切地盼望,而今美梦成真。
十年后的今天,薛老年近八旬,“垂垂老矣”,不才已届不惑,两鬓微霜。
路遥长亭短亭,慎思明辨笃行,岐黄豪气未减,理论之树长青。
时在2013年1月10日,东方既白
十年前,有幸为薛振声先生服务,编辑薛老“耗时近二十年,四易其稿”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感动于先生的睿智、无私与执着,力主此书以《十年一剑全息汤》之名问世。
十年中,薛振声先生每日安和地坐在狭小的诊室里问病处方,夕阳西下,又孤独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思考求索,继续磨砺着全息汤这柄宝剑。《全息汤新砺》还是不才为薛先生斟酌拟定的书名,我深切地知道,薛老又有多少心血赋予其中。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大音希声,大道不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1年10月,我专程拜会薛先生,从相识到握手,十载已逝,念及与薛老通信交流的情形,恍如昨日。
十年了,众多读者朋友在临床中实践着全息汤,也与我一样,呼唤着薛老的新作。
十年了,薛老辛勤地笔耕,而今《新砺》已就;十年了,不才热切地盼望,而今美梦成真。
十年后的今天,薛老年近八旬,“垂垂老矣”,不才已届不惑,两鬓微霜。
路遥长亭短亭,慎思明辨笃行,岐黄豪气未减,理论之树长青。
时在2013年1月10日,东方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