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阴阳辨证体系之雏形

少年岐伯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16
帖子
146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50
在前一段时间当我思考出来阴阳运动分为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的时候,就感觉辨证上的最后一个难关终于攻破了,先前建立的标本辨证自然也得给阴阳辨证让路了。
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若不平衡,无非是太过或不及两种状态。在这个体系中,病理下的阴阳运动(即邪气)分太过与不及两种,具体的说纵向阳升太过和阴生太过,纵向阳生不及和阴生不及,以及横向阴阳太过与不及。这就是阴阳之邪,当然还有阴阳之邪导致的虚邪和实邪,这个虚邪范围其实很小,主要是大亏之邪,比如地黄证还不是虚邪而是阴长不及之证,附子证也不是实证而是阳长不及之证。实邪仅是指之湿、痰、瘀、毒等。中医治病就是调阴阳,祛虚实。阴阳在这里是邪气,是很具体的东西,不是泛泛而谈。
举一个例子谈:比如一个病人大热,脉洪滑,渴。脉洪提示阳生太过,因为洪脉在浮位因此是纵向阳生太过,脉滑是纵向阴生太过(津液多),纵向阳生太过导致阳气释放多,自然感觉大热,阴生太过则渴(如地面干旱)。降阳以石膏,降阴以知母,降阴之药有滋阴的作用。
结合自身考虑,纵向阴阳与横向阴阳显然是不同,人体纵向生长显著大于横向生长。纵向阳生太过化热,比较明显,但横向阳生太过则不感到热,而多数是感觉胃腹不适之症。思考一下横向阳生太过之脉是什么脉?既然纵向阳生是浮位脉,那横向阳太过则是弦长脉,症状呕吐,气逆等,敛阳可以用代赭石。如果单纯的横向阴生太过的脉象又会如何呢?会不会是革脉或是芤脉?四逆证是脉沉微,大寒,这就是纵向阳生长不及之脉证。横向阳生不及之脉证大家自己可以去思考。纵向阴生不及,阳会浮越,故脉弦而无力,觉虚热。而横向阴生不及,阳会似乎会缩入,感觉稍清冷,滋阴壮阳应该讲得就是它。
一切症状,证候都是体内阴阳的反应。若按阴阳用药,无需套方,甚至无需问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