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道医 论耳病根源 治疗方法

爱万年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9/16
帖子
3685
获得点赞
74
声望
48
年龄
38
世间万物得水泽生,失水则死。道教最崇拜水了。耳位于头部两侧,左右各一。因其位居于头侧,犹如屋笼之窗户,故古时又称其为“窗笼”。因耳司听觉,古医籍《河间六书》又称其为“听户”。全身经络会聚于耳,使耳与脏腑及全身各部产生密切联系。诚如《黄帝内经》所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也常可反映或累及于耳。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肾开窍于耳: 耳听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精、髓、气、血的濡养,尤其与肾的关系较为密切。《黄帝内经》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中藏经》也说:“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肾为先天之本,内藏五脏六腑之精。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强;反之,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化生无力,耳之精气不足,故听觉渐衰,迟钝不灵,听声难远,甚或听觉失聪。临床上,常见因年迈体弱,或房劳过度,或久病重病,或药邪所伤,以致肾精亏虚者,必因无力滋养清窍而听力减退。 脾升清濡耳: 脾主运化而升清。所谓升清,即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向上升至心肺头目的生理功能。耳窍必赖脾所升清气的濡养,方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耳为清阳之窍,喜清恶浊,性好清灵,故脾之升清功能对于维持耳窍的清灵之性至关重要。脾胃强健,升降有序,清升浊降,生生不息,耳得清阳之温煦,清气之充灌,则清灵聪敏,听觉敏捷。

若脾胃虚弱,化生精微不足,且升清无力,引起头脑、耳目失养,则见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等症。
头晕--其实是耳朵"晕"了

耳朵除了听声音之外,还有平衡身体的作用。在我们的耳朵里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医学上叫半规管,是维持姿势和平衡内耳的感受装置。这三个管子有竖的、有横的、有斜的,管子里面有液体,就像水平仪-样,人体在前后左右转的时候,里面的液体会随着身体姿势的改变,呈不同的水平。如果我们把眼睛闭上,虽然看不见,但仍能感觉到是站着或是躺着,这就是半规管作用的结果。另外,晕船是因为船在海上人看不见地平线,保持不了平衡,这时候眼睛帮助不了你,只能靠耳朵。而耳朵平时没有"独立工作"过,一下子独立担当平衡的"重任"还不习惯,在人非常疲劳的时候就"晕"了。但是这个晕是可恢复的,不会永久晕下去,休息一下就会好转。所以,晕船时就赶快睡觉,睡一觉,让耳朵里面的半规管细胞好好休息,休息完了如果它开始适应了,就不会晕了。

半规管里有液体,就像瓶子歪了直了它都能感觉到,但里面的液体多了少了,半规管感觉不出来时,就会出现眩晕。医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梅尼埃综合征",俗称眩晕症,就是人好好地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了。这都是耳朵里半规管作用的结果。

耳,为什么会自己叫

耳鸣在年轻人中并不多见,但很多人上了年纪会有耳鸣。声音通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再到听神经,整个过程都是由不同的器官完成的,且整个传导系统都是绝缘的。而耳鸣发生时,系统不绝缘了,跟外面"串线",使得耳朵并没有听见声音,但是脑子却接收到了信号,因此,总能听到嗡嗡响。

为什么会出现耳鸣呢?最多见的原因就是人年纪大了,血管供血不足,整个耳朵传导区域缺血,该绝缘的绝缘不了。这时应该检查是哪一个区域血管供血不好导致的。现在查出原因较多的是颈动脉狭窄,那么把狭窄的颈动脉疏通,让它恢复供血就可以了。
耳病根源 归根结底- 肾阳亏虚,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橘皮 9g ,茯苓 9g ,胎盘妇科医院1~2具,生半夏 9g ,红参50~100g ,甘草 6g,五味 3g 五灵脂30~50g,枸杞子60g,炮穿山甲皮4克,菟丝子60g,仙灵脾60g, 赤芍9g,补骨脂60克,白芷20克,红枣10克,乳香50g,没药50g,松脂80g。每日两次,早晚各4至10克。
 
不能这么下论断的,耳鸣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算如楼主所说的颈动脉狭窄,也不是仅仅疏通就可以的,还请三思!中医诊断的耳鸣多是肾阴虚造成的(当然肾阴虚也不是终极原因,还要再深究),还有一种是肝经湿热型的,用的方子就是龙胆泻肝丸。
 
查漏补缺,多谢老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