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武连仲针灸技法精选补遗

21.论带脉刺
取穴;带脉(双)
功用;调经固下,行气止痛
主治;虚性腰通,胁痛,内脏下垂脱垂类病症,妇科经带症候,肝胆内脏疾病和症情复杂的多经病。
针法;直刺提插,可激发经气,针感可向腹腔,腹壁,腰部传导。
提要;带脉取穴要点;两侧髂前上脊间为12寸,平脐与髂前上脊直上相交点为带脉穴。
 
22.论极泉刺
定位:肱二头肌与肱骨干尺侧,肱三头肌前缘,腋横纹中点下1.5-3寸,前5分为前极泉,后5分为后极泉,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为取穴原则。
功用:抑急扶缓 扶阳抑阴 通经除痹
主治:中风上肢肌力不足,肌张力增高,上肢痹痛麻木。
刺法:押手握紧患者手腕,先牵拉使其伸臂后抬肩,开腋90度上臂外旋,直刺深度不超肱骨!扫扇宽度不超肱骨!
根据阴阳缓急的不同,刺法可分为2种,循经行气法和飞经走气法;
1;循经行气法也叫从阴引阴法,针尖略向上,进针0.5-1寸,由浅入深呈扇形扫描,行提插泻法,引发上肢及手指
屈曲,可增强肌力,治疗上肢萎缩无力。此法主要是通过针灸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针刺正中神经使桡侧腕屈肌,
旋前圆肌,掌长肌,屈指深肌收缩,产生手屈及向桡侧偏,前臂选前,2-5指中节屈曲,拇指末节屈曲动作。针刺尺
神经促使尺侧腕屈肌,屈指深肌,产生手屈曲及向尺侧弯,小指掌指关节屈曲,第3-5指近节屈曲及分开与合拢动作

2;飞经走气法也叫从阴引阳法,针尖略向下,进针0.5-1寸,由浅入深呈扇形扫描,行提插泻法,引发上肢及手指
伸展,可降低肌张力,治疗上肢筋挛者。此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桡神经,促使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伸肌,手指伸
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收缩,产生伸肘,屈肘,手的伸展及向桡侧外展,1-5指的指骨伸展动作。
下极泉【为治疗中风上肢挛萎第一要穴,上肢筋挛和萎缩均可用之】,针刺时,使针体始终与心经垂直,变换角度与
深度,做扇形扫描,得气为度。
一日一次,15日为一疗程,可连续3疗程。
我体会;中风肌力不足和肌张力增强一直是个治疗难点,也是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武老根据临床经验探索提出
的下极泉两种刺法,为治疗中风难点创造性的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快速提高肌力实践中证实此法的疗效肯定,缓解肌
张力增高所致挛缩绝对值得大家学习应用。
 
23.论颈臂刺
取穴:斜方肌前缘与喉结后缘连线的中1/3和后1/3的交会,胸锁乳突肌后缘,平第4颈椎棘突。
功用:通经除痹
主治:颈部与上肢筋挛,麻木,疼痛病症。
操作:直刺0.8-1.2寸,由浅入深行提插泻法,引发从颈部到臂指的窜动抽针感或触电感,也可激发经气向胸腔和胁肋部
传导,得气一次为度,切不可反复运针,以损伤正气.针体要垂直进针,小幅度提插,变换深度和角度,以利寻气.
提要:武老善用颈臂穴为主治疗各类痛,痹,痿,风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患侧或双侧颈臂穴为主,配天柱,定喘,
肩五针,手臂五针。治疗中风肢体挛痿不用,配中风三才穴。必须遵循轻,巧,快,弹,借的直刺手法特点,才能取
穴安全和得气。
 
24.论毛刺
取穴:整体调理选远端皮部,局部症状选局部皮部.
功用:舒表散邪,调和营卫,化淤宣痹
主治:1;感冒初起,营卫不和,取肺经和膀胱经皮部毛刺.2;浅刺治里,养血和营,治疗褥疮等病症 3;疏散邪气,通经活
络,胸胁皮部毛刺或梅花针扣打治疗肝胆胁痛,4;局部毛刺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痹
操作:多针浅刺,毛刺有位无穴,直接刺在皮部上,以面带点为其特点.按密度分为稀疏针法;上下左右间隙各1寸。密集
针法:上下左右间隙各5分。定位为三角定位法;先刺两点,第三点与前两针成正三角形。针刺深度为2-3分,以针
尖刺入表皮,针体悬垂,与体表成45-60度夹角,不脱落为度。浅为补深为泻,多为补少为泻,多针浅刺为补,少针
 
感谢,学到很多。
 
八月惊雷老师辛苦了,这些针灸处方,手法。难得的知识。学生学到了很多。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