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0/14
- 帖子
- 3757
- 获得点赞
- 22
- 声望
- 38
- 年龄
- 45
本帖最后由 徐明之 于 2014-10-20 12:33 编辑
在经典板块讨论少阴条文以来,感觉很多朋友对少阴的烦躁比较难理解,由于难理解,有些朋友把少阴的烦躁自解为转少阳或阳明,这其实不是对的
为什么难理解呢,我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古代没有医院,危急重症都是看中医,中医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少阴亡阳之际的烦躁,手足燥扰等等,而现代以来,此类疾病都已去了医院病房,中医门诊基本看不到了,所以很多朋友难理解,但看的少了不是病没有,还有,只是都去了重症室了,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2:不能从阴阳的2面来把握疾病,往往只能看到疾病的一面性,其实“阴阳之2端皆可出现同样的症状”随便举一例譬如“重阳则狂”“亡阳必惊狂”,那么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阳盛会狂,脱阳之际也会狂。我们中医的根底号称是阴阳,但很多朋友还是只能看到阴阳的一面。
那么上面从辨理的角度略谈了几点,具体到临床来看呢,也随举一例,举个比较常见的把,比如糖尿病人服降糖药不当,或胰岛素过量造成的低血糖,特别是在热天,往往此际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浑身燥热,此时急用补中益气一类往往即定,若做少阳阳明热治,则顷刻杀人。
下面再摘录一段柯雪帆先生的文字分享:
“心力衰竭的病人出现烦躁亦须重视,可能是真阳衰败,阴邪内盛,虚阳浮越的表现,是十分危重的症候,切勿轻易认为是病人情绪不安用些宁心重镇之药便能了事的。《伤寒论》少阴篇有许多关于烦躁的记载。如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296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300条“少阴病至五六日自利,副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细读直,不能不对烦躁一证加以警惕。”
那么我们从上面一段柯教授引用的少阴条文就对少阴的烦躁看的很清楚了,顺便说的一点,这些都是本就是少阴杂病的病人,伤寒之中多是杂病复感伤寒,伤寒之中最多杂病,仲景全族200余口伤寒死亡3分之2岂都是强壮之人一场外感而死?必有老弱之人,且健康之人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本就明言“未有温覆当而不消散者” 故仲景书名本就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只能合论而不能分论,观各篇原文亦是如此,中风,伤寒俱在各经名下,而各经中又有百病, 所以今人一拿起《伤寒论》这个王叔和的书名就先被带进沟里了,读此书时脑中当时时有原书名方可,原书名才是仲景之意。
个人浅见,提出供讨论!
在经典板块讨论少阴条文以来,感觉很多朋友对少阴的烦躁比较难理解,由于难理解,有些朋友把少阴的烦躁自解为转少阳或阳明,这其实不是对的
为什么难理解呢,我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古代没有医院,危急重症都是看中医,中医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少阴亡阳之际的烦躁,手足燥扰等等,而现代以来,此类疾病都已去了医院病房,中医门诊基本看不到了,所以很多朋友难理解,但看的少了不是病没有,还有,只是都去了重症室了,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2:不能从阴阳的2面来把握疾病,往往只能看到疾病的一面性,其实“阴阳之2端皆可出现同样的症状”随便举一例譬如“重阳则狂”“亡阳必惊狂”,那么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阳盛会狂,脱阳之际也会狂。我们中医的根底号称是阴阳,但很多朋友还是只能看到阴阳的一面。
那么上面从辨理的角度略谈了几点,具体到临床来看呢,也随举一例,举个比较常见的把,比如糖尿病人服降糖药不当,或胰岛素过量造成的低血糖,特别是在热天,往往此际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浑身燥热,此时急用补中益气一类往往即定,若做少阳阳明热治,则顷刻杀人。
下面再摘录一段柯雪帆先生的文字分享:
“心力衰竭的病人出现烦躁亦须重视,可能是真阳衰败,阴邪内盛,虚阳浮越的表现,是十分危重的症候,切勿轻易认为是病人情绪不安用些宁心重镇之药便能了事的。《伤寒论》少阴篇有许多关于烦躁的记载。如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296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300条“少阴病至五六日自利,副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细读直,不能不对烦躁一证加以警惕。”
那么我们从上面一段柯教授引用的少阴条文就对少阴的烦躁看的很清楚了,顺便说的一点,这些都是本就是少阴杂病的病人,伤寒之中多是杂病复感伤寒,伤寒之中最多杂病,仲景全族200余口伤寒死亡3分之2岂都是强壮之人一场外感而死?必有老弱之人,且健康之人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本就明言“未有温覆当而不消散者” 故仲景书名本就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只能合论而不能分论,观各篇原文亦是如此,中风,伤寒俱在各经名下,而各经中又有百病, 所以今人一拿起《伤寒论》这个王叔和的书名就先被带进沟里了,读此书时脑中当时时有原书名方可,原书名才是仲景之意。
个人浅见,提出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