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解伤寒论,虽然今天伤寒见的很少,但是经典模式理论值得解

轩辕水天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8
帖子
1573
获得点赞
32
声望
0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4-10-21 21:14 编辑

解伤寒论,虽然今天伤寒见的很少,但是经典模式理论值得解,他是一种治病的思维模式,会对其他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解伤寒论,首先要知道一个大前提,伤寒论是一种急攻的模式,治严重的外感风寒邪气。
温病论是一种慢攻的治病模式,
虚损论是一种慢补的治病模式,
杂病论是比较繁杂的,主要用慢补和清利。



我谈过很多治病的理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病者的精是否充足,如果病者的精充足,那么治法就简单,容易。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邪气侵犯,对精充足与否不同的人,自身内表现出的症状会有很大的差异的。

如果病人的精不充足,那么就棘手,因为抗邪的正气,运热的真阴,皆来源于精,如果精不足,既不能抗邪,也不能运热,这个病就难治。往往很容易变成坏病,所以,医者起手治病之前,首先要清楚病人的精是否充足,做到心中有数,这会直接影响治法,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的生死。

一个自身精气极度匮乏的人,一旦感了伤寒,他治愈的几率是较低的,较难的,无精何以抗邪,就算仲景活过来也难救他一把。

但凡是治病,皆是大量消耗精气的过程,尤其治伤寒病,消耗精气量更大,而且同时往往会没有脾胃精气的来源,这就要求病者自身一定要有一定的精气储备,你才有和病邪做斗争的可能性,而医生只是帮你一把,你本身精气太匮乏,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一般来说,今人生活质量相对较好,精气一般比较充足,所以难以感染伤寒,甚至伤寒这个病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感染了,也容易治愈但是不能排除个别人精是嫉妒匮乏的,这样的人往往瘦弱,皮包骨,此无精之象也。

闲话就说到此。看再下试解伤寒论。
 
邪气在三阳,主要用清利,此时,正常人体质的一般是不虚的,用清利之法,病人也接受得住。

人体由肤表感染邪气,正常人的反应都是发热,因为身体会启动正气抗邪,正气抗邪消耗之后,会化为热,由于用于抗邪的正气量非常大,所以化热也会非常多,热是这样来的很多人都认为热就是外邪,其实不是,热是自身正气抗邪消耗掉之后化成的。

这个热会严重的高于身体正常的需求量,会堆积起来,导致局部的组织,血管,膨胀,相互压迫,进而影响后续的血液,正气的流入,影响正气抗邪。所以要及时的把这些堆积的热,散发出去,减少组织的膨胀,减少压迫,以利于后续抗邪来源的进入。



人体感受风寒之后,会本能的收紧毛孔,防止风寒进一步的侵入。但是同时,会造成内里抗邪产生的热量,也无法挥发出去,堆积起来,反而不利抗邪,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让热量散发出去,要想办法让毛孔开放,出点汗,把热量带走。

其实这个过程,用的药,跟针对邪气,毫无关系,他只针对的是抗邪产生的热的疏散的工作,就是后勤,跟抗邪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药来消灭邪气而消灭邪气的工作,留给人体自己去做至少各类解表的汤剂,都是这样的,他们都毫无抗邪的功能,仅仅是帮助处理热量而已。而一般来说,对于一般的邪气,人体都能够把他驱逐出去,医生用药,只要做好后勤工作即可,后勤工作就是处理抗邪产生的热量。



这个热怎么处理呢?
 
伤寒很少见吗?伤寒到底是个什么病?望大师指点!期待大师的作品!
 
在治外感的过程中,医生用的药,直接用来抗邪的,极少,而大多数药,都是用来处理抗邪的后勤工作。后勤工作包括什么呢,1.除热,2.补充精微,3.益气,增加抗邪的强度。


先说这个热怎么处理呢,内经说的明白,热在表,则发之,热在中,则运之,把他运输到表,然后发之,热在腑,则吐泻之。最终目的就是把热弄出去。

当热在太阳经的时候,毫无疑问的,要发之,但是现在,病人恶寒,毛孔收紧,热发不出去,所以就强制毛孔开放,让热能够散发出去,热不会自己出去,他要被汗携带出去,所以,发之的主要途径就是发汗。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俩都是用来发汗,最终目的是要把太阳经的热释放出去。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名为中风,

呵呵,此风为外风,本质为邪气不同于内风,内风为肝风,本质为肝之精气,本质不同的。内风又分亢风和虚风。到此为止。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能用桂枝汤的,一定是有汗,证明毛孔尚且没有大面积闭住,汗可以出来,这个时候用桂枝,主要是加速,经络的通畅,加速热的散出。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桂枝主要通络,芍药主要清营血之热,甘草,大枣,生姜,补中土,且补中有升,增加抗邪的精微的来源,防止内里空虚无力。

外有泄,内有源,意图最大限度除表热。



此症为太阳中风,其病强度尚且较小,毛孔尚且有部分开放。

等到太阳伤寒,气病强度则增大几倍,毛孔几乎全部闭住,桂枝汤就无法起作用了,这时候就上麻黄汤。

麻黄,他是一种神经毒素,强制毛孔开放,强制发汗,强制散热

一旦到强制的时候,就要求你对症要准确,如果对症不准,那么,就会带来更坏的后果。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4-10-21 21:45 编辑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条桂枝汤证,已经出现有热入阳明的趋势了,所以才会鼻鸣干呕。但热的主体还是太阳经,可以发之。

可以用桂枝汤的主要原因还是,有汗出。证明毛窍主要尚且开着。

但此症明显要重于太阳中风,以其阴弱,证明阳气耗用量已经很大,而阳气的来源是阴血,已经导致阴血出现虚的表现,

此症有发抖的表现,证明恶风加重,阴血之精微耗用加重,但尚且未至更虚的地步,且桂枝汤有补内里中土精气的组份,所以尚可用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此症有典型的发热表现,又有汗出,适合桂枝汤。

发热说明阳明经已经部分启动抗邪,太阳经已经致虚,热尚在太阳阳明之间,可以发之。



我本人不喜欢条辨似的东西,灌输性强,逻辑性弱。

十四条桂枝汤证,我郁闷,我最恨条辨列表这种东西,我喜欢现场分析,临证分析,但是仲景列条辨,主要是为了给后世医家定标杆,好查表对症。

诶我真郁闷。





鼻鸣是为什么,但凡是热,随着经络的运行,都会有炎上的趋势,外感邪气而发热,热郁结在太阳经,并不是一点都出不来,一定还有一部分热已经入血,随着经络运转而上炎,导致入鼻腔而热结,鼻鸣本质就是热结鼻腔内,涕液运转不畅而造成的。

又为什么干呕呢,太阳感邪而发热,并没有抵抗得住,已经有部分邪气入里,内里已经开始抗邪,已经开始发热,此热过阳明,阳明经的气血都要集结在胃的,导致胃热强烈,而发生收缩,导致干呕
 
十四条桂枝汤证,最主要的特点是,必须有汗,有汗证明毛窍尚且是开放的,所以才可以用桂枝加速散热。

而邪气在太阳经,和刚刚过太阳经,刚刚入阳明经,尚且在半表半里,尚且未引起强烈的阳明大热的,皆可用桂枝汤。



八条麻黄汤证,主要是热在太阳经和太阳阳明之间,无汗者,证明毛窍已经闭合,可以用麻黄汤,强制发汗。

或者希望大量的发汗,即使毛孔是部分开放的,也可以用麻黄汤,增加发汗的强度。

但如果病人津液亏少,而热过重,则不宜麻黄发汗,恐怕会导致病人阴劫,阳脱,衄血



这个东西,我一向提倡用逻辑思维来整体分析他,而严重反对按图索骥,查表治病

仲景列表,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后世医家实在理解不明白,实在不会治,但是病还得治,那没办法,只能查表对号我是及其反感这事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