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败案分析

眼不治不瞎!牙不治不掉!血压不治不高!
 
您客气了!患者有胁肋痛,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所以开了四逆散,现在想想不如去柴胡加香附了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以致于患者头晕不适,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在下以为柴胡当用20g左右,酌加芩连,配半夏以降浊。再加助中焦气化之品,使清浊自分,于病有利。
拙见
 
中医那些事; 说:
中医那些事 发表于 2014-10-30 11:33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谢谢您!这个柴胡我是不敢用了或者是不敢单用了!我还是觉得是她升提造成的!配牡蛎也许就没事了!
 
瑞祥泰中西药店; 说:
瑞祥泰中西药店 发表于 2014-10-30 11:48
用黄连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如何?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1:21
眼不治不瞎!牙不治不掉!血压不治不高!

为了这事昨晚上整了2两二锅头!平时我是不喝酒的!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芩为何不加?泽泻为何不用?有湿热不用苦寒?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楼主应该属于辩证未清,孰我直言,冒犯之处请见谅。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2:38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2:43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安胎。善解肝胆湿热之邪,楼主失误。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03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知没有下步!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3:15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26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用药偏于稳、偏于温(非火神一派)。三黄、大黄用的很少。
 
我行医于哈尔滨三棵树,这里是黑龙江唯一的中药批发市场。经常帮我一同学捎药,好像从未取过柴胡!他家祖传妇科当然来了男子也看!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3:36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用药偏于稳、偏于温(非火神一派)。三黄、大黄用的很少。

呵呵,我偏于滋阴。喜用芩连。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45
呵呵,我偏于滋阴。喜用芩连。

寒凉一派称良法,未必逢人用附姜!有藏用就有陈承。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在中焦,中焦一动,气首先上行。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犹如放飞的风筝,但手中无线牵拉,或即使有牵拉,但力量不够,不能很好的控制已飞的风筝。风筝会在空中飘飘然,导致头涨痛、颈部不适等上部症状。方子里需要有潜降之品,使气能上行,又能循环而下潜,但是要在不会用黄连等苦寒清降之品,而是要用熟地等质重味厚之品。楼主老师可能会说了,患者舌淡红苔黄厚腻,明显是湿热,何以敢再用熟地助热生湿,是的,放在前两年咱也会这样想的,也不敢这样用,现在变了,咱要用,因为患者脉沉弱,下焦虚。下焦虚,中焦之气不能与之衔接,中焦气机蕴滞而生热,如果用熟地补下焦,下焦、中焦之气贯通,中焦气机不再发生蕴结,则热可除,湿可祛,不会有熟地碍胃生热的现象发生。
嘻嘻,纯碎瞎掰,仅供参考。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10-30 13:57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嘻嘻,但愿对你有所帮助。“追足底肥”也是咱最近几年想到的。也是在论坛朋友的启发下想到的。这些年多谢论坛朋友的帮助了。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嘻嘻,再多一句:用熟地是因“脉沉弱”哦,否则,还须考虑是否要用。
嘻嘻,就此别过,上班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