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20 声望 63 2014/10/30 #22 安出虎 说: 您客气了!患者有胁肋痛,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所以开了四逆散,现在想想不如去柴胡加香附了 点击展开...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以致于患者头晕不适,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在下以为柴胡当用20g左右,酌加芩连,配半夏以降浊。再加助中焦气化之品,使清浊自分,于病有利。 拙见
安出虎 说: 您客气了!患者有胁肋痛,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所以开了四逆散,现在想想不如去柴胡加香附了 点击展开...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以致于患者头晕不适,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在下以为柴胡当用20g左右,酌加芩连,配半夏以降浊。再加助中焦气化之品,使清浊自分,于病有利。 拙见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23 中医那些事; 说: 中医那些事 发表于 2014-10-30 11:33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以 点击展开... 谢谢您!这个柴胡我是不敢用了或者是不敢单用了!我还是觉得是她升提造成的!配牡蛎也许就没事了!
中医那些事; 说: 中医那些事 发表于 2014-10-30 11:33 恕在下直言,加柴胡不是不对,而是量小了,10g的柴胡托举阳气的功用是够了,但清降胆火的力量不足。 以 点击展开... 谢谢您!这个柴胡我是不敢用了或者是不敢单用了!我还是觉得是她升提造成的!配牡蛎也许就没事了!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25 瑞祥泰中西药店; 说: 瑞祥泰中西药店 发表于 2014-10-30 11:48 用黄连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如何? 点击展开...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瑞祥泰中西药店; 说: 瑞祥泰中西药店 发表于 2014-10-30 11:48 用黄连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如何? 点击展开...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26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1:21 眼不治不瞎!牙不治不掉!血压不治不高! 点击展开... 为了这事昨晚上整了2两二锅头!平时我是不喝酒的!
唐宋元明清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07 帖子 2386 获得点赞 329 声望 83 年龄 46 2014/10/30 #27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芩为何不加?泽泻为何不用?有湿热不用苦寒?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楼主应该属于辩证未清,孰我直言,冒犯之处请见谅。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芩为何不加?泽泻为何不用?有湿热不用苦寒?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楼主应该属于辩证未清,孰我直言,冒犯之处请见谅。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28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2:38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 点击展开...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2:38 个人拙见,舌苔已经见黄厚腻,证明湿热痰浊壅滞,小小温胆汤宣化之品,只能使痰浊运作,应该是药不胜病,黄 点击展开...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唐宋元明清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07 帖子 2386 获得点赞 329 声望 83 年龄 46 2014/10/30 #29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2:43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点击展开...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安胎。善解肝胆湿热之邪,楼主失误。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2:43 谢谢训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所以未用芩连是惧苦寒之性不利于开痰结。 点击展开...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安胎。善解肝胆湿热之邪,楼主失误。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30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03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 点击展开...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知没有下步!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03 此例楼主根据什么说有痰结?是热痰?湿痰?寒痰?风痰?痰涎?苦不能燥湿?黄芩怎么会不利于痰结?味苦性 点击展开...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知没有下步!
唐宋元明清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07 帖子 2386 获得点赞 329 声望 83 年龄 46 2014/10/30 #31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3:15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 点击展开...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3:15 就在苔腻、脉滑!我是这么想的;痰本阴类,苦寒之品利于肝胆而不利于脾胃。先开中焦看情况再议下步!可谁 点击展开...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32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26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点击展开...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用药偏于稳、偏于温(非火神一派)。三黄、大黄用的很少。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26 中医的尴尬就在于此,你想安稳的给患者调理根本办不到,三剂不效就没机会了。所以,用药有时也要狠着点。 点击展开...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用药偏于稳、偏于温(非火神一派)。三黄、大黄用的很少。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0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0/30 #33 安出虎 说: 为了这事昨晚上整了2两二锅头!平时我是不喝酒的! 点击展开... 嘻嘻,何必呢?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34 我行医于哈尔滨三棵树,这里是黑龙江唯一的中药批发市场。经常帮我一同学捎药,好像从未取过柴胡!他家祖传妇科当然来了男子也看!
唐宋元明清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07 帖子 2386 获得点赞 329 声望 83 年龄 46 2014/10/30 #35 安出虎; 说: 安出虎 发表于 2014-10-30 13:36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用药偏于稳、偏于温(非火神一派)。三黄、大黄用的很少。 点击展开... 呵呵,我偏于滋阴。喜用芩连。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36 唐宋元明清; 说: 唐宋元明清 发表于 2014-10-30 13:45 呵呵,我偏于滋阴。喜用芩连。 点击展开... 寒凉一派称良法,未必逢人用附姜!有藏用就有陈承。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0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0/30 #37 安出虎 说: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点击展开...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在中焦,中焦一动,气首先上行。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犹如放飞的风筝,但手中无线牵拉,或即使有牵拉,但力量不够,不能很好的控制已飞的风筝。风筝会在空中飘飘然,导致头涨痛、颈部不适等上部症状。方子里需要有潜降之品,使气能上行,又能循环而下潜,但是要在不会用黄连等苦寒清降之品,而是要用熟地等质重味厚之品。楼主老师可能会说了,患者舌淡红苔黄厚腻,明显是湿热,何以敢再用熟地助热生湿,是的,放在前两年咱也会这样想的,也不敢这样用,现在变了,咱要用,因为患者脉沉弱,下焦虚。下焦虚,中焦之气不能与之衔接,中焦气机蕴滞而生热,如果用熟地补下焦,下焦、中焦之气贯通,中焦气机不再发生蕴结,则热可除,湿可祛,不会有熟地碍胃生热的现象发生。 嘻嘻,纯碎瞎掰,仅供参考。
安出虎 说: 谢谢关注!我想失败的原因是柴胡过升,方子里无潜降之品。加黄连苦寒清降也许有益! 点击展开...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在中焦,中焦一动,气首先上行。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犹如放飞的风筝,但手中无线牵拉,或即使有牵拉,但力量不够,不能很好的控制已飞的风筝。风筝会在空中飘飘然,导致头涨痛、颈部不适等上部症状。方子里需要有潜降之品,使气能上行,又能循环而下潜,但是要在不会用黄连等苦寒清降之品,而是要用熟地等质重味厚之品。楼主老师可能会说了,患者舌淡红苔黄厚腻,明显是湿热,何以敢再用熟地助热生湿,是的,放在前两年咱也会这样想的,也不敢这样用,现在变了,咱要用,因为患者脉沉弱,下焦虚。下焦虚,中焦之气不能与之衔接,中焦气机蕴滞而生热,如果用熟地补下焦,下焦、中焦之气贯通,中焦气机不再发生蕴结,则热可除,湿可祛,不会有熟地碍胃生热的现象发生。 嘻嘻,纯碎瞎掰,仅供参考。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4/10/30 #38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10-30 13:57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 点击展开...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10-30 13:57 嘻嘻,接着你的话咱也来显摆显摆。 咱也认为是方子里无潜降之品,看方,药的作用多 点击展开...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0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0/30 #39 安出虎 说: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点击展开... 嘻嘻,但愿对你有所帮助。“追足底肥”也是咱最近几年想到的。也是在论坛朋友的启发下想到的。这些年多谢论坛朋友的帮助了。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0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0/30 #40 安出虎 说: 谢谢李师指导!想起您追足底肥那句名言,一脉相承! 点击展开... 嘻嘻,再多一句:用熟地是因“脉沉弱”哦,否则,还须考虑是否要用。 嘻嘻,就此别过,上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