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神乎神客在门。"句读和意思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灵枢九针十二原》有“粗守形,上守神。神乎 神 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其中“神乎神客在门”的句读和意思五花八门。前面是一种,还有的是“神乎神,客在门。”
我认为应该是“神乎, 神客在门。”意思是神呢,神寄居在门户的地方。所谓的门户的地方,1, 九窍。比如眼又叫命门,肛门叫魄门;2, 那些带门字的穴位:如耳门,神门,命门,风门,滑肉门,梁门,章门等这些穴位都是神呆着的地方。所以后面有”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就是说不去看病的地方,怎么知道病的原因呢?
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倾向于“神乎神,客在门”
 
倾向于“神乎神,客在门”

张志聪注就是这样,解释是:神乎神,甚赞其得神之妙。门者,正气出入之门,客在门者,邪循正气出入之所也。我觉得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而且这里的客就变成了主语”邪“了。 我觉得按我的意思解释比较连贯一些。
 
文子贤妹您刻苦研究古典名著名言,收获多多啊,

谢谢毛老师加分鼓励。我想先试试看我能不能把黄帝内经翻译成现代文和英文。您的这个图很合适啊,我是快晕了.呵呵
 
《灵枢•小针解》正文训诂略例

(文章来源:《医古文知识》1994年第1期)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

文献正文中的训诂,最早可追溯到甲骨刻辞中,但为数甚微。春秋战国时期,正文训诂渐增,据张新武《先秦文献正文中词义训诂辑录》统计,《周易》、《孝经》、《左传》等三十一部书中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二条;其正文训诂之内容包括解释词语和串解句义等(见周大璞等《训诂学初稿》)。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正是此期间著作,其正文训诂之例数目可观。如《灵枢•小针解》通篇内容皆为训诂,以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关于“小针”(微针)的一些问题,如对守神、守机、补泻手法、察色脉、针害等加以解释(《素问•针解》篇亦有类似内容),并作进一步补充说明。丹波元简《灵枢识》云:“马云:《九针十二原》中,有小针之要,而此篇正以解其首篇,故名之曰小针解。”清•阮元曾说:“经传本文,即有训诂。”(《经籍纂诂•凡例》)故《灵枢•小针解》篇当属正文训诂之范畴。该篇中正文训诂内容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一、解释词义

《小针解》训释词义之方法,主要有义训(即直接陈述词义而不借助音和形的方法)、互训、观境为训(根据词义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义界,其次是声训(了解文字的通假情况)。

1.互训和观境为训:互训是义训方法之一,即用近义词解释。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小针解》释云:“所谓‘易陈‘者,易言也。”等于说:“陈,言也。”按《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李善注:“陈,犹说也。”陈、言二字义近相训乃陈述叙说之义。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神乎?神客在门。”《小针解》云:“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神与正气、客与邪气,并非义近(同)却为之注,是谓“观境为训”,即揭示某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小针解》云:“‘往者为逆’者,言气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等于说:“逆者,小也;小者,逆也。顺者,平也;平者,顺也。”逆、顺二字乃观境为训。《广雅•庚韵》:“平,和也。”《广雅•戈韵》:“和,顺也。”[《康熙字典》:“顺……又(增韵)和也。”]可见平、顺二字义近而相训。

2.义界: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做出简明的解说,确定它的意义范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小针解》云:“粗守形者,守刺法也。”等于说:“形,刺法也。”刺法乃偏正词组。

3.声训:《灵枢•小针解》篇有几则涉及字的通假情况,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之闇乎?”《小针解》作“粗之暗”。《玉篇•门部》:“闇与暗同。”《周礼•春官•眡祲》:“五曰闇。”孙诒让《周礼正义》:“闇即暗之借字。”段注《说文》:“五曰闇……暗者,正字;闇者,假借字也。”可见《小针解》径作“暗”,系以本字来释同音之借字“闇”,义即愚昧不明。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邪胜则虚之。”《小针解》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寓训释词“盛”,以释原文之“胜”。《素问•逆调论》:“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王冰注:“胜,盛也。”二字乃同音通假字,其本字应为“盛”,亢盛之义。上述两则皆为以本字(暗、盛)释假借字(闇、胜)。

二、串讲句意

《小针解》篇主要采取此法,其训诂术语时用“言”。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小针解》释云:“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太深则邪气反沉。”《小针解》云:“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刺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有时无训诂术语,训释时多先引训释对象的原文,原文后加词尾“者”字,接着训释。如《九针十二原》云:“上守神。”《小针解》云:“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可补泻也。”又如训“粗守关”云:“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小针解》之串讲句意的训诂手段是综释全句,兼举训词。如《九针十二原》云:“满则泄之。”《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已寓训释词“盛、泻”,以释原文之“满、泄”,等于说“满,盛也”、“泄,通泻”。《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盛乃实证,故云“当泻之也”。

三、分析句读

正文训诂中分析句读者实属少见,但《小针解》有一则通过词语解释,可助分析句读。《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中间未加句读)关于这段原文之句读,古今诸贤未尽一致。如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之句读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注云:“神乎神,言正气盛衰,当辨于疑似也。”这样句读有句末韵脚押韵的理论依据,时贤刘振民等也如此。他说:“依照这段文字的音韵,其正确的句读当是:‘(正)……粗守形,上守神(真)。神乎神(真),客在门(文)。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元)。’这里是真、文、元合韵相押。”(刘振民、周笃文、钱超尘等《医古文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版)此句读与《类经》同。实际上“神乎神客在门”之句读,《小针解》已有明训,即正如《灵枢识》所云:“简按:《小针解》曰:‘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据此,则‘神乎’二字句,神客,谓神与客也。”通过分析《小针解》词语解释可知:“神客”当连读,第三个“神”字,当属下句。故其正确句读应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方与经旨相吻。

四、阐述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小针解》云:“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串讲中已寓训释词“补”,以训原文之“实”,等于说:“实,补也。”补乃动词,可带宾语,“实”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即“虚则补之”。

《小针解》训释“邪胜则虚之”句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同时已寓训释词“泻”,以释原文之“虚”字,等于说:“虚,泻也。”其语法与上述之“实”相同。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10-31 20:39 编辑


谢谢!那从小针解互训的意思是应该句读为:神乎?神,客在门。意思是:神是什么?神是正气,和邪气共同享用一个出入口。从意思上感觉对,可翻译起来真费劲。
 
谢谢!那从小针解互训的意思是应该句读为:神乎?神,客在门。意思是:神是什么?神是正气,和邪气共同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 神 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
-我总觉得这句:‘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跟前句粗守形,上守神。分开,而且神乎神,有点象【道德经】那句表述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前句的语气表达,那么最后才是表述方法:(以守神为前提,以疑神运气之类,客候疾病出入之门户)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这里的‘恶’是一种反证,恶知,比一般的模糊形态判断更迅速知道疾病的来原,恶知可否是对疾病表述法?
 
哎呀,等了许久,终于又发现轮到我来灌水的机会了。
你把神呼神,客在门。门字理解为橐龠,金丹,窍,气机,玄牝等等。就能解释通了。这段是在说,外行守技,技术的技,内行守机,气机的机。唯清净,精深,内审诸要,期年累月,知其顺逆,知其往来,知其气机,微妙精深。然后才能顺其自然而不守技。
 
多读一点
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本帖最后由 丌山乙丁 于 2014-10-31 23:45 编辑

多说一句 乎 用在古文中 等于现在的 “呼”
神 后一个神字是 ( 左 ) 不 +(右上) 旬 ( 右下)旦 的“神”字
康熙字典有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32/KOCQAZMEAZMERNUYE.shtml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 神 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
-我总觉得这句:‘神乎神,客在门

把毛老师送我的那个旋转的八卦图送你吧。一个晕字了得!
 
粗守形,上宁神。神乎?神客在门。可以说:不精通者守形,精通者守神。神吗?神出现在门。

神在形先,形未动而神已露。就如疾未成,而气血先变,已成疾而形相露,待到病露形,往往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五脏六腑皆有门户,门前守枝待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