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1 #1 近读《伤寒论》 近读《伤寒论》,越来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轻信他人的评注,可以按自己理解去诠释《伤寒论》。真妙!真爽!近20年钻研《伤寒论》没白费。《伤寒论》是中医皇冠上的珠宝,我越来越享受她的光辉,在临床上摘下丰收的果实。 2010-08-12
近读《伤寒论》 近读《伤寒论》,越来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轻信他人的评注,可以按自己理解去诠释《伤寒论》。真妙!真爽!近20年钻研《伤寒论》没白费。《伤寒论》是中医皇冠上的珠宝,我越来越享受她的光辉,在临床上摘下丰收的果实。 2010-08-12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1 #3 梦幻人生 说: 当你读她读到有兴趣的时候,说明你开始懂她了! 点击展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1 #5 轩辕水天 说: 以前读黄帝内经,读懂一半,昨天反了一下内经,满眼所见全是错误。 点击展开... 高见??愿听其详?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1 #7 杏林一翁 说: 经典就是经典! 点击展开... 当然,是千百年精炼而成。
南齐云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24 帖子 257 获得点赞 107 声望 43 2014/11/03 #9 读小学时,起初数学,学的是加、减、乘、除,学得很有趣味,当时,也认为自己对数学已全懂了。 后来,学正数、负数。发现之中太没道理:一个小数,怎么能去减大数呢?按以前学的知识,明明减法的原则,只能是大数减小数啊! 当然,错的是我,而不是数学。 知识是有层次,有阶段的。以低阶段知识,衡量高阶段知识,出错的只会是自己。 真正认真将高层次知识学懂后,再看低层次知识,看到的便不是其错,而是自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故常警醒自己:学海无涯。唯有努力学习一途。
读小学时,起初数学,学的是加、减、乘、除,学得很有趣味,当时,也认为自己对数学已全懂了。 后来,学正数、负数。发现之中太没道理:一个小数,怎么能去减大数呢?按以前学的知识,明明减法的原则,只能是大数减小数啊! 当然,错的是我,而不是数学。 知识是有层次,有阶段的。以低阶段知识,衡量高阶段知识,出错的只会是自己。 真正认真将高层次知识学懂后,再看低层次知识,看到的便不是其错,而是自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故常警醒自己:学海无涯。唯有努力学习一途。
H hillman_yim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19 帖子 317 获得点赞 9 声望 18 2014/11/03 #10 《内经》是基础,《伤寒》是临床。 以古人曾有过的泥丸走盘来比喻的话,《内经》就是盘,而《伤寒》是泥丸,再怎样的,泥丸也走不出盘的。 现在的中医不抵西医的局部,有一部分就是近代或现代的所谓中医打破了盘,至泥丸四处散在的原因。 无规矩无以方圆。中医更是这样的。
《内经》是基础,《伤寒》是临床。 以古人曾有过的泥丸走盘来比喻的话,《内经》就是盘,而《伤寒》是泥丸,再怎样的,泥丸也走不出盘的。 现在的中医不抵西医的局部,有一部分就是近代或现代的所谓中医打破了盘,至泥丸四处散在的原因。 无规矩无以方圆。中医更是这样的。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43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1/03 #11 福润堂在线 说: 伤寒是基础也是巅峰 点击展开... 或许这正是中医至今没有重大发展的原因。
福润堂在线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3 帖子 609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年龄 49 2014/11/03 #12 李荣伟 说: 或许这正是中医至今没有重大发展的原因。 点击展开... 回头你在读读绍派伤寒看看。真正的寒温统一,用药轻 灵 稳 验
难忘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0 帖子 4889 获得点赞 315 声望 83 年龄 59 2014/11/03 #13 南齐云 说: 读小学时,起初数学,学的是加、减、乘、除,学得很有趣味,当时,也认为自己对数学已全懂了。 后来,学正 点击展开... 坛友说的很对,不是知识有层次,而是人类自己接受知识的程度,有层次。 我辈唯有更加努力,以接近更近于真理的知识
南齐云 说: 读小学时,起初数学,学的是加、减、乘、除,学得很有趣味,当时,也认为自己对数学已全懂了。 后来,学正 点击展开... 坛友说的很对,不是知识有层次,而是人类自己接受知识的程度,有层次。 我辈唯有更加努力,以接近更近于真理的知识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4 福润堂在线 说: 伤寒是基础也是巅峰 点击展开...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5 南齐云 说: 读小学时,起初数学,学的是加、减、乘、除,学得很有趣味,当时,也认为自己对数学已全懂了。 后来,学正 点击展开... 相当精辟的点评。谢谢。 “不畏浮云遮望远,只缘身在最高层。”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6 hillman_yim 说: 《内经》是基础,《伤寒》是临床。 以古人曾有过的泥丸走盘来比喻的话,《内经》就是盘,而《伤寒》是 点击展开... 中医为什么被西医挤压?我个人认为:中医固步自封,不勇于创新所致。
hillman_yim 说: 《内经》是基础,《伤寒》是临床。 以古人曾有过的泥丸走盘来比喻的话,《内经》就是盘,而《伤寒》是 点击展开... 中医为什么被西医挤压?我个人认为:中医固步自封,不勇于创新所致。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7 李荣伟 说: 或许这正是中医至今没有重大发展的原因。 点击展开...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伤寒论》后的中医们,缺乏《伤寒论》作者开拓性创新精神。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8 福润堂在线 说: 回头你在读读绍派伤寒看看。真正的寒温统一,用药轻 灵 稳 验 点击展开... 清未民初的绍派伤寒,独具一格。
夏 夏红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8/06 帖子 1003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60 2014/11/03 #19 难忘 说: 坛友说的很对,不是知识有层次,而是人类自己接受知识的程度,有层次。 我辈唯有更加努力,以接近更近于 点击展开... 赞同。知识和医术是有层次之分。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43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11/04 #20 夏红光 说: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伤寒论》后的中医们,缺乏《伤寒论》作者开拓性创新精神。 点击展开... 赞。 死抱《伤寒论》,只学《伤寒论》,而不学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效而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