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5 帖子 2382 获得点赞 100 声望 63 年龄 49 2014/11/03 #21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4-11-3 15:29 个人感觉,学伤感,最好自己亲自把每个经病,从最轻到最重的各个症状都接触、整理出来。能上手用药更好。例 点击展开... 都接触一遍,有点难。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4-11-3 15:29 个人感觉,学伤感,最好自己亲自把每个经病,从最轻到最重的各个症状都接触、整理出来。能上手用药更好。例 点击展开... 都接触一遍,有点难。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2014/11/03 #22 醫道宗源 说: 呵呵,此证是【重症】?不是吧。比尿毒症重症 尿中毒还重吗? 此证只是少阴 误治。不是少 点击展开... 病到少阴,名冠少阴病,不是单单看一个孤条的,这也是我帖子每次要把前面的第1条一直到本条都列出来的原因,比如太阳也有恶寒,手脚凉,那就比少阴的要轻浅的多,自然可以一汗,此条放到少阴来,就不是一般的轻浅病了,6病各自入眼,自然知少阴病非轻。 “病,脉,证,治是一个整体”为什么要强调辨6病,就是这个原因
醫道宗源 说: 呵呵,此证是【重症】?不是吧。比尿毒症重症 尿中毒还重吗? 此证只是少阴 误治。不是少 点击展开... 病到少阴,名冠少阴病,不是单单看一个孤条的,这也是我帖子每次要把前面的第1条一直到本条都列出来的原因,比如太阳也有恶寒,手脚凉,那就比少阴的要轻浅的多,自然可以一汗,此条放到少阴来,就不是一般的轻浅病了,6病各自入眼,自然知少阴病非轻。 “病,脉,证,治是一个整体”为什么要强调辨6病,就是这个原因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2014/11/03 #23 醫道宗源 说: 呵呵,此证是【重症】?不是吧。比尿毒症重症 尿中毒还重吗? 此证只是少阴 误治。不是少 点击展开... 且本条尾句仲景明言“为难治”仲景说难治,估计不算【轻症】了把呵呵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2014/11/03 #24 徐明之 说: 且本条尾句仲景明言“为难治”仲景说难治,估计不算【轻症】了把呵呵 点击展开... 先生是说的“此证”啊,那自然是全条之意啊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2014/11/03 #25 徐明之 说: 且本条尾句仲景明言“为难治”仲景说难治,估计不算【轻症】了把呵呵 点击展开... “呵呵,此证是【重症】?不是吧。” 我回答的是先生这句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4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4/11/03 #26 徐明之; 说: 徐明之 发表于 2014-11-3 13:58 伤寒的厥多是指厥冷,阴阳气不相顺接,手足逆冷,厥逆等等,没有明确证据是内经并与阴并与阳之类,老哥明 点击展开... 伤寒言厥,讲症状,厥,四末阴阳气不通.内经言厥,讲整体的气血状况,厥使大气不能下,故而上逆.
徐明之; 说: 徐明之 发表于 2014-11-3 13:58 伤寒的厥多是指厥冷,阴阳气不相顺接,手足逆冷,厥逆等等,没有明确证据是内经并与阴并与阳之类,老哥明 点击展开... 伤寒言厥,讲症状,厥,四末阴阳气不通.内经言厥,讲整体的气血状况,厥使大气不能下,故而上逆.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4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4/11/03 #27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4-11-3 14:42 考,怎么乱码啦。 【看到有脚凉还没有汗的人,就不要发汗了。】这句不赞成的。俺就看过不少这种少阴病 点击展开... 说得好,..,上工平气,只要大气能下,虽病不重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4-11-3 14:42 考,怎么乱码啦。 【看到有脚凉还没有汗的人,就不要发汗了。】这句不赞成的。俺就看过不少这种少阴病 点击展开... 说得好,..,上工平气,只要大气能下,虽病不重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4 #28 少阴病可不可以发汗?我觉得少阴病也有表有里,如果少阴外感,当然可以发汗,比如麻附辛,既然有表证,必然有表证的恶寒身痛,还应该有少阴病的脉细但欲寐四逆等表现。但是少阴里证就不能发汗,如第五条:第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这条讲的就是强发汗导致动血的情况,把情况搞成了难治。
少阴病可不可以发汗?我觉得少阴病也有表有里,如果少阴外感,当然可以发汗,比如麻附辛,既然有表证,必然有表证的恶寒身痛,还应该有少阴病的脉细但欲寐四逆等表现。但是少阴里证就不能发汗,如第五条:第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这条讲的就是强发汗导致动血的情况,把情况搞成了难治。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2014/11/04 #29 如果一个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神昏欲寐至少阴病时期,末梢循环不良,四末冷的冷休克期,再发汗的话,就会进一步降低的血容量,加重病情,至DIC期,发生皮肤或粘膜的出血。 不论中医或西医,面对同样的临床事实,经典与现代 医学所见,都 是真实的。 不是经典象西医,而是现代医学观察的和经典当时所记的,都是细致完整的疾病过程,和临床告诫。
如果一个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神昏欲寐至少阴病时期,末梢循环不良,四末冷的冷休克期,再发汗的话,就会进一步降低的血容量,加重病情,至DIC期,发生皮肤或粘膜的出血。 不论中医或西医,面对同样的临床事实,经典与现代 医学所见,都 是真实的。 不是经典象西医,而是现代医学观察的和经典当时所记的,都是细致完整的疾病过程,和临床告诫。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2014/11/04 #30 文子医生 说: 少阴病可不可以发汗?我觉得少阴病也有表有里,如果少阴外感,当然可以发汗,比如麻附辛,既然有表证,必然 点击展开... 男人不蹲着尿尿,是相对于女人多蹲着尿尿而言,是言其常。 若有排尿性晕厥男病人,可以蹲着尿。 不能因为可以蹲就成了女人,也不能因为有男人可以蹲,就否认男人是站着尿尿的。 有常有变,知常达变,不以变而妄于常。 同样阴阳、太少、汗否、表里、病与症,也是这个思路。 不能以一个“不一定”而忽视了常与变的恒定。 识而达之,则知变亦有常。
文子医生 说: 少阴病可不可以发汗?我觉得少阴病也有表有里,如果少阴外感,当然可以发汗,比如麻附辛,既然有表证,必然 点击展开... 男人不蹲着尿尿,是相对于女人多蹲着尿尿而言,是言其常。 若有排尿性晕厥男病人,可以蹲着尿。 不能因为可以蹲就成了女人,也不能因为有男人可以蹲,就否认男人是站着尿尿的。 有常有变,知常达变,不以变而妄于常。 同样阴阳、太少、汗否、表里、病与症,也是这个思路。 不能以一个“不一定”而忽视了常与变的恒定。 识而达之,则知变亦有常。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4 #31 今古子 说: 男人不蹲着尿尿,是相对于女人多蹲着尿尿而言,是言其常。 若有排尿性晕厥男病人,可以蹲着尿。 不能因 点击展开... 虽然你举了个例子,我还是没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外感病是外感病,少阴感寒也算外感,而少阴病特指里证。是这个意思吗?
今古子 说: 男人不蹲着尿尿,是相对于女人多蹲着尿尿而言,是言其常。 若有排尿性晕厥男病人,可以蹲着尿。 不能因 点击展开... 虽然你举了个例子,我还是没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外感病是外感病,少阴感寒也算外感,而少阴病特指里证。是这个意思吗?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2014/11/04 #32 文子医生 说: 虽然你举了个例子,我还是没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外感病是外感病,少阴感寒也算外感,而少阴病 点击展开... 请用常规逻辑看待,并不难懂吧? 这也是内经以至伤寒,一贯用的论述方法,无非是常变的界定与考量问题。
文子医生 说: 虽然你举了个例子,我还是没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外感病是外感病,少阴感寒也算外感,而少阴病 点击展开... 请用常规逻辑看待,并不难懂吧? 这也是内经以至伤寒,一贯用的论述方法,无非是常变的界定与考量问题。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4 #33 今古子 说: 请用常规逻辑看待,并不难懂吧? 这也是内经以至伤寒,一贯用的论述方法,无非是常变的界定与考量问题。 点击展开... 恕我愚钝,还是没明白。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2014/11/04 #34 伤寒辨病、脉、证、治的次序,从始至终,层层析分。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从并列到反向阴性症状的鉴别,从兼杂到独见,结构严谨高明。 这正是伤寒成就仲景医圣之所在。 而方书众多,此方书之不同所在。 这也正是后世注伤寒者,打乱重编次,杂以己意后,所失去的。 更是高尚其理者,所浮飘而过,所不能见真之处。
伤寒辨病、脉、证、治的次序,从始至终,层层析分。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从并列到反向阴性症状的鉴别,从兼杂到独见,结构严谨高明。 这正是伤寒成就仲景医圣之所在。 而方书众多,此方书之不同所在。 这也正是后世注伤寒者,打乱重编次,杂以己意后,所失去的。 更是高尚其理者,所浮飘而过,所不能见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