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治验录

福润堂在线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3
帖子
609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年龄
49
一介寒儒伏处草庐,生平大愿力希望活人无数,福润一方人。故而寒舍雅其名曰福润德。执着钻研岐黄医术业已十四载春秋,中专毕业以后,悬壶济世于乡野僻壤,有幸拜在邓州名医张敬五门下,授业于先师,老先生诲人不倦待我如子。跟师侍诊两年,我才真正的理解中医的内涵,真正的领会到正气,气血在人体的重要性。恩师一生学验俱丰,纯中医辨证治疗,日均诊量达五十余人次,享誉邓州城乡,尤其是城郊,桑庄,构林 ,高集,龙堰等乡镇。妇孺皆知。恩师治病尤其重视气血,脾胃,扶阳。恩师已经作古,但他的治学学术经验精髓,融进了我的血液,激励着我继续努力上进。
甲午年仲秋,得到邓州杏林康复医院院长的赏识和邀请,我走出了乡野,来到医院中医科坐诊。独当一面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为我施展才华搭建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我自己也有信心,让看中医科的病人越来越多。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慢慢的人们也愿意使用中医调理一些慢性疾病。一个个疑难病症治疗好了,病人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我的心理也美滋滋的暖暖的。
在不断的学习,临证提高的道路上,我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点点心得体会。把自己的病例简明扼要的发一些,医生的职业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仁术交流是无疆界的,也是全人类的。我不爱闭关自守,秘而不宣。同时也希望海内老师多多指教,多多交流,多给些指导建议,不胜感激。
 
坐等精彩验案分享交流探讨,谢谢。
 
希望得到楼主更多帖子。有个老师传道是幸运的,尽管老师仙逝,如能得其衣钵,造福一方,实能安慰老师在天之灵。
 
予学艺有年,由衷的热爱伤寒和越医绍派。俞根初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不断的学习探索发现,经方的搭配巧妙绝伦,尤其是着重某某一味药的作用和功效的时候,直接就用某一味药命名,单刀直入独辟蹊径。诸如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附子汤,理中汤,四逆汤,大小柴胡汤,大小承气汤,大小建中汤,大小半夏汤,炙甘草汤,黄芩汤,葛根汤,麦门冬汤,栀子豉汤,等等。这一鲜明用药特点,我也借鉴运用于临床,用主药量大力宏,辅佐药物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学习古方,不胶于古方,毕竟看中医的病证都是复杂的,往往很多的病人,都是经过很多医生的处理,药物的堆砌,才辗转看看中医的。所以现在看的杂病我喜欢使用合方加减,单纯药物的加减变化,很难改变一个方子的作用趋向,杂病用合方反而会简单的多,更容易掌握。这又是我用药疏方的一大鲜明特点。
 
中医本无派,庸人自扰之。
 
期待老师论医文章,老师继续。
 
本帖最后由 福润堂在线 于 2014-11-14 17:48 编辑

王从瑞女58岁2014年11月6号初诊,病人脑梗塞以后,长期在我医院做康复治疗,一个月来,患者偏瘫改善,神智清楚,自觉饮食乏味,纳差心下硬满,长期大便干结,一周才能解一次大便,干如羊屎,痛苦不堪,小便黄而量少,足踝部一直水肿不减,面色灰黄缺乏光泽,脉诊见寸脉尺脉沉细涩滞无力,关脉弦紧如按弓弦。刘绍武先生称为典型的聚关脉,舌诊见舌质淡舌苔老黄厚腻,长期头晕懵不清醒。辨证当属少阳阳明合病夹湿浊不化。应该不胶着于古方,清 降 润 燥并行。一方兼四法。用小柴胡合上小陷胸汤加减。
柴胡25克黄芩15克黄连12克--清少阳阳明之热
枳实15克全栝楼40克旱半夏15克-化痰散结苦降辛开
人参15克太子参3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玉竹15克肉苁蓉30克---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大黄10克牡蛎30克-清阳明之热结,导热下行
苍术15克藿香12克白豆蔻10克---燥湿运脾
五付一天一副。煎药机熬15包,一天三包,以观疗效
五天后大轻,复诊下次续发,我打字慢,一个一个字拼音打的
 
老师打字慢,辛苦了,老师继续。
 
打字慢,一个一个字拼音打的

谢谢老师传道。
 
人参20克 附子20克 茯苓40克 甘草10克 薏苡仁50克 黄连15克 黄芩15克 大黄15克 泽泻30克 当归20克 白芍20克 白术30克 党参30克 藿香10克 竹茹15克 白豆蔻12克 红花12克 桃仁15克。
生姜大枣引 五付一天一副睡煎服,早晚各一包
主治脑梗塞后遗症合并心源性水肿,足踝部肿胀疼痛,休息一个晚上缓解,下午加重。刻诊四诊如下,舌苔黄厚腻,左边关尺脉弦紧有力,其它部位的脉搏沉细涩滞无力,病人呈现慢性疾病痛苦病貌,气色欠红润,黄暗无光泽,精神萎靡不振,缺乏食欲,心下痞满撑胀,长期大便秘结不通。
初诊使用过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加减,二诊使用大柴胡汤加减,有点效果,但是不明显。三诊改成上面的方子。有三个经方组合在一起,茯苓四逆汤温阳利水,组合三黄泻心汤清肠胃的湿热,通降腑气,组合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酌加醒脾开胃的药。立法而成,效果满意。看来在复杂的病机,只要辨证准确,合方加减,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这一切都受益于胡希恕老前辈,方证在最后辨证的尖端。治疗的方案最后都落脚到方证上面来,辨证论治和立法是基本功。用药可以加减变化,随心所欲。
[qq]412117325[/qq]
 
感谢老师的精彩医案及精彩讲解。期待继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