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
【临床表现】
下述四个方面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颅内肿瘤导致颅骨内压增高并逐渐加重的原因:肿瘤体积超过颅内压调节代偿能力;肿瘤周围反应性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静脉回流受阻。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症",也是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1、头痛:约见于80%的病人,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不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凡能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使头痛加剧。
2、呕吐:与饮食无关,清晨多见。呕吐多与剧烈头痛相伴随,有时可呈喷射性,但非喷射性呕吐也不少见。
3、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无视力障碍,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的发展,出现视野向心性缩小,晚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则视力迅速下降,这也是与视神经炎所致的假性视神经乳头水肿相区分的要点。视乳头水肿是“三主症”中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关症状】
高颅压综合征 高颅压综合征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正常颅内是指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池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2O)。如果压力超过1.96 kPa(200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钝痛 钝痛——是指一种性质与刺痛、刀割样痛相反,而呈不太尖锐的疼痛,钝痛也常见于内脏炎症或癌性疼痛等,但程度较隐痛剧烈,如脑瘤、脑炎引起的头痛多为较强烈的钝痛,肝癌时,由于包膜过度伸张,可引起持续性钝痛。
记忆受损 是指个体处于短暂的或永久的不能想起或回忆部分信息或行为技巧的一种状态。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头重足轻 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失去平衡。 头重指头部自觉重坠的症状,并觉头如被布带裹扎之感。
复视 支配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中只要有一条或几条发炎、外伤或神经障碍,双眼肌肉动作就不协调,如右外直肌收缩了,而左内直肌收缩慢了一点或收缩力量不够,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或使眼球偏向一侧,形成斜视,这时看东西就会特别费劲;或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即复视。
导水管周围受损 第四脑室上接中脑导水管,下端以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其位置相当于小脑桥脑角处,以中孔与枕大池相通。第四脑室接受由第三脑室通过中脑导水管流来的脑脊液,并通过中孔或侧孔流向蛛网膜下腔,再通过蛛网膜颗粒进入静脉系统。第四脑室底呈菱形,桥脑与延髓的神经核团多与此相毗邻,如延髓的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耳蜗和前庭神经核;桥脑的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感觉核等。导水管周围灰质进行性受损则可能是延长头痛发作时间,并使发作性偏头痛转变成慢性偏头痛的原因。当第四脑室发生肿瘤时,首先产生脑脊液循环受阻,肿瘤向脑室周围扩延侵犯或使其周围组织受压时,即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即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颅神经受损症状。
视乳头水肿 视乳头水肿又称淤血乳头。是视神经乳头无原发性炎症的被动性充血水肿。检眼镜下表现为视乳头充血、隆起及边缘模糊。视乳头水肿并非一个真正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筛板两侧压力平衡失调的一个共同体征。常由颅内、眼内、眶内,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
脑炎样改变 脑炎样改变见于散发性脑炎中实验检查,是脑脊液的病理变化之一。又名散发性病毒脑炎、非特异性脑炎及非典型性脑炎等。它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综合征之一,主要包括散发的、病原一时不明的病毒性脑炎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性脑病等两类疾病,但临床上难以区分。
脑脓肿 健康脑组织对细菌有一定抗御能力,实验证明把致病菌接种于脑内,很难造成脑脓肿。脑损伤、梗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以及术后残留死腔等则有利于脑脓肿的形成。脑脓肿大多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感染所致。 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
脑电波的改变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越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足部震颤 足部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之一。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角回受损 角回综合征于1924年由Gerstmann首先报道,包括手指失认、计算不能、书写不能和左右定向力障碍等4种症状群。又称,左侧角回综合征;优势半球综合征。
病理性发笑和哭喊 严重的脑器质性损害,如脑动脉硬化、脑瘤、脑炎、多发性硬化等,有时也可发生病理性发笑。如有脑部疾患的人,出现无故发笑,常是疾病较重的信号,应及时救治。
痴笑 受到某种刺激,虽并无可笑之处,但却引起无意识、不自主的大笑,有时甚至笑得大小便失禁。
脑室受压移位 脑室受压移位是指CT检查或脑血管造影发现脑室移位、脑室受压,多出现在脑外伤或脑肿瘤。
孕妇胸闷气短 在怀孕后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感觉呼气不舒服,难受的现象。排除心脏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
【实验检查】
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气脑造影;CT;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常需与颅内炎症如脑蛛网膜炎、化脓性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脑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高血压脑病与脑梗塞、颅内寄生虫病、肉芽肿、霉菌病、视神经乳头炎与球后视神经炎等相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1、对症治疗主要针对颅内压增高,如应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压;对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药物等。因肿瘤位于要害部位,无法施行手术切除,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行脑脊液分流术、颞肌下减压术、枕肌下减压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姑息性手术。
2、病因治疗:
1主要是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凡良性肿瘤应力争全切除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凡恶性肿瘤或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良性肿瘤,应根据病人情况和技术条件予以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以达到减压为目的。
2凡恶性肿瘤或未能全切除而对放射线敏感的良性肿瘤,术后均应进行放射治疗。
3恶性肿瘤,特别是胶质瘤和转移瘤,术后除放射治疗外,尚可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为提高恶性脑瘤手术后的效果和延长病人生存期,应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统称为脑瘤的综合性治疗。
3、中药治疗 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中医治疗方案】
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主要使用于手术前后、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肿瘤的发展、转移、缩小肿瘤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
中医中药治疗脑瘤副作用较少,能长期使用;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研究:鸦胆子油乳对脑瘤的治疗有很大功效。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是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中药制成的油制的口服乳剂,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靶向性的纯中药抗癌制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及脑转移瘤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鸦胆子在治疗脑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在治疗脑瘤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病例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中药和中药制剂在治疗脑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手术前后、放化疗后;中医中药治疗是脑瘤的最佳选择。
治疗脑瘤的药物还有化学药物如: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和司莫司汀胶囊(甲环亚硝脲)在治疗脑瘤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并发症】
局部症状亦称定位症状,由于胶质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局部症状亦异。临床可根据其表现,结合其他判断肿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症状,即肿瘤直接压迫刺激或破坏脑组织或颅神经的结果,具有定位价值。但以发病初期出现最有诊断意义。在晚期,由于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及颅神经受压迫、水肿及牵扯等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肿瘤的邻近症状和远隔症状。前者是因肿瘤附近的脑或颅神经受压所致。如小脑肿瘤出现桥脑、延髓症状;颞叶肿瘤出现第
Ⅲ、
Ⅳ颅神经障碍;外侧裂肿瘤出现偏瘫等。以上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压迫、脑组织移位或脑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远隔症状是在肿瘤远隔部位的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颅后窝肿瘤,因脑积水影响额、颞、顶叶,可出现视、听幻觉或癫痫。又如颅内压增高时,由于第三脑室扩大亦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蝶鞍扩大等。
病程和预后
【预后】
据我国六城市居民中调查,颅内肿瘤患病率为32/10万,一项世界性的统计为40/10万。说明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并不低,值得重视。就全身肿瘤的发病率而论,脑瘤居第五位(6.31%),仅低于胃、子宫、乳腺、食道肿瘤。在成人,脑瘤占全身肿瘤总数的2%,儿童期脑瘤在全身各部位肿瘤中所占比率相对较多,占全身肿瘤的7%。
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婴幼儿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皆较少。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大的差异,但个别肿瘤与性别有关。肿瘤发生的部位,幕上者多于幕下,二者发病率之比约为3:1。幕上的脑瘤位于额叶、颞叶者居多,幕下者多见于小脑半球与蚓部,四脑室、桥脑小脑角。
【饮食保健】
食疗方:
1、脑瘤呕吐食疗方
(1)赤豆商陆煮理鱼:鲤鱼1尾,肚内塞人赤豆50克及布包商陆10克,配人调味,煮熟,弃去商陆食之。
(2)苏叶煮青蟹:青蟹2只,苏叶15克,共煮,弃去苏叶食蟹。
(3)海菜蒸鸭子: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各30克,鸭子一只。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然后将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塞人鸭腹内,蒸食鸭子。或用海带120克,独味塞人鸭腹内,加调味品蒸食。注意控制食盐量。
(4)川芎草鱼:草鱼1尾,川芎3克,香菜5克,煮食。(川芎药味较浓,不喜食者,可用葱白10克代替,也可用参三七5克代替。)
(5)天麻鳙鱼头:天麻10克,鳙鱼头1只,加料理煮食。
2、脑瘤化放疗食疗方
(1)杏仁豆腐:杏仁酥10克,拌人豆腐中。另加海米、麻油、葱食之。
(2)胡桃夹茶方:胡桃夹30克,煎汤代茶饮之。
(3)双菇向阳炒鱼丝:草菇、香菇、向日葵子、鱼丝、加料炒食。
(4)梅杏炒鹌鹑蛋:青梅4只,杏仁酥20克,干冬菜50克,海米10克,鹌鹑蛋2只,炒食。
3、脑瘤呃逆食疗方
(1)刀豆生姜红糖水:带壳老刀豆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用老刀豆、生姜煎水去渣,加入红糖搅匀。每日饮服2剂,连用5日。
(2)柿蒂10克,丁香3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日。
(3)芦根竹茹汤:鲜芦根100克,竹菇30克,蜂蜜适量,将芦根、竹菇加适量水煎煮,加入蜂蜜。温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连服3日。
(4)桂圆赭石饮:桂圆7个,煅赭石15克。将桂圆连核放火中煅炭性,研成细未;煅赫石煎水。每剂分4次用,每日2次,用时用煅赭石水送服桂圆炭未。
4、脑瘤便秘食疗方
(1)麻油拌菠菜:鲜菠莱250克,麻油15克。将菠菜洗净,放沸水中烫3分钟取出,用麻油调拌,顿食,每日2剂,连食5日。
(2)海带鲤鱼汤:海带10克,鲤鱼1尾,青芋20克,萝卜30克,乌梅2枚,冷米饭适量。用海带、鲤鱼煮汤;在汤中放人青芋、萝卜、乌梅,置火上煮开,倾人冷米饭拌匀即可。顿食,每晚1剂,连用一周。
5、脑瘤食疗方:
(1)油炸壁虎:壁虎2~4只,油氽后研细,拌人肉松,卷人麦饼内服。
(2)蜈蚣煮核桃:蜈蚣4条,核桃8只,共煮,用文火收干,弃去蜈蚣,敲食核桃。
6、脑瘤颅内血管食疗方:
(1)四海同春:牡蛎肉、文蛤、海蜇、海带加料理煮汤食之。
(2)甘菊苗:甘菊苗,开水焯,拌食,或拖以山药粉油炸食用。
7、脑瘤继发癫痫食疗方
(1)黄瓜藤饮:黄瓜藤30克,煮汤代茶饮之b。
(2)驴乳饮:驴乳逐日饮服。
患者吃什么好?
调整饮食结构,摄取营养丰富全面的食物,保证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摄入全谷食物
摄入有利于排毒和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促使毒物排泄
脑肿瘤患者在使用脱水利尿剂时,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子、玉米、芹菜等。
脑肿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避免食用含有致癌因子的食物。腌制品、发霉食物、烧烤烟熏类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中毒污染的农作物。
不吃生冷、坚硬的食物,要戒烟、戒酒。
参考来源:
KKME医学搜索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
【临床表现】
下述四个方面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颅内肿瘤导致颅骨内压增高并逐渐加重的原因:肿瘤体积超过颅内压调节代偿能力;肿瘤周围反应性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静脉回流受阻。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症",也是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1、头痛:约见于80%的病人,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不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凡能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使头痛加剧。
2、呕吐:与饮食无关,清晨多见。呕吐多与剧烈头痛相伴随,有时可呈喷射性,但非喷射性呕吐也不少见。
3、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无视力障碍,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的发展,出现视野向心性缩小,晚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则视力迅速下降,这也是与视神经炎所致的假性视神经乳头水肿相区分的要点。视乳头水肿是“三主症”中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关症状】
高颅压综合征 高颅压综合征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正常颅内是指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池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2O)。如果压力超过1.96 kPa(200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钝痛 钝痛——是指一种性质与刺痛、刀割样痛相反,而呈不太尖锐的疼痛,钝痛也常见于内脏炎症或癌性疼痛等,但程度较隐痛剧烈,如脑瘤、脑炎引起的头痛多为较强烈的钝痛,肝癌时,由于包膜过度伸张,可引起持续性钝痛。
记忆受损 是指个体处于短暂的或永久的不能想起或回忆部分信息或行为技巧的一种状态。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头重足轻 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失去平衡。 头重指头部自觉重坠的症状,并觉头如被布带裹扎之感。
复视 支配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中只要有一条或几条发炎、外伤或神经障碍,双眼肌肉动作就不协调,如右外直肌收缩了,而左内直肌收缩慢了一点或收缩力量不够,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或使眼球偏向一侧,形成斜视,这时看东西就会特别费劲;或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即复视。
导水管周围受损 第四脑室上接中脑导水管,下端以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其位置相当于小脑桥脑角处,以中孔与枕大池相通。第四脑室接受由第三脑室通过中脑导水管流来的脑脊液,并通过中孔或侧孔流向蛛网膜下腔,再通过蛛网膜颗粒进入静脉系统。第四脑室底呈菱形,桥脑与延髓的神经核团多与此相毗邻,如延髓的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耳蜗和前庭神经核;桥脑的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感觉核等。导水管周围灰质进行性受损则可能是延长头痛发作时间,并使发作性偏头痛转变成慢性偏头痛的原因。当第四脑室发生肿瘤时,首先产生脑脊液循环受阻,肿瘤向脑室周围扩延侵犯或使其周围组织受压时,即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即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颅神经受损症状。
视乳头水肿 视乳头水肿又称淤血乳头。是视神经乳头无原发性炎症的被动性充血水肿。检眼镜下表现为视乳头充血、隆起及边缘模糊。视乳头水肿并非一个真正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筛板两侧压力平衡失调的一个共同体征。常由颅内、眼内、眶内,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
脑炎样改变 脑炎样改变见于散发性脑炎中实验检查,是脑脊液的病理变化之一。又名散发性病毒脑炎、非特异性脑炎及非典型性脑炎等。它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综合征之一,主要包括散发的、病原一时不明的病毒性脑炎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性脑病等两类疾病,但临床上难以区分。
脑脓肿 健康脑组织对细菌有一定抗御能力,实验证明把致病菌接种于脑内,很难造成脑脓肿。脑损伤、梗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以及术后残留死腔等则有利于脑脓肿的形成。脑脓肿大多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感染所致。 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
脑电波的改变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越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足部震颤 足部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之一。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角回受损 角回综合征于1924年由Gerstmann首先报道,包括手指失认、计算不能、书写不能和左右定向力障碍等4种症状群。又称,左侧角回综合征;优势半球综合征。
病理性发笑和哭喊 严重的脑器质性损害,如脑动脉硬化、脑瘤、脑炎、多发性硬化等,有时也可发生病理性发笑。如有脑部疾患的人,出现无故发笑,常是疾病较重的信号,应及时救治。
痴笑 受到某种刺激,虽并无可笑之处,但却引起无意识、不自主的大笑,有时甚至笑得大小便失禁。
脑室受压移位 脑室受压移位是指CT检查或脑血管造影发现脑室移位、脑室受压,多出现在脑外伤或脑肿瘤。
孕妇胸闷气短 在怀孕后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感觉呼气不舒服,难受的现象。排除心脏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
【实验检查】
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气脑造影;CT;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常需与颅内炎症如脑蛛网膜炎、化脓性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脑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高血压脑病与脑梗塞、颅内寄生虫病、肉芽肿、霉菌病、视神经乳头炎与球后视神经炎等相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1、对症治疗主要针对颅内压增高,如应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压;对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药物等。因肿瘤位于要害部位,无法施行手术切除,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行脑脊液分流术、颞肌下减压术、枕肌下减压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姑息性手术。
2、病因治疗:
1主要是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凡良性肿瘤应力争全切除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凡恶性肿瘤或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良性肿瘤,应根据病人情况和技术条件予以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以达到减压为目的。
2凡恶性肿瘤或未能全切除而对放射线敏感的良性肿瘤,术后均应进行放射治疗。
3恶性肿瘤,特别是胶质瘤和转移瘤,术后除放射治疗外,尚可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为提高恶性脑瘤手术后的效果和延长病人生存期,应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统称为脑瘤的综合性治疗。
3、中药治疗 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中医治疗方案】
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主要使用于手术前后、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肿瘤的发展、转移、缩小肿瘤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
中医中药治疗脑瘤副作用较少,能长期使用;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研究:鸦胆子油乳对脑瘤的治疗有很大功效。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是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中药制成的油制的口服乳剂,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靶向性的纯中药抗癌制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及脑转移瘤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鸦胆子在治疗脑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在治疗脑瘤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病例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中药和中药制剂在治疗脑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手术前后、放化疗后;中医中药治疗是脑瘤的最佳选择。
治疗脑瘤的药物还有化学药物如: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和司莫司汀胶囊(甲环亚硝脲)在治疗脑瘤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并发症】
局部症状亦称定位症状,由于胶质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局部症状亦异。临床可根据其表现,结合其他判断肿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症状,即肿瘤直接压迫刺激或破坏脑组织或颅神经的结果,具有定位价值。但以发病初期出现最有诊断意义。在晚期,由于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及颅神经受压迫、水肿及牵扯等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肿瘤的邻近症状和远隔症状。前者是因肿瘤附近的脑或颅神经受压所致。如小脑肿瘤出现桥脑、延髓症状;颞叶肿瘤出现第
Ⅲ、
Ⅳ颅神经障碍;外侧裂肿瘤出现偏瘫等。以上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压迫、脑组织移位或脑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远隔症状是在肿瘤远隔部位的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颅后窝肿瘤,因脑积水影响额、颞、顶叶,可出现视、听幻觉或癫痫。又如颅内压增高时,由于第三脑室扩大亦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蝶鞍扩大等。
病程和预后
【预后】
据我国六城市居民中调查,颅内肿瘤患病率为32/10万,一项世界性的统计为40/10万。说明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并不低,值得重视。就全身肿瘤的发病率而论,脑瘤居第五位(6.31%),仅低于胃、子宫、乳腺、食道肿瘤。在成人,脑瘤占全身肿瘤总数的2%,儿童期脑瘤在全身各部位肿瘤中所占比率相对较多,占全身肿瘤的7%。
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婴幼儿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皆较少。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大的差异,但个别肿瘤与性别有关。肿瘤发生的部位,幕上者多于幕下,二者发病率之比约为3:1。幕上的脑瘤位于额叶、颞叶者居多,幕下者多见于小脑半球与蚓部,四脑室、桥脑小脑角。
【饮食保健】
食疗方:
1、脑瘤呕吐食疗方
(1)赤豆商陆煮理鱼:鲤鱼1尾,肚内塞人赤豆50克及布包商陆10克,配人调味,煮熟,弃去商陆食之。
(2)苏叶煮青蟹:青蟹2只,苏叶15克,共煮,弃去苏叶食蟹。
(3)海菜蒸鸭子: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各30克,鸭子一只。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然后将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塞人鸭腹内,蒸食鸭子。或用海带120克,独味塞人鸭腹内,加调味品蒸食。注意控制食盐量。
(4)川芎草鱼:草鱼1尾,川芎3克,香菜5克,煮食。(川芎药味较浓,不喜食者,可用葱白10克代替,也可用参三七5克代替。)
(5)天麻鳙鱼头:天麻10克,鳙鱼头1只,加料理煮食。
2、脑瘤化放疗食疗方
(1)杏仁豆腐:杏仁酥10克,拌人豆腐中。另加海米、麻油、葱食之。
(2)胡桃夹茶方:胡桃夹30克,煎汤代茶饮之。
(3)双菇向阳炒鱼丝:草菇、香菇、向日葵子、鱼丝、加料炒食。
(4)梅杏炒鹌鹑蛋:青梅4只,杏仁酥20克,干冬菜50克,海米10克,鹌鹑蛋2只,炒食。
3、脑瘤呃逆食疗方
(1)刀豆生姜红糖水:带壳老刀豆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用老刀豆、生姜煎水去渣,加入红糖搅匀。每日饮服2剂,连用5日。
(2)柿蒂10克,丁香3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日。
(3)芦根竹茹汤:鲜芦根100克,竹菇30克,蜂蜜适量,将芦根、竹菇加适量水煎煮,加入蜂蜜。温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连服3日。
(4)桂圆赭石饮:桂圆7个,煅赭石15克。将桂圆连核放火中煅炭性,研成细未;煅赫石煎水。每剂分4次用,每日2次,用时用煅赭石水送服桂圆炭未。
4、脑瘤便秘食疗方
(1)麻油拌菠菜:鲜菠莱250克,麻油15克。将菠菜洗净,放沸水中烫3分钟取出,用麻油调拌,顿食,每日2剂,连食5日。
(2)海带鲤鱼汤:海带10克,鲤鱼1尾,青芋20克,萝卜30克,乌梅2枚,冷米饭适量。用海带、鲤鱼煮汤;在汤中放人青芋、萝卜、乌梅,置火上煮开,倾人冷米饭拌匀即可。顿食,每晚1剂,连用一周。
5、脑瘤食疗方:
(1)油炸壁虎:壁虎2~4只,油氽后研细,拌人肉松,卷人麦饼内服。
(2)蜈蚣煮核桃:蜈蚣4条,核桃8只,共煮,用文火收干,弃去蜈蚣,敲食核桃。
6、脑瘤颅内血管食疗方:
(1)四海同春:牡蛎肉、文蛤、海蜇、海带加料理煮汤食之。
(2)甘菊苗:甘菊苗,开水焯,拌食,或拖以山药粉油炸食用。
7、脑瘤继发癫痫食疗方
(1)黄瓜藤饮:黄瓜藤30克,煮汤代茶饮之b。
(2)驴乳饮:驴乳逐日饮服。
患者吃什么好?
调整饮食结构,摄取营养丰富全面的食物,保证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摄入全谷食物
摄入有利于排毒和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促使毒物排泄
脑肿瘤患者在使用脱水利尿剂时,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子、玉米、芹菜等。
脑肿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避免食用含有致癌因子的食物。腌制品、发霉食物、烧烤烟熏类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中毒污染的农作物。
不吃生冷、坚硬的食物,要戒烟、戒酒。
参考来源:
KKME医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