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烦躁心下硬,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

常其柏

声名鹊起
贵宾
注册
2013/01/23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41
声望
43
年龄
85
所在地
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新庙村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4-11-22 14:10 编辑

伤寒论阳明篇有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致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此得病二三日,烦躁心下硬,可知并非始得之病即如此。在本篇中有: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若发汗若下后,虽无烦热而变烦躁 ,为病仍未解。胃为水谷之海。成烦躁 ,心下硬,小便利,不大便,为胃家实,阳明病。水不胜谷气可知。与承气类损谷气,谷气损,水气复。水气复,谷气得承。故得承气之名,是因此汤谷气得承也。谷气得承,阳明胃家实之病解,心下硬之病除矣。若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者,是烦躁 ,心下硬,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攻之必溏。为胃中水谷不和,与茯苓四逆汤调和阴阳,以除烦躁。。至于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是因下后,损谷气而水气己得复,故夜而安静。汗者,出于阳而生于阴。平脉法有: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阴不得阳而解者,是阴中之阳不足,故烦躁生,与干姜附子汤,使阳气复,谷气生,脉道行,烦躁 除。
 
又看见老师的帖子了。收藏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