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年月日阴阳转化示意图

仁心妙手

声名远扬
版主
注册
2011/01/22
帖子
5440
获得点赞
1022
声望
113
年龄
80
本帖最后由 仁心妙手 于 2014-12-8 22:13 编辑

笔者原在2014年11月3日《门诊日志选(23):下午5点定时眩晕治验》https://www.tcmbe.com/threads/373464一帖中配发了一张“昼夜阴阳转化示意草图”,只能显示一天之内的阴阳转化规律。现另画了一张“年月日阴阳转化规律示意图”并做了说明,现发出以供参考。若有错误之处,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年月日阴阳转化示意图
本图以太极图阴阳转化为基础,揭示年月日的阴阳转化规律。
内圈为太极图和一日十二时辰24小时。太极图首尾互抱的双鱼,左边白色的为阳仪,右边黑色的为阴仪;阳仪头部的黑园点属阴,为阳中之阴,阴仪头部的白园点属阳,为阴中之阳,表示阴阳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关系。一日十二时辰24小时中,子时(23~1点)为阴极阳生之时,午时(11~13点)为阳极阴生之时,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昼夜阴阳转化规律。
中圈为夏历一月卅天,揭示月亮绕地球一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阴阳转化规律:初一为阴极阳生之日,至十五达到阳极而月圆,又称为望。十六为阳极阴生,至卅达到阴极而完全看不到月亮,又称为朔。地球上的海水在望朔日出现最大的潮汐,称为望朔潮汐。女子从青春期至经绝期,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就跟月相的变化和海水的望朔潮汐相类似,故称为月经。
外圈为一年十二个月24节气,冬至一阳生,到夏至为阳极而一阴生,到冬至为阴极而阳生。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中就重点阐述了一年之中阴阳、气候变化与伤寒、温病、暑病发生的关系。四时即四季,八节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两至(冬至、夏至)两分(春分、秋分)。该篇云:“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 —)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不可不审明之。”《伤寒论》这段原文是本图外圈的最好注释。但其中“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 —)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是基于内圈太极图和中圈先天八卦图而言的。“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则是基于外圈后天八卦图而言的,八个卦象分别位于四立和两至两分八节上。
本图的中圈和外圈在内圈太极图的基础上分别画有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也有助于对年月日阴阳转化规律的理解。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的基本含义如下:
先天八卦起源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其理论核心是阴阳学说,即乾天为阳,坤地为阴。阳气由震、离、兑而升,致乾而极;阴气由巽、坎、艮而降,致坤而极。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乾)地(坤)风(巽)雷(震)山(艮)泽(泽)水(坎)火(离)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中圈对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八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由兑、乾、巽、坎四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后的白昼;由艮、坤、震、离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一昼一夜表示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
第三周期:由坤、震、离、兑卦之上爻组成,半圈二阴爻与一阳爻再一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由乾、巽、坎、艮卦之上爻组成,半圈二阳爻与一阴爻再一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后天八卦起源于商代周文王,其理论核心是五行学说,震、巽属木,离属火,坤、艮属土,兑、乾属金,坎属水。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万物和人体的基本元素。
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年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外圈所画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是体用关系。先天八卦图是天地自然之象的模拟图;后天八卦图是以四时的推移,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模拟图。故先后天八卦是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是体和用的关系。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加深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卦的象数含义甚多,此处不必赘述。易经太极八卦是国学的重要内容,略知皮毛笔者尚不敢言,故以上认识必有谬误,凡请行家高手指正。
2014-12-8
 

附件

  • 143.1 KB 查看: 104
看了内圈太极图和中圈便会明确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了。
 
高深莫测!里面还有许多内容老师还没有讲,谢谢老师分享!
 
高深莫测!里面还有许多内容老师还没有讲,谢谢老师分享!

是的。谢谢吴先生回复,易经太极八卦确实高深莫测,同时又是万能应用科学,笔者连略知皮毛这个层次都还没有达到,更不敢多言其它。
 
请推荐本书看,谢谢。
 
本帖最后由 仁心妙手 于 2014-12-12 22:34 编辑

八卦图的卦位可在左手伸掌时的食、中、无名三指上罗列出来。其方法
一是先定方位:中指尖为南,指根为北,拇指边为东,小指边为西。
二是列先天八卦卦位:以拇指尖作为指标,先点中指尖为乾卦一,次点食指尖为兑卦二,再点食指指尖下第一节横纹为离卦三,再再点食指指尖下第二节横纹为震卦四;然后点无名指尖为巽卦五,无名指指尖下第一节横纹为坎卦六,第二横纹为艮卦七,中指指根横纹为坤卦八。这就是先天八卦卦位和卦数的指掌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左行,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右行。其方位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三是后天八卦卦位:从无名指指尖下第二节横纹点起为乾卦,中指根横纹为坎卦,食指指尖下第二节横纹为艮卦,食指指尖下第一节横纹为震卦,食指尖为巽卦,中指尖为离卦、无名指尖为坤卦,无名指尖下第一节横纹为兑卦。其方位为离(火)南、坎(水)北、震(木)东、兑(金)西。中医学的五脏与五行所属就源自后天八卦的五行所属,脾居中央属土。有个“左肝右肺”说和“肝从左而升,肺由右而降”的升降说,也是用后天八卦理论解说五脏脏象而产生的。相传后天八卦出自洛书九宫图,这个九宫图可简单地用一个每边分为三段的正方形中有九个小正方形组成来表示,上中下三排小正方形,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数字排列是492、357、816(见下图)

5居其中属土属脾。九宫图是一种八卦象数的九(十个)个数字的排列,其口诀如下: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居中,九宫图成。
 

附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