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色冷香 于 2014-12-14 23:04 编辑
圆癣辨治
圆癣即是现代医学的体癣和股癣,属于真菌性皮肤病。初起为丘疹或水疱,逐渐形成边界清楚的钱币形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以后病灶中央常有自愈倾向,而向四周蔓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损害,日久形成环形、多环形或同心环形等多种形态。
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处。发于近腹股沟的大腿内侧、外阴、臀部、会阴、肛门周围等处者叫股癣,多因患处温度转高,潮湿多汗,易受摩擦,故常见糜烂、流滋、结痂,也可蔓延到耻骨、下腹部、阴囊。因剧烈瘙抓,使皮肤苔癣化。有时无中心自愈倾向,易误诊为湿疹或皮炎。多在夏季发作或加重,入冬则痊愈或减轻。治疗方法如下:
1、轻雄膏(《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雄黄、轻粉、枯矾、铜绿、冰片各3克,凡士林100克,调膏外搽。主治小儿面部钱癣,也治黄水疮。
曾用本方治疗小儿面部体癣,钱币形红斑,其上有红色小丘疹,瘙痒,用本膏外搽1--2次即效,2--3天后痊愈。但用本膏治疗股癣则无效。
2、圆癣方:羊蹄根10克、川椒、生大黄、公丁香各3克,硫磺5克,密陀僧3克,枯矾6克,为末,醋90毫升浸泡3日即可使用。取大蒜瓣切片,以断面蘸药外擦,每日2次。本方治疗股癣效佳。
3、羊蹄根酒(朱仁康方):羊蹄根、木槿皮(或土槿皮)各180克,生川乌、槟郎、百部、海桐皮、白鲜皮、苦参各30克,蛇床子、千金子、地肤子、马钱子、蛇蜕、大风子仁各15克(大风子带壳则用45克打碎),大蜈蚣9条,斑蝥、砒霜各6克,为末,煎药袋包装,放入白酒3500毫升浸泡备用。毛笔或纱布蘸药酒外搽,每日3次。主治:体癣、股癣、神经性皮炎。
本方用于治疗体癣、股癣尚未进入皮肤肥厚粗糙的慢性期,疗效极佳,一般数天即愈。皮损有糜烂、疼痛者,用“青黛膏”外涂,每日2次。糜烂消失后,仍搽羊蹄根酒。
病例:某股癣患者,亚急性皮损,一圈套一圈,丘疹累累,小如菜籽,大如绿豆,质较硬,有的上有脓点,阴囊处有糜烂渗液。阴囊处用黄柏20克煎水温洗,洗后外扑“青黛散”合“三石散”(方剂见《湿疹辨治》),其余处外搽羊蹄根酒。三天后糜烂渗液已愈。用羊蹄根酒外搽之处,用药3天,皮损开始消退,续用而愈。其阴囊股癣因不耐药酒刺激,改用“一扫光”(方剂见《疥疮辨治》)外搽,2次即愈。其屁股处之癣,用羊蹄根酒和一扫光均无效,改用“圆癣方”治愈。
4、克癣酊(《中药精华》):木槿皮或土槿皮50克、百部25克、大风子仁25克、藁本50克,75%酒精或白酒1000毫升浸泡备用,治诸癣。本方去风湿,灭真菌,杀虫,也可用于疥疮。曾用本药酒治疥疮,仅限于干疥,皮损为针尖大红点,无水湿感染等症,效佳。
5、去癣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海金砂15克、土槿皮10克、马钱子5粒、大蜈蚣5条,斑蝥、全蝎各5只,75%酒精300毫升浸泡7天备用。治诸癣。
6、癣药散(《中国当代名医验房大全》):胡麻、百部、苦参各15克,五倍子、枯矾、轻粉各10克,樟脑、冰片各3克。为末,黑醋调搽患部,每日2--3次。主治:体癣、股癣。
7、顽癣止痒膏(《中国当代名医验房大全》):大风子仁100粒,杏仁10克,樟脑6克,水银3克,樟丹3克,官粉3克,冰片1.5克,轻粉3克。共捣如泥和匀,以消毒纱布扎成球状,每日擦患处1--2次,连擦数日可愈。用后洗手,切勿入口。主治:顽癣奇痒。
本方适用于经用它药无效的体、股癣以及多种皮肤病进入慢性或亚急性皮损浸润肥厚而又奇痒者。皮损渗液或脓液较多者忌用。若皮损或全身表现有热象者,也可同服清热解毒饮: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鲜皮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大黄10克、木鳖子(去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内外同治,疗效愈捷。
8、口服伊曲康唑,同时外搽布替萘芬霜。主治:泛发性体癣,一般1--2周愈。
病例:某中年妇女,患银屑病多年未愈,2013年春季求治于我。入夏,银屑病接近痊愈之际,患者又突然并发泛发性体癣。嘱其赴医院用西药治疗体癣,继续用中药治疗银屑病。银屑病治愈了,但泛发性体癣尚未彻底根除。2014年入夏之际,泛发性体癣再度复发。嘱其口服伊曲康唑,同时外搽布替萘芬霜,效果很好,但愈后不久又复发,再用则效果不佳。于是改用中药治疗,外用“羊蹄根酒”外擦,每日3次,内服汤剂“清热解毒饮”: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鲜皮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醋大黄10克、木鳖子10克,水煎服,10剂。效果较好,接近痊愈。继续外用“羊蹄根酒”,续服10剂汤剂:银花15克、连翘12克、白鲜皮12克、生地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地肤子10克、木鳖子10克、木槿皮6克,水煎服。如此痊愈。
圆癣辨治
圆癣即是现代医学的体癣和股癣,属于真菌性皮肤病。初起为丘疹或水疱,逐渐形成边界清楚的钱币形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以后病灶中央常有自愈倾向,而向四周蔓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损害,日久形成环形、多环形或同心环形等多种形态。
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处。发于近腹股沟的大腿内侧、外阴、臀部、会阴、肛门周围等处者叫股癣,多因患处温度转高,潮湿多汗,易受摩擦,故常见糜烂、流滋、结痂,也可蔓延到耻骨、下腹部、阴囊。因剧烈瘙抓,使皮肤苔癣化。有时无中心自愈倾向,易误诊为湿疹或皮炎。多在夏季发作或加重,入冬则痊愈或减轻。治疗方法如下:
1、轻雄膏(《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雄黄、轻粉、枯矾、铜绿、冰片各3克,凡士林100克,调膏外搽。主治小儿面部钱癣,也治黄水疮。
曾用本方治疗小儿面部体癣,钱币形红斑,其上有红色小丘疹,瘙痒,用本膏外搽1--2次即效,2--3天后痊愈。但用本膏治疗股癣则无效。
2、圆癣方:羊蹄根10克、川椒、生大黄、公丁香各3克,硫磺5克,密陀僧3克,枯矾6克,为末,醋90毫升浸泡3日即可使用。取大蒜瓣切片,以断面蘸药外擦,每日2次。本方治疗股癣效佳。
3、羊蹄根酒(朱仁康方):羊蹄根、木槿皮(或土槿皮)各180克,生川乌、槟郎、百部、海桐皮、白鲜皮、苦参各30克,蛇床子、千金子、地肤子、马钱子、蛇蜕、大风子仁各15克(大风子带壳则用45克打碎),大蜈蚣9条,斑蝥、砒霜各6克,为末,煎药袋包装,放入白酒3500毫升浸泡备用。毛笔或纱布蘸药酒外搽,每日3次。主治:体癣、股癣、神经性皮炎。
本方用于治疗体癣、股癣尚未进入皮肤肥厚粗糙的慢性期,疗效极佳,一般数天即愈。皮损有糜烂、疼痛者,用“青黛膏”外涂,每日2次。糜烂消失后,仍搽羊蹄根酒。
病例:某股癣患者,亚急性皮损,一圈套一圈,丘疹累累,小如菜籽,大如绿豆,质较硬,有的上有脓点,阴囊处有糜烂渗液。阴囊处用黄柏20克煎水温洗,洗后外扑“青黛散”合“三石散”(方剂见《湿疹辨治》),其余处外搽羊蹄根酒。三天后糜烂渗液已愈。用羊蹄根酒外搽之处,用药3天,皮损开始消退,续用而愈。其阴囊股癣因不耐药酒刺激,改用“一扫光”(方剂见《疥疮辨治》)外搽,2次即愈。其屁股处之癣,用羊蹄根酒和一扫光均无效,改用“圆癣方”治愈。
4、克癣酊(《中药精华》):木槿皮或土槿皮50克、百部25克、大风子仁25克、藁本50克,75%酒精或白酒1000毫升浸泡备用,治诸癣。本方去风湿,灭真菌,杀虫,也可用于疥疮。曾用本药酒治疥疮,仅限于干疥,皮损为针尖大红点,无水湿感染等症,效佳。
5、去癣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海金砂15克、土槿皮10克、马钱子5粒、大蜈蚣5条,斑蝥、全蝎各5只,75%酒精300毫升浸泡7天备用。治诸癣。
6、癣药散(《中国当代名医验房大全》):胡麻、百部、苦参各15克,五倍子、枯矾、轻粉各10克,樟脑、冰片各3克。为末,黑醋调搽患部,每日2--3次。主治:体癣、股癣。
7、顽癣止痒膏(《中国当代名医验房大全》):大风子仁100粒,杏仁10克,樟脑6克,水银3克,樟丹3克,官粉3克,冰片1.5克,轻粉3克。共捣如泥和匀,以消毒纱布扎成球状,每日擦患处1--2次,连擦数日可愈。用后洗手,切勿入口。主治:顽癣奇痒。
本方适用于经用它药无效的体、股癣以及多种皮肤病进入慢性或亚急性皮损浸润肥厚而又奇痒者。皮损渗液或脓液较多者忌用。若皮损或全身表现有热象者,也可同服清热解毒饮: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鲜皮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大黄10克、木鳖子(去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内外同治,疗效愈捷。
8、口服伊曲康唑,同时外搽布替萘芬霜。主治:泛发性体癣,一般1--2周愈。
病例:某中年妇女,患银屑病多年未愈,2013年春季求治于我。入夏,银屑病接近痊愈之际,患者又突然并发泛发性体癣。嘱其赴医院用西药治疗体癣,继续用中药治疗银屑病。银屑病治愈了,但泛发性体癣尚未彻底根除。2014年入夏之际,泛发性体癣再度复发。嘱其口服伊曲康唑,同时外搽布替萘芬霜,效果很好,但愈后不久又复发,再用则效果不佳。于是改用中药治疗,外用“羊蹄根酒”外擦,每日3次,内服汤剂“清热解毒饮”: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鲜皮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醋大黄10克、木鳖子10克,水煎服,10剂。效果较好,接近痊愈。继续外用“羊蹄根酒”,续服10剂汤剂:银花15克、连翘12克、白鲜皮12克、生地12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地肤子10克、木鳖子10克、木槿皮6克,水煎服。如此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