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小谈一些方剂,采自刘河间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轩辕水天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8
帖子
1573
获得点赞
32
声望
0
其实一些方剂,用法是比较固定的,当然前提是你要在辩证对症的前提下施用。

虽然我个人用药从不拘泥什么方剂,我只看方向,在方向之内随取。

这里刘河间这个归纳,也是从伤寒论里面归纳出来的,也多半是些伤寒名方。
 
我个人用的最多的就是寒药,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栀子,外加一部分养阴之品,在家一些清利苦寒的草类我长期吃这玩意,这和饮食和体质有非常大的联系,其他人不要效仿。

好了谈刘河间所列的方剂,第一,是麻黄汤。

这里都用的是刘河间这本书里的剂量,等于现在多少你自己转化。

麻黄汤,麻黄,六钱,桂枝,四两,甘草,两钱,杏仁,七枚。

刘河间说 ,麻黄性热,冬天春天适合,夏至之后服用必发黄斑,如果要用须加知母半量,石膏一两,黄芩一分。

这个方剂,用来解表,发汗,主辛热,但热在表,不在里。伤寒多用解表。

麻黄,桂枝,用量都较多,力度不够,发汗不出。甘草本寒,调和制衡。杏仁主破血通经,助发表之力抵达末梢。

或以温水棉被,助发汗之力

用以伤寒恶寒无汗,以其卫阳被厄,体内后援之阳气不足,以此剂促阳气通达体表,参与抗邪。

伤寒而热未起,反恶寒,皆以其精气不足,抗邪启动很慢,遂以辛热之品升阳促其启动抗邪。

这类伤寒而未起热者,多清瘦,精不足,抗邪无力。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恶寒,体痛,证明经气已经於滞,呕逆,证明内里已经热重。所查之脉,其本质是脉的末梢,这个热已经蕴藏在经脉,尚且没有散发到体表,经脉热重的时候,有不同程度的於滞,导致这个热存留在经脉,而出不去,出去的非常慢,与此同时,阳气也出不去,阳气也淤积在脉内,导致脉热重而阳重,所以这种脉强硬,称为紧

这种脉紧的本质是因为,阳气和热皆蕴藏于其内,而送不出去,末梢正在於滞中。

所以这个时候用药,要重于通络,把这个於滞冲开,所以麻黄,桂枝,杏仁,皆是起到冲开经络於滞的作用而甘草起到的是出脉内的邪热的作用。

这个时候用的麻黄桂枝,皆是性温热,而没有用辛寒的东西,比如薄荷

辛寒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会导致末梢的凝滞,不利于通络。

而麻黄桂枝,本身性阳热,活动力强,可以通络。

当络脉以通,而大热重的时候,则以辛寒之品解热

所以,麻黄桂枝杏仁,本质都是在通络,麻黄和桂枝从升阳的角度,而杏仁从破血的角度,破除粘滞。

这个麻黄汤在黄源御的伤寒悬解里面,用的量很重,麻黄三两,去节,桂枝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用。

杏仁七十枚,汤泡,去皮,去尖,去两仁者。

上四味,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两升,去沫,那诸药,煮取两升半,去渣,温服八合。

盖被微汗,不用喝粥。

这个量可是够大的

我觉得吧,这主要取决于人经络於滞的程度有多高气血通畅的程度有多高。

如果平时运动量大,健康程度好,我觉得用小量即可,如果平时就精亏体瘦气虚於滞,没有大量就不行但是大量同样也伤人,但是不大量通不了,所以你平时就体瘦精亏的人,不管医生有多高明,都阻止不了你感邪伤身

你平时精亏,阻络,你感邪了,就必须得用重剂,这样人,治与不治,都有将死的趋势医生可以用重剂治好你的病,但是伤身是无可避免的,谁让你精亏来的。
 
有人肯定会觉得,你既然说这个太阳伤寒是於滞,那为什么不用活血化瘀的药。

我告诉你活血化瘀的药,是化的脉体的主体,他难以到达末梢,就算能到,也难以快速的到达。

而麻黄桂枝,则是用药下去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到达。

麻黄桂枝通络的本质是在于他的阳热之气,而通的是经络的末梢,是阴阳转化的关节。

而活血通络的药,他本质不是阳热之气,而是辛寒之气,他们的本质都是破血,导致的是血液清稀,阳气溃败,这种活血其力在于脉的主体,而力量不足以到达末梢。

活血药本质是伤血,而麻黄桂枝本质是升阳,结果类似,都是通,但是手段不同,侧重不同。
 
伤寒之后,最大的特征就是,产热,所以最本质的治法,就是除热。同时 会有很多变相的治法。

我认为,绝大多数医生,根本就理解不到这种程度,包括黄源御和刘河间在内。他们看到的都是表象。

有什么变相的治法呢,我举个例子,

伤寒必产热,不管这个人体质是好是差,只要他还是活着的,就必产热。

只不过,这个人的体质好,这个热就重,体质差,这个热就清。

如果感邪程度高,这个热就重,感邪称帝低,这个热就清,

如果经络通畅程度高,那么热就在外,如果经络於滞程度高,那么热就在内。

绝大多数现代人,热都在内,他们基本经络全都於滞,经络通达的程度非常差,

热在内导致的是,邪热迫血上行,重犯神明,头痛欲裂,胃腑为热所迫,上逆呕吐,恶心。

全身皆为热所雍滞,导致的是体痛。



这又关系到这个人本身精是否充足的问题,如果精充足,那么正邪皆盛,对抗激烈,产热量大,这种人往往恶热,内里体表皆大热,这种人病好治,重用白虎汤即可。

什么样人难治,热不重,反而恶寒,这说明精亏,正虚,而邪盛,抗邪不利,往往后续还会拖延,你感邪多少,必化热多少,一分一毫都不带差的

只不过,你精足,正气足,这个热拖到时间就短,热集中爆发,你大力清热就ok了,最简单。

你精不足,这个最难搞,这个热拖到时间长,哩哩啦啦,拖泥带水,这种人就必表现为外表恶寒,外表无正气,浑身打哆嗦,他产者一部分热,还全都郁结在内力,也会恶心,也会呕吐,反胃,也会上逆胃腑,上犯神明,但不那么重,这种给出的信号就是,他精亏,抗邪能力差,抗邪难以取胜,拖拖拉拉,最终能不能取胜,也是个未知对于这种人,才要用麻黄汤来帮他升阳,帮他通络,帮他抗邪,帮他清热,什么都能帮,但是唯有精亏不能帮,那是他自己平时积累的事这种人是今天的绝大多数,越是办公司白领越是这种类型这种类型,靠什么才能取胜,只有靠把肾内最后一点精,挖掘出来,化为元阳,他才能取胜,如果这点元阳也没有,那么就一病不起,再也起不来了


麻黄汤起到的是什么作用,麻黄汤能不能抗邪,呵呵

麻黄汤显然的不能抗邪,他是加速冲破络脉的於滞,加速你身体原有的精,化为气,用这个气来送到末梢,以此来抗邪

最终端本质还是落到,你本身得有精,没有精喝什么汤都白扯。

体质一等优秀的人,感伤寒,必产大热,重剂白虎汤即可。病程极短。

体质差劲的人,感伤寒,大热起不来,小热缠绵不断,拖泥带水,经络阻滞,外表恶寒,这样人给他用麻黄汤,帮助其挖掘正气,用于抗邪病程长,抗病力低,但是勉强能治愈。

体质豆腐渣的人,感邪直接虚,没啥热,但是有大量的细胞坏死,邪气赤盛,根本就无力抗卫,这就是仲景所说的邪气直入三阴,能不能活过来,那纯粹的就看老天爷高不高兴了。

这种该怎么治,这种就得当温病治,补虚加清热同用,但是你补虚还不能於滞,你於滞更完,这种人我觉得就死了得了,别费那劲了,就赶紧淘汰得了
 
仲景他也不懂这个,黄源御他也不懂这个,朱丹西,刘河间,他也不懂这个。

他就是见热清热,见虚补虚他们的本事在于,有长时间的经验,能配方呵呵。

有大量的验证的机会,可以拿这个方往别人身上试,但是具体的道理是什么,他也不懂,或者他懂那个也是错的 。
 
麻黄汤中的甘草杏仁不是楼主所理解的那样。麻桂鼓动阳气,甘草杏仁是控制药行的方向,甘草以防伤阴,控制阳气向内。杏仁控制阳气上行,上则逆也。这样麻桂之力到我们想要到的地方,避免不想到的地方
 
伤寒的变相的治法,会用到通络,破血,清热。

伤寒在太阳的时候,多数是通络,通的是末梢的浮络和孙络,而不是通经。

他把这个络通了,阳气自然就可以过去,阳气过去了,人自然就不恶寒了,阳气过去了,抗邪才能取胜,才能化热,才能汗出

你没有热,想出这个汗,是不可能滴,除非是阳脱之虚汗。
 
伤寒邪气在阳明的时候,没啥说的,就是清热,用肺胃之寒品,大力清热。

白虎汤当家。

也可以辅助三分之一的解毒之品,助肝解毒。
 
我最恨仲景伤寒论,条辩,这个病给这个汤,那个病给那个汤。

他不从逻辑上讲道理

我认为仲景他肯定是懂的,他最少也懂一半道理,但是他不讲,他知道讲也没有,后面这群医生也根本就听不懂,就不如干脆告诉他,这个症状用这个汤,那个症状用那个汤。来的实惠但是我本人最恨这种。
 
麻黄汤中的甘草杏仁不是楼主所理解的那样。麻桂鼓动阳气,甘草杏仁是控制药行的方向,甘草以防伤阴,控制阳

麻黄汤中的甘草杏仁不是楼主所理解的那样。麻桂鼓动阳气,甘草杏仁是控制药行的方向,甘草以防伤阴,控制阳气向内。杏仁控制阳气上行,上则逆也。这样麻桂之力到我们想要到的地方,避免不想到的地方

不管你说的对错,总有个活人敢说话,这我就很高兴。



我说下我的看法,我告诉你甘草不能防止伤阴,就是这个事,是必伤阴的,你是不可能防的

你知道阳气哪来的不,那是阴精化来的,阴精化作阳气之后,他就没了,他就少了,他就伤了,



所以我告诉你,不可能不可能不伤阴这里就是看,你本质的阴是足还是不足了你要是足,伤一点你看不出来,没啥表现。

你要是本身不足,伤阴症状就非常显著。

他不是伤还是不伤的问题,是一定伤,就是看你本身有多少存量的问题。我说这话,你能听懂吗,你要能听懂就行,你可以不同意,你只要能听懂就行



阳气往哪走,是不需要靠杏仁来控制的,阳气有没有杏仁,他都上行,,,他不上行他就不是阳气了。

杏仁的作用是破血,通经,通络,给阳气开路。

你可以不同意,你只要能听懂我说的话,我就很高兴。




你说这个上则逆也,什么意思,
 
麻黄桂枝之力,是不会往下走的哈,他本身他就往上走,否则他凭什么要叫升阳走表。


反过来,想要让麻黄桂枝之力往下走,这个倒是非常难,这个倒是需要用引经药。
 
肺朝百脉,无处不到。另气伤阴,甘缓也。这些道理都不懂。奉劝别在显丑了。
 
桂枝汤,

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一钱。姜三片,枣一枚。

芍药加倍,名曰桂枝芍药汤。

加大黄,名曰桂枝大黄汤。


桂枝汤的芍药,明显是赤芍,你要是不懂这个道理,你就会认为是白芍。

为啥呢,赤芍主活血,和我上面讲的那个麻黄汤中的杏仁的功能是接近的,都是打通络脉,好让桂枝生发的阳气走过去,为桂枝开路的。

你要是用白芍,就彻底用反了白芍凝滞,解毒,养血,主入肝,他跟这里不贴边。



桂枝用来升阳,赤芍用来通络,赤芍给桂枝开路,让正气通的过去甘草,清热,大枣,补阴,防止升阳无源,姜三片,助力桂枝。



加大黄者,主其人热毒重,以大黄除热毒
 
肺朝百脉,无处不到。另气伤阴,甘缓也。这些道理都不懂。奉劝别在显丑了。

肺朝百脉,无处不到,这是健康程度极高的人的正常情况

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人,都阻络,他过不去,所以才要促进他通。



气伤阴的本质是什么你知道吗,那是因为气是从阴化来的,你家一块煤块,即为阴,煤块烧了,即化气,你不能说气伤了煤块,而是煤块烧了化的气。




你知道为什么甘能缓吗,甘本质是给化气提供来源,就是在给你拿来一块煤块。





你理解那点玩意,都是皮毛,根本没通透。
 
桂枝葛根汤,

桂枝,芍药,甘草,各二钱半,生姜四钱,大枣两枚,葛根五钱二分。

上做两服,水煎,取微汗。




桂枝葛根汤,即为太阳病向内里发展的症状,表虚,而热初起。

以葛根解热

那为什么是葛根,因为葛根主升,能解表热。而又不失纯粹的表,是表以下。。

但凡热在表以下,阳明之外者,皆用葛根。
 
葛根汤,

葛根一两四钱,麻黄三钱,生姜三钱,桂枝,甘草,芍药,各二钱/。枣一枚。

上做两贴,水煎服,衣服多穿,以出汗为度。


葛根汤的本质,就是表证进一步向下走,表证轻,而表热重,所以重用葛根,同时还要继续升阳,通络,用于抗邪。




其实这点玩意,都是一通百通,关键你得抓住他本质


这种汤,经常用枣,一枚两枚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还是说吧,这个叫做补其精气的来源

我一天说一万遍,气从哪来的,气必须得从阴所化来, 给大枣的意思就是,你拿这个枣来化气
 
给火炉加煤炭就起到缓解火炉之火了?笑话

这里不是缓解的问题,这里是加足燃料的问题


你表为什么虚,为什么不能抗邪,因为你原料没了,所以要补足原料,才有化气的来源你以为空手套白狼就能化气吗得有原料。


你要外界不给原料,就必须耗你身体内的精,你外界给原料,那么就各半消耗,你就少消耗点精。
 
给火炉加煤炭就起到缓解火炉之火了?笑话

气不是热,懂不懂。



你要化的是气,你要除的是热,他俩是俩东西,你这都分不清,你还怎么搞下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