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科学化’思潮对中医真理的危害!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7 18:41 编辑

兄弟的《自然造物学》确实有独到之处。但是在《自然造物学》问世之前,人们不全是用物理学来创新、改造中医学。愚兄搞了一个与《自然造物学》相媲美的学问,叫《中医进化学》。我们突破了中医进化的两个关键点。经过进化后的中医学,能够直立起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传统中医、现代西医,还是中医反对派都能够直立在他们面前。这项成果虽说没有正式公布,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影响。也证明了它已经成功。
 
一氧化氮 那个又犯精神病了,他那文章我详细看了一段,毫无道理,简直就是小学生发飙。

但是您写这玩意,我觉得也比较迂腐。别的不好说了。
 
本帖最后由 揭秘中医 于 2015-3-7 21:25 编辑

来创新、改造中医

既然如此,岳兄弟还是先把你们的创新拿出来展示一下,也好让大家长长见识。看是否真是超越了经典?
 
既然如此,岳兄弟还是先把你们的创新拿出来展示一下,也好让大家长长见识。看是否真是超越了经典?

文化性演义与推理再多几千年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科学化中医学才能改变这一切!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8 12:34 编辑

越了经典?

等待与兄弟的《自然造物学》同时公布,或许能够为自然造物学互为补充。
我大概的解释一下:
中医进化学,就是要让中医在什么时代,呈现什么时代的语言,并吸收纳入什么时代的新理论及新技术。
当今及未来时代,我们要做到的有一下几点:

1、破解中医理论里蕴含的,不为人理解的奥秘。搞清其医学科学原理;
2、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科学建立理论接口;
3、中医阴阳辨证利用现代西医理化检测手段,淘汰中医传统四诊;
4、治疗效果必须满足西医检查指标,同时建立更高的中医治疗标准。
 
中医进化学,其思维启示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电视片《动物世界》、《自然传奇》。
我们发现动物都有进化的本能。但是进化程度大相径庭。
有的动物朝内在进化,有的动物朝外在进化。
内在进化的动物,始终不会有形态上的改变。如蛇龟蟾蜥蛙。它们进化论了很多功能,但五亿年来,并没有形态上的改变。
哺乳类动物,主要朝外在进化。所以形态不断改变。而且血液温度相对恒定。
哺乳类动物里面进化最成功的就是人类。不仅形态改变,能够直立,而且会用脑思考复杂问题。
学科也同样有进化本能。
医学最初人和动物都用天然草药。伴随着人类进化,草药的使用方法越来越复杂。而动物却始终保持原先的方法,数千万年都不改变。
人类数百门医学,进化程度最高的可算西医,其此就是中医。
中医能继续进化就能超过西医,否则就会与其它民族医学及动物医学一样。
只能永远处在民族医学层面或动物医学层面。
 
中医是文化,亦是技术!
 
等待与兄弟的《自然造物学》同时公布,或许能够为自然造物学互为补充。
我大概的解释一下:
中医进化

岳兄弟太谦虚了,每种理论都有可贵之处。既然你们有所发明,拿在中医论坛上展示一下也好让我等铁杆中医长长见示吗?
我的《自然造物学》不敢言创新,不过是对我们老祖宗的经典理论有了科学发现而已,这种科学发现就能把经典理论自身固有的科学性展现出来。所以我说我们的民族之宝中医学本身就是科学的,但这种科学性是《自然造物学》中的科学;不是人工造物学中的物理学。
根据兄弟的观点,我感觉我们之间的理论没有可融合的地方。因而兄弟单独展示你们的发明吧,任何的理论都要面对广大中医行家的捡验才行,光自己说都是没用的,包括我自己也不例外,《自然造物学》也需放在大庭广众之下接收中医人的洗礼!是真理就会被留下,是谬论就会被抛弃!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9 10:40 编辑

多谢揭秘先生厚爱!

我们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上。
传统四诊,已经初步淘汰。
由此证明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科学的理论接口已经初步建立;
医生的治疗技术,也已经超过了以往的各个时代,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不足之处,就是没有研习《自然造物学》的内容。所以不敢言完善。
有了自然造物学的参入,我们的“临床新医学”才能算是完善。

兄弟不要误解我们是科学化思潮的受害者。
我们近些年来,反复研究汇通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存在的学术缺陷。
对中医参入现代医学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
走出了20世纪中西医结合运动所陷入的误区。
最关键的是找到了西医理化检测与中医用药的接口,
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超越了古代及近代。
 
多谢揭秘先生厚爱!

我们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上。

岳兄弟见多识广、态度谦和,这样的好兄弟我理当厚爱!
1、兄弟说淘汰了四诊,建立了中西医学理论接口,技术超过了任何时代。我感到这样的断定很吃惊!我就拿‘尿毒症’为例,兄弟可拿你们的临床新医学来解析一下,看是否真的超越了经典理论?
2、我的《自然造物学》尽管是自然科学,但与中医经典理论是环环相扣的,也与中医学的四诊合参密切相关。兄弟说废了四诊,我想《自然造物学》对你们来说也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3、无论是中医经典或是我发现的《自然造物学》,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中医学的临床治疗服务的,脱离了临床治疗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就请兄弟以‘尿毒症、为例,展示你们的新创见吧。
 
本帖最后由 LIKAIDI 于 2015-3-9 14:13 编辑

理论接口,

我替岳先生回答尿毒症出现!
我们从肾脏的血液来自腹主动脉,并肾脏外有厚厚的脂肪囊包裹肾脏。长时间血液低,肾脏血液灌注不足,会有肾脏温度减低并肾脏组织细胞低温并NO富集而肾脏组织内O2被置换外排变冷,冷而肾脏组织多舒张储能储水而高储能出现。所以长时间血液低,肾脏严重低温会发生肾脏组织如同树木阴面高储能并NO富集。高储能后与低氧,会更冷出现,冷与高NO富集肾脏组织会在血压增高恢复肾脏血液供应时,肾脏供血动脉肌会舒张(冷向日葵阴面舒张与NO富集而氧气低而动脉舒张)极度供血增温出现。这就是肾脏高储能后高供血高温出现。高温外排小分子一氧化氮而氧气富集肾脏,就是肾脏组织高储能高氧气富集与持续高温出现。剧烈产热炎症就会有肾急性功能衰竭出现!
另外低血压使肾脏脂肪囊缺血变冷,冷而肾脏脂肪囊富集一氧化氮而氧气溶解度变低,肾脏更冷更舒张储能储水而高储能并一氧化氮富集。冷与一氧化氮富集会同时舒张供血动脉高供血出现。这就是肾脏的过热炎症与肾脏高温而衰竭出现!
而后脂肪囊恢复血压高供血变热并热外排小分子一氧化氮而富集氧气变热,会加热高储能肾脏而高热收缩而衰竭出现!
另外血压低,四肢躯干供血减少变冷,冷而组织细胞舒张储能储水更冷,冷而一氧化氮富集四肢躯干组织而氧气被置换外排更低,所以四肢躯干富集一氧化氮而血液与内脏富集氧气出现。这也是四肢躯干变冰冷而内脏腹腔变火热出现,这就是肾脏脂肪囊继续高温,热外排脂肪囊内小分子一氧化氮而氧气富集更热出现!
这就是科学化的肾衰竭出现!
 
我替岳先生回答尿毒症出现!
我们从肾脏的血液来自腹主动脉,并肾脏外有厚厚的脂肪囊包裹肾脏。长

谢谢参与。理由好说,关键是治疗。该病能否治愈?如何用药?

另外岳兄弟也别闲着,继续展示你们的新创见。
 
科学化中医?
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此论点的前提就是认为现阶段的中医不科学?可能提出该论点的人自己都没注意吧?
谁说中医不科学了?
以我的愚见,中医是非常科学的,只不过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人体的系统涉及到的现代科学中的学科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细分的话就更多。如果想把中医用所谓现在的科学的语言来解释的话,最起码这三科要学到极致,那么当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并对中医做出了解释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呢?呵呵。
有人说阴阳五行是骗人的,说这个话的人本身就是外行!阴阳就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计算机的发明充分证实了阴阳的实用性、科学性,这个还要怀疑吗?然后五行,五行是运动的阴阳,是阴阳互动的轨迹,你看有两个极点:水与火,有相互对立的木与金,还有阴阳运行的基础--土。当然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感悟而已。且我的愚见,不仅五行就是八卦也是阴阳的运行轨迹,只不过观察切入点不一样而已。于是中医和古代哲学的统一就出现了,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吗?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古时候的秀才自小就是唯物辩证法,中庸之道的环境中成长的,所以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儒医也罢,道医也罢,佛医也罢只是说明了一个真理:一理通,百理融。为什么中医的经典里面那么多的天文地理知识?有人说那是糟粕,应该丢弃。我说那是古代中医人精研的结果,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人生天地间,怎么离得开天象和地理环境呢?我自己不懂,但是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读这些文献。
谈中医是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的。
 
科学化中医?
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此论点的前提就是认为现阶段的中医不科学?可能提出该论点的人自己都

古代延续下来的中医学是用文化认识解释医学,可以叫文化性中医科学,但绝不是现代解剖物理学与化学知识参与下解释的医学!
 
古代延续下来的中医学是用文化认识解释医学,可以叫文化性中医科学,但绝不是现代解剖物理学与化学知识参

那为什么针灸书上面的经络和脏腑有形状、长度和重量的描述?且不讲准不准的问题。
 
那为什么针灸书上面的经络和脏腑有形状、长度和重量的描述?且不讲准不准的问题。

结构决定功能!有不同组织的形状与走行和与多种不同组织的共存关系,就会有氧气与一氧化氮在不同组织内溶解度变化不同出现!所以针灸的传输方向与强度是不同的。因为尽管组织液内有氧气与一氧化氮共同溶解,但浓度会随温度与组织成分不同而不同,所以针灸加热会有不同的一氧化氮外排而氧气富集出现!而针灸变冷器官会有一氧化氮富集而外排氧气的活动,所以针灸会有多种不同反映!
 
是的,我也觉得结构决定功能,但是人体的精妙之处不是仅仅一种学科能解释的清楚的,如果钻入了一种学科的路子,其他奇妙之处就看不见或者说视而不见了。我不太懂你的所谓一氧化氮理论,但是我知道中医解释人体的奥秘是多种多样的,几乎自然界一切利用能量或能源的优点都有影子,只是看你能明白多少而已。无论那一种解释都是多方面的综合。
 
本帖最后由 LIKAIDI 于 2015-3-10 08:09 编辑

学科的路

人体现存内外热调节系统,空气中有氧气助燃与一氧化氮阻燃。这就是主要的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的基础与不同冷热变化的基础!
没有科学知识作支撑,刚有模糊的文化推理与演绎,这就是中医文化性阴阳五行学的悲哀!
 
人体现存内外热调节系统,空气中有氧气助燃与一氧化氮阻燃。这就是主要的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的基础与不同

你觉得人体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什么?在这些组分中如果有一氧化氮的存在,又占了多大的比例?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实验室数据可靠吗?有验证过吗?既然你说科学,那就按科学的路子来做吧。
如果一氧化氮所占的比例没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多,那么你的理论又从何说起呢?
另外我觉得阻燃的不是一氧化氮,而是人体的温度感应系统---实际上是 人体的感觉组织器官的温度的神经吧?还有自然界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的物质是什么?据我所知的是水,在人体亦然;难道说精妙的人体会舍弃易得的水而取难以得到的一氧化氮么?说实话我是不信的啦。
 
人体现存内外热调节系统,空气中有氧气助燃与一氧化氮阻燃。这就是主要的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的基础与不同

可用‘尿毒症’为例,展示一下理、法、方、药吗!说对了路,大家自然信服。否则,说的再多,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