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既表现出寒症,又有热症?
人体气机升降及出入,循行不息,脾胃主升降,肝胆主出入,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人体即可达到平衡状态。
一旦气机郁遏不达,对内,在局部区域,阳气失其冲和之性,郁而化火,对外,阳气敷布的线路被阻隔而不达,肌表失其润濡,即表现出恶寒。
典型病例:
曾有一女性,李某,年逾四十,因为事业生活不顺,忧思重重,渐渐寡欢,肝气被郁,一边表现为气郁化火,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一边三焦气机郁遏不达,表现为周身寒凉,夏日都着棉衣。
四处访遍名医,居然无人识得病因,用药或者偏寒,使得气机愈加郁遏,如坠冰窖;或者偏热,使得肝火旺动,惊动气血妄行。
后来我处,见脉沉弦数,舌尖红,投以加味逍遥丸兼栀子淡豆豉汤,10剂,愈。
此为肝郁化火,而肝阳虚,亦可见寒热错杂之症状。
肝属木,喜调达,与春令生发之气相对应,若肝阳虚妥,肝脏疏泄受阻,阳气生发敷布不力,亦见寒症;同时,肝中尤寄相火,肝阳虚而不能潜藏,郁而化火,上冲下攻而见热症。
这种情况,就是伤寒论厥阴症主方,乌梅丸加减的运用范畴。
脉象上,多呈弦数而无力,或弦紧而不任重按,或弦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