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发展——人民日报:打通中医药的“梗阻”

576704061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9
帖子
190
获得点赞
8
声望
18
人民日报:打通中医药的“梗阻”

中医药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打破目前“四分五裂”的管理局面,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盘棋。很多老百姓喜欢看中医,是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价格相对便宜。令人忧虑的是,不少人想看中医,却看不上好中医。中医药发展困难重重,日渐萎缩。
西医进入中国不过区区百年,却成为主流医学。反观中医药,其发展明显滞后,沦落为边缘医学。很多人认为中医只是辅助手段,直到没救了才想起看中医,“死马当成活马医”。尽管我国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实行“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但中医药不科学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不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解开束缚中医药发展的桎梏,消除对中医药的歧视,最紧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走好中医药改革“最先一公里”。所谓“最先一公里”,就是从立法入手,改革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依法保护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如今,中医药法还未进入立法审议,很多困扰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问题亟待解决。在不改变现有法律条文的前提下,即使中医药法出台,也很难为中医药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例如,执业医师法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师达不到法定的从业要求。药品管理法用管西药的方法管理中医制剂,传统的丸散膏丹摘不掉“非法”的帽子。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期待法治为中医药发展松开绑绳,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走好中医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满足老百姓切身利益,让人们看得上好中医。目前,中医阵地萎缩、人才青黄不接,院校教育培养出的中医不会看病,甚至沦为中医的掘墓人。一位中医学子说:“不是中医不行,只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我们的中医教育上。中医缺失的不仅仅是临床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医学子信心的建立。”中医生命力在于临床,没了临床阵地,中医早晚会走向灭亡。培养中医人才,必须尊重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西化。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是,这把“钥匙”并不掌握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手里,而是由财政、物价、医保、人事、教育、药监、农业等多个部门共同掌管,属于“九龙治水”。中医药事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利益调整格局,自然会遭遇各种“中梗阻”。中医药被定位为卫生、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五种资源,必须打破目前“四分五裂”的管理局面,打通“中梗阻”,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中医药全面发展的一盘棋。
年逾古稀的德国汉学家波克特说:“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古有明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呵护中华民族几千年,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岐黄之术,是当代中医药人的历史使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20日19版,作者王君平)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4-6 12:37 编辑

真是一派胡言!
中医自己不进步,还说国家管理体制有问题,这才真叫:“猪八戒倒打一耙”。
还要给中医“松绑”。不松绑,胡万林教授也在研究“五味汤”治百病。松了绑,估计就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胡万林教授。

日本的中医方法可以仿效。中医师必须读四年西医,再学中医,方可并开业。
尊重科学,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生命的负责。也是对中医师自己的负责。

不要整天干喊什么:“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上医治国叫“上不着天”;是会引来杀身之祸的。千万要小心啊!
中医治人叫“不安分做人做事”;
下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叫“下不着地”。
中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安分做人做事。长此以往医将不医!

也不要整天喊叫“天人合一”。 天是天,人是人。从来都无法合一。把病治好,能通过理化检测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治病标准通不过理化检测,就没有人相信中医的疗效。
例如治糖尿病,中医仅仅治疗到消除口渴,消除体瘦。就是糖尿病好了。
不说外人,中医师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的这种疗效。
连自己都不相信,还在这里糊弄文化程度低的广大群众。不是骗人又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4-7 09:05 编辑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中医自己把自己都打不开,中医自己连自己都学不会,还指望它“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岂不是笑话?
中医要想作“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首先自己把自己打开。
不利用“现代医学科学”这把钥匙,中医自己连自己都打不开。

中医为什么不会看病?
不是中医学院的教育有问题,而是中医学科的理论有问题。中医理论从来都没有培养过良医。中医学院怎能培养出来?
过去良医的出现,靠的是自然天成,时代造就。绝非人工所能培养。
而良医所采用的方法,却不是中医通用理论。而是自创理论。
所以中医自古有个词叫“绝技绝学”。也就是说,中医良医采用的不是通用理论和技术。
通用理论和技术,只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庸医。这和中医学院的培养效果基本上一致。
 
信不信中医是每个人的自由,我转发给喜欢看的朋友看,不是给你看的。我没闲功夫再理你这种人。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过去良医的出现,靠的是自然天成,时代造就。绝非人工所能培养。”---看来中医只能做美猴王,要从石头里崩出来的才高明,按过去那些名医传下来的理论来学的一定是不行了。
 
"通用理论只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庸医。"

西医没有用前人的通用理论?!西医是庸医?
 
西医不一样,西医的理论是通透的。人人都能学会。全世界人都能学会。
中医则不一样。中医的理论几乎无人能学会。就别说外国,中国人有几个能学会?
一个大家都学不会的学科,还说它没有问题,谁信呢?
中医要想发展,必须更多的人学会。要让更多的人学会,就必须理论科学化、通透化。
中医理论不能科学化、通透化,才是中医发展真正需要打通的“梗阻”。

连这一点都看不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乱谈。
中医就是让这帮不学无术,而且胡说八道的人给毁了!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4-6 19:05 编辑

培养中医人才,必须尊重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西化。
-----
不懂现代医学科学,就无法真正学会看病。
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是前清中期王清任先驱开辟的汇通医学道路。
没有人拿枪逼王清任,也没有人用政治运动方式运动王清任。
王清任完全是代表新时代中医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医新道路。

没想到的是,时过二百年之久,中医界还没有二百年前王清任有见识;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当今的那些大人物,连王清任的鞋底都摸不着。只知道闷着头在那里搞复古倒退。
还真以为传统中医理论能够应付现代疾病?实在是太幼稚了。

传统理论即便是被科学破解,尚需二次开发,才能运用到现代医学上。才能为现代人类医疗服务。
你们拿着一个早就淘汰了的理论,还能有什么作为?
最大的作为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自己不作为也就罢了,还反过来倒打一耙。说国家迫害中医,中医学院西化中医。
这符合事实吗?
民间没有西化的纯中医,以及国外纯中医究竟能干些什么?
恐怕除了胡吹冒嘹,就是虚假广告。

千万不要把中医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纯中医身上。
纯中医属于近亲繁殖,该医种早已退化。这与生物繁衍遵循同一个法则。
必须进行有性繁殖,基因重组。以确保医种优势。
近些年来,就连北大、清华等名校都在规避近亲繁殖。何况中医这个千年古学科?
 
中医是宝库哦,中华国粹,华夏瑰宝,让它雄起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