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Droom 于 2015-5-18 20:47 编辑
近日治疗一咳嗽患者,起病之初症见周身疲倦乏力,咽痛,咳嗽,痰少色白质黏,纳可,夜间尤甚,大便秘结,2日未解,舌脉未见。
考虑湿热初起,侵犯太阴,予三仁汤加白术、藿香等健脾化湿之药。
二诊:2剂后,诸症毫无进退。患者遂前往诊所吊针,周身疲倦乏力明显缓解,余症同前,反增夜间发热,时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遂予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15 百部12 紫苑12 白术20 玄参30 柴胡12 黄芩9 茯苓12薏苡仁12 细辛6 五味子15 生麻黄5 熟地20 防风10 枳壳15 陈皮10
三诊:服2剂后无恶寒,夜间已无发热,咳嗽次数稍减少,痰少色白质黏,仍咽痛,大便得解,质溏。
四诊:仍有咳嗽,夜间尤甚,痰少色白质黏,口干口渴,饮水多,小便量多,色稍黄,大便溏,予柴胡桂枝汤去生姜加生地20、青蒿15(后下)、麦冬20、花粉20,1剂。
五诊:终于得见患者本人,咳嗽次数稍减少,夜间尤甚,痰少色白质黏,口不干渴,饮水量适中,小便色稍黄,大便溏,舌尖稍红,中根白后腻可见红色肉粒数个,脉弦虚,重按无力,予柴胡桂枝汤合茵陈五苓散,一剂诸症豁然,2剂咳嗽不再发作。
近日治疗一咳嗽患者,起病之初症见周身疲倦乏力,咽痛,咳嗽,痰少色白质黏,纳可,夜间尤甚,大便秘结,2日未解,舌脉未见。
考虑湿热初起,侵犯太阴,予三仁汤加白术、藿香等健脾化湿之药。
二诊:2剂后,诸症毫无进退。患者遂前往诊所吊针,周身疲倦乏力明显缓解,余症同前,反增夜间发热,时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遂予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15 百部12 紫苑12 白术20 玄参30 柴胡12 黄芩9 茯苓12薏苡仁12 细辛6 五味子15 生麻黄5 熟地20 防风10 枳壳15 陈皮10
三诊:服2剂后无恶寒,夜间已无发热,咳嗽次数稍减少,痰少色白质黏,仍咽痛,大便得解,质溏。
四诊:仍有咳嗽,夜间尤甚,痰少色白质黏,口干口渴,饮水多,小便量多,色稍黄,大便溏,予柴胡桂枝汤去生姜加生地20、青蒿15(后下)、麦冬20、花粉20,1剂。
五诊:终于得见患者本人,咳嗽次数稍减少,夜间尤甚,痰少色白质黏,口不干渴,饮水量适中,小便色稍黄,大便溏,舌尖稍红,中根白后腻可见红色肉粒数个,脉弦虚,重按无力,予柴胡桂枝汤合茵陈五苓散,一剂诸症豁然,2剂咳嗽不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