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太白穴没有补脾阴的作用,

神机定通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28
帖子
2022
获得点赞
3
声望
36
本帖最后由 神机定通 于 2015-7-12 02:09 编辑

太白穴没有补脾阴的作用,

太白
扶脾,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

新解

有补脾阳的作用
可能还有补脾气的作用
但没有补脾阴的作用,脾阴虚时,用太白穴没有作用

食不化,
肠鸣切痛
心痛
身重骨酸
脚气
浓肿
胃痛
呕吐
胸肋胀
满闷不得躺
腰痛不可俯仰
热病。
头面痛
 
按照井荥俞经合,木火土金水的对应顺序,脾经的合穴才是补脾阴的。太白穴属土,同时又是脾经得原穴应该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穴位。
 
标准取穴的太白穴是内经里的大都穴。
 
本帖最后由 神机定通 于 2015-7-12 17:12 编辑

公孙 与脾气虚的相同项

扶脾,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食不化
肠鸣切痛
脾冷胃痛
足心痛
急慢性肠炎
-久不嗜食
霍乱
肠风下血
腿部痉挛
足指痛麻
肋胀
肋痛
心悸
烦心
痰雍胸膈
眩晕不已
呕吐痰涎


厥头面肿起
癲痫
头晕
---
表明有可能有补脾气或补气的作用。
 
公孙 与脾气虚的相同项又与脾阳虚及脾阴虚的相同项

扶脾,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食不化
肠鸣切痛
脾冷胃痛
足心痛
急慢性肠炎
-久不嗜食
霍乱
肠风下血
腿部痉挛
足指痛麻
肋胀
肋痛
心悸
烦心
痰雍胸膈
眩晕不已
呕吐痰涎


厥头面肿起
癲痫
头晕
--
说明公孙穴可能有补脾气虚和脾阴的作用。
 
公孙 与脾气虚的相同项又与脾阳虚及脾阴虚的相同项

扶脾,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食不化
肠鸣切痛
脾冷胃痛
足心痛
急慢性肠炎
-久不嗜食
霍乱
肠风下血
腿部痉挛
足指痛麻
肋胀
肋痛
心悸
烦心
痰雍胸膈
眩晕不已
呕吐痰涎


厥头面肿起
癲痫
头晕
--
说明公孙穴可能有补脾气虚和脾阴的作用。
 
公孙 与胃阴虚的相同项

扶脾,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食不化
肠鸣切痛
脾冷
---胃痛
足心痛
急慢性肠炎
久不嗜食
霍乱
肠风下血
腿部痉挛
足指痛麻
肋胀
肋痛
心悸
烦心
痰雍胸膈
眩晕不已
呕吐痰涎
-
表明有确定的补胃阴的作用。
 
公孙

扶脾,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新解

有确定的补脾阳的作用,或温阳的作用。
有确定的补胃阴的作用,或补阴的作用。
可能还有补脾气及补脾阴的作用。
如果将胃阴虚能理解为就是脾阴虚,实际就是有确定的补脾阴或阴虚的作用。


食不化
肠鸣切痛
脾冷胃痛
足心痛
急慢性肠炎
久不嗜食
霍乱
肠风下血
腿部痉挛
足指痛麻
肋胀
肋痛
心悸
烦心
痰雍胸膈
眩晕不已
呕吐痰涎


厥头面肿起
癲痫
头晕
 
新解

有确定的补脾阳的作用,或温阳的作用。
有确定的补胃阴的作用,或补阴的作用。
可能还有补脾气及补脾阴的作用。
如果将胃阴虚能理解为就是脾阴虚,实际就是有确定的补脾阴或阴虚的作用。

--
针灸经穴有与用中药相同的药理作用。
就是温阳,补气补阴之类的作用。
原理基础也基本相同,都是分子与相关受体结合恢复基本构象。
不同的是,药物是固定的化学分子的药理反应作用。
而针灸却是,对于气体的运动的调节作用,这种气体是一种特殊的酶,可以分解重组,或者就是化学基团的结合反应的键能恢复的受体的基本构象。







回复 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