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舌苔怎么辨证?
附件
-
896.2 KB 查看: 74
此证考虑宿食证、脾胃湿热证。
(一)实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数而滑者,此为有宿食也。
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脉紧如转索者,此为有宿食也。
2、通行本金匮要略: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二)虚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先吐,后利,腹中满痛,无寒热,脉濡弱而涩者,此宿食也,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2、通行本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