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穴位运用 鬼门十三针

人中穴也可能很有效果。人中穴在鬼针穴中的名称为:鬼宫。宫的本意是指古代高层建筑有较多的窗户,用在医学中指面部的五官(例如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鬼宫的意思就是指穴位在面部五官上(这里指口唇)。人中穴感传的重点部位在大脑底部并向边缘叶扩散。神经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已经发现大脑前额叶、前扣带回(ACC)、杏仁核、伏隔核、海马等脑的许多脑区、神经环路及其神经递质、神经电活动、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力学等的异常与大脑功能及其精神疾病有密切关系。这些异常还与脑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纤维走向、神经纤维长短、神经细胞炎性反应、免疫反应,甚至情绪状态有重要关联。人中穴的感传范围涉及到以上大部分。
从人中穴的归经来讲:以往人中穴归为督脉。现在发现错了。因为督脉是左右对称的两条线。人中穴正是在这两条督脉之间的空白区域中,因此人中穴不是督脉的穴位。旁人中穴(上唇沟边缘)才是督脉的穴位。从刺激人中穴诱发的感传来看,人中穴属于胃经,下人中穴(上2/3与下1/3交点)属于大肠经。下面我们看一看《灵枢经脉》关于胃经的记载: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以上绿色的字环唇印证了人中穴的归经所在;红色的部分则是说明胃经病变中有精神疾病。因此说人中穴名列鬼穴之首当之无愧。实际上人中穴经常用于昏迷的情况。
先生您好,我从小就嘴唇干燥起皮,是上下嘴唇全部起皮——不是某一部分起皮。虽然没什么痛苦,但肯定是个病。请问像我这种情况,一定是胃经虚吗?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