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辅行诀》和《内经》五脏补泻所欲所苦

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如肝,东方,春,草木,皆有生发,疏散,上升之性,此肝之德也。顺其性,当用辛散之品,逆其性,当用酸收之味。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如肝,东方,春,草木,皆有生发,疏散,上升之性,此肝之德也。顺其性,当用辛散之品,逆其性,当用酸收之味。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这一条辅行诀和内经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其他几条不一样。
 
这一条辅行诀和内经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其他几条不一样。
内经是以土居中央,河图洛书为据。

交互金木:肝-辛补酸泻,肺-酸补辛泻。
既济水火:假如肾的补泻是正确的,即苦补咸泻,那么可推得心-咸补苦泻。
 
内经是以土居中央,河图洛书为据。

交互金木:肝-辛补酸泻,肺-酸补辛泻。
既济水火:假如肾的补泻是正确的,即苦补咸泻,那么可推得心-咸补苦泻。
那么脾呢?这样总会出现一味重复,特别是补泻后面的助味。
 
比如肝体酸用辛,难道是酸补辛泻?
  离开虚实谈补泻没有意义,是补还是泻要看脏气虚实。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不足、泻有余、疏郁瘀”,充其不足即为补,去其有余即为泻。
 
  离开虚实谈补泻没有意义,是补还是泻要看脏气虚实。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不足、泻有余、疏郁瘀”,充其不足即为补,去其有余即为泻。
就事论事,比如上面说的心脾肺肾,各自虚实该用何味补何味泻?是按内经来还是辅行诀来?或者你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分享一下。
 
就事论事,比如上面说的心脾肺肾,各自虚实该用何味补何味泻?是按内经来还是辅行诀来?或者你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分享一下。
內经为准
 
内经在讲五脏的作用时,都是以气血而论。
上面所说的体用根本就是后人自作聪明的言论。
 
内经在讲五脏的作用时,都是以气血而论。
上面所说的体用根本就是后人自作聪明的言论。
主要是内经中根本就没提五味体用,确实都以脏气来论,不过言辞太简约,理解发挥的空间太大了,这也是后世作注意见各殊的原因吧。
 
那么脾呢?这样总会出现一味重复,特别是补泻后面的助味。
脾:由于只剩下甘味,所以补脾以甘。

至于泻脾之味,很难确定,由于以内经理论,脾居中央,总御四脏,以肝心补泻法推之,泻脾之味为咸,以肺肾补泻法推之,泻脾之味为酸。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肝心居左,上,肺肾居右,下,脏气法时,春夏之季,泻脾当以咸,秋冬之时泻脾当以酸。
脾居中宫,寄存于坤,所以内经引入长夏一时,以便推理,内经以前的著作未见。
 
如果从五行完备性来说,辅行诀理论是最完整的。我们将补泻助各味列表如下:
1.jpg

其中括号里是内经中记录的与辅行诀中不同的文字,其他都是相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辅行诀和内经补味都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泻味和助味。我们来看一下各脏补泻诸味的顺序。以补味为标准,“辛咸甘酸苦”为五行依次相生的顺序。泻味按照辅行诀记录来看,是“酸苦辛咸甘”,也是五行依次相生顺序(即补味的一个循环排列)。内经泻味的记录则是“酸甘苦辛咸”,这不是五行顺序相生规律,而是反序相生的序列。

再看助味,前面三个辅行诀和内经都是“甘酸苦”,它们是五行相生顺序,因此按照这个规律,后面应该是辅行诀记录的“辛咸”而不是内经中的“苦辛”。

既然补味和助味都是五行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那么泻味很大可能也是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或者是相克顺序排列——若是前者,那就是辅行诀的记录,若是后者,那么应该是“酸辛甘苦咸”,而不是内经记录的“酸甘苦辛咸”。

由此可见,内经记录是有错简的可能。
 
如果从五行完备性来说,辅行诀理论是最完整的。我们将补泻助各味列表如下:
浏览附件93000
其中括号里是内经中记录的与辅行诀中不同的文字,其他都是相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辅行诀和内经补味都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泻味和助味。我们来看一下各脏补泻诸味的顺序。以补味为标准,“辛咸甘酸苦”为五行依次相生的顺序。泻味按照辅行诀记录来看,是“酸苦辛咸甘”,也是五行依次相生顺序(即补味的一个循环排列)。内经泻味的记录则是“酸甘苦辛咸”,这不是五行顺序相生规律,而是反序相生的序列。

再看助味,前面三个辅行诀和内经都是“甘酸苦”,它们是五行相生顺序,因此按照这个规律,后面应该是辅行诀记录的“辛咸”而不是内经中的“苦辛”。

既然补味和助味都是五行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那么泻味很大可能也是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或者是相克顺序排列——若是前者,那就是辅行诀的记录,若是后者,那么应该是“酸辛甘苦咸”,而不是内经记录的“酸甘苦辛咸”。

由此可见,内经记录是有错简的可能。
如果内经一处出现错误。或可以理解,但多处出现一致的。就要排除错简。有空读一下至真要大论。同样是一篇五味用药的经典
 
如果内经一处出现错误。或可以理解,但多处出现一致的。就要排除错简。有空读一下至真要大论。同样是一篇五味用药的经典
你说的没错,也就是说多出出现同样抄写错误的概率应该非常小才对,但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内经流传的版本是原版的。要知道,《素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少缺失和错误,而传世本也有很多。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了七篇大论,即《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政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七篇大论(因为都有大字,故称之)。

既然是后人补充的,自然肯定会参考仅存的那些卷,于是补录的文字必然会参照之前的,王冰肯定不会让昂《至真要大论》里面出现跟存本文章中相矛盾的语句。于是很有可能错简的文字再次被当做正确的了。
 
如果从五行完备性来说,辅行诀理论是最完整的。我们将补泻助各味列表如下:
浏览附件93000
其中括号里是内经中记录的与辅行诀中不同的文字,其他都是相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辅行诀和内经补味都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泻味和助味。我们来看一下各脏补泻诸味的顺序。以补味为标准,“辛咸甘酸苦”为五行依次相生的顺序。泻味按照辅行诀记录来看,是“酸苦辛咸甘”,也是五行依次相生顺序(即补味的一个循环排列)。内经泻味的记录则是“酸甘苦辛咸”,这不是五行顺序相生规律,而是反序相生的序列。

再看助味,前面三个辅行诀和内经都是“甘酸苦”,它们是五行相生顺序,因此按照这个规律,后面应该是辅行诀记录的“辛咸”而不是内经中的“苦辛”。

既然补味和助味都是五行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那么泻味很大可能也是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或者是相克顺序排列——若是前者,那就是辅行诀的记录,若是后者,那么应该是“酸辛甘苦咸”,而不是内经记录的“酸甘苦辛咸”。

由此可见,内经记录是有错简的可能。
内经与辅行诀不同之处在于:

内经: 酸-木 苦-火 甘-土 辛-金 咸-水
辅行诀; 酸-金 苦-水 甘-土 辛-木 咸-火

也就是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不同。内经补泻与五行排列很杂乱,辅行诀则排列很规整。

读过辅行诀的应该都明白,无需多说,临证应用自当以辅行诀为准则。

举例来说:内经泻心以甘,好像找不到适当的药物,也没见合适的方剂,若以辅行诀泻心以苦,则黄连 栀子等摇笔可来,泻心汤,茵陈蒿汤铺纸暨得。
由此可知,内经五脏补泻方法有些与临证治疗不符,错简的可能性很大,即使确属原文,吾辈当实事求是,不能以古简经文生搬硬套。
 
运气七篇除刺法篇,其余都先秦时期的著作。可能是某部经典。王冰只是传播了一下。
 
内经与辅行诀不同之处在于:

内经: 酸-木 苦-火 甘-土 辛-金 咸-水
辅行诀; 酸-金 苦-水 甘-土 辛-木 咸-火

也就是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不同。内经补泻与五行排列很杂乱,辅行诀则排列很规整。

读过辅行诀的应该都明白,无需多说,临证应用自当以辅行诀为准则。

举例来说:内经泻心以甘,好像找不到适当的药物,也没见合适的方剂,若以辅行诀泻心以苦,则黄连 栀子等摇笔可来,泻心汤,茵陈蒿汤铺纸暨得。
由此可知,内经五脏补泻方法有些与临证治疗不符,错简的可能性很大,即使确属原文,吾辈当实事求是,不能以古简经文生搬硬套。
甘味泻心在伤寒中随处可见
 
就事论事,比如上面说的心脾肺肾,各自虚实该用何味补何味泻?是按内经来还是辅行诀来?或者你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分享一下。

  “就事论事”?玩“五行五脏”与“五味补泻”的“逻辑拼盘”,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哲学是对科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价值在于指导科学实践,纯五行生克哲学上的推演没多大实际用处。

  从“五行生克”上来“推演编排”五味与五脏之间的“补泻”关系,
  不如从阴阳(营卫|气血<如楼上十三刀老师所言>)的化生上来判别五味对五脏的补泻。

  甘辛化阳、甘酸化阴,皆促进“阴阳(营卫|气血)”的生成,所以“甘、酸、辛”三种味道属于“补味”。
  苦能降火下气,咸能软坚散结,皆致使“阴阳(营卫|气血)”的耗散,所以“苦、咸”两种味道属于“泻味”。

  营卫(气血|阴阳)生成于中焦脾胃,布散于上焦心肺,纳藏于下焦肝肾。
  甘味滋养,辛味发散,酸味敛藏,故“甘+辛”补脾心肺(如小建中汤),“酸”补肝肾(如肾气丸)。
  苦抑阳气,咸软阴结,故苦和咸可泻五脏;心生君火,肾为水主,故苦尤泻心(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咸尤泻肾(泽泻汤、牡蛎泽泻散)。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最后编辑:
内经与辅行诀不同之处在于:

内经: 酸-木 苦-火 甘-土 辛-金 咸-水
辅行诀; 酸-金 苦-水 甘-土 辛-木 咸-火

也就是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不同。内经补泻与五行排列很杂乱,辅行诀则排列很规整。

读过辅行诀的应该都明白,无需多说,临证应用自当以辅行诀为准则。

举例来说:内经泻心以甘,好像找不到适当的药物,也没见合适的方剂,若以辅行诀泻心以苦,则黄连 栀子等摇笔可来,泻心汤,茵陈蒿汤铺纸暨得。
由此可知,内经五脏补泻方法有些与临证治疗不符,错简的可能性很大,即使确属原文,吾辈当实事求是,不能以古简经文生搬硬套。
要是《素问》有民间有流传其他更早版本的就好了,可以对照看看错误之处在哪。不然真的有妨理解,遗殆不止。
 
运气七篇除刺法篇,其余都先秦时期的著作。可能是某部经典。王冰只是传播了一下。
七篇大论当是汉朝所作,而非先秦,那时候五运和六气还是两套独立的理论,并且还不完善。请看孟庆老师对五运六气的源流的介绍。对于王冰加入的七篇大论,经考证怀疑是汉朝大儒郑玄和其弟子所作。
1540968356369.png

1540968389333.png

1540968424631.png

1540968477337.png

1540968497582.png
 
  “就事论事”?玩“五行五脏”与“五味补泻”的“逻辑拼盘”,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哲学是对科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价值在于指导科学实践,纯五行生克哲学上的推演没多大实际用处。

  从“五行生克”上来“推演编排”五味与五脏之间的“补泻”关系,
  不如从阴阳(营卫|气血<如楼上十三刀老师所言>)的化生上来判别五味对五脏的补泻。

  甘辛化阳、甘酸化阴,皆促进“阴阳(营卫|气血)”的生成,所以“甘、酸、辛”三种味道属于“补味”。
  苦能降火下气,咸能软坚散结,皆致使“阴阳(营卫|气血)”的耗散,所以“苦、咸”两种味道属于“泻味”。

  营卫(气血|阴阳)生成于中焦脾胃,布散于上焦心肺,纳藏于下焦肝肾。
  甘味滋养,辛味发散,酸味敛藏,故“甘+辛”补脾心肺(如小建中汤),“酸”补肝肾(如肾气丸)。
  苦抑阳气,咸软阴结,故苦和咸可泻五脏;心生君火,肾为水主,故苦尤泻心(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咸尤泻肾(泽泻汤、牡蛎泽泻散)。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不要忘了我在8楼回复的内容,表明我并未坚定一定就是辅行诀正确的立场。这才导致我提出“可能是补泻”定义不同导致内经和辅行诀论述不一致。而你用哲学概念“体用”来定义补泻(体补用泻)。本想进一步讨教,你却置之不理,直接说什么补不足泻有余 。于是想让你就具体脏而谈补泻(而不是泛泛而说什么“补不足,泻有余”这种谁都知道的话)。然后你一直不回答,因此补泻定义未能确定之前,我只能从列表顺序上进行观察规律进行不完全归纳。

我真是奇怪了,虚心请教让你就具体脏腑谈补泻(即所谓的“就事论事”,不谈前面的五行生克,按照你所谓的有余与不足来谈),你只需要回答具体各脏不足有余用何味补泻即可。既然你写“个人浅见,仅作探讨”,又何必一开头就大肆批判冷嘲热讽,正义在握的样子?要么你就谦虚到底,有不同意见相互讨论,没必要附上额外的语气词口诛笔伐。要么做个辩论之士,引用案例一争到底,这样真理越辨越明。两面都想沾点光,我只能“呵呵”笑之。

按你的理论,甘辛都能补心脾肺,酸补肝肾。苦咸都可泻五脏,苦犹泻心,咸尤泻肾,那么肝脾肺呢,还是苦和咸泻。你相当于说《内经》和《辅行诀》都错了。甘辛补心脾能理解,可是肺用的是酸补(特别是五味子和麦冬),如果辛能补肺,烟也是甘辛味,酒也是,它们却伤肺,至少不补肺。咸泻肾,紫河车、鹿茸、龟板、肉苁蓉、阳起石都是咸味,可按照现代中医知识来看,它们都是补肾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