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药必须摆脱西医的束缚

未病先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9/08
帖子
575
获得点赞
128
声望
43
年龄
63
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尚不足二百年。中医祖师张仲景之《伤寒论》等巨著成书于一千八百年前。那时连造纸术尚未发明 ,之所以称为卷正是因为使用的是竹简。即使把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算上二百年,中医的历史也比它早一千六百年!换句话说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无论什么病都是中医治疗的。于是,扁鹊,华佗乃至近代唐容川,现代国医大师都是用中草药,针灸来治病的。为什么不相信中医呢?因为西医完全掌控了医院,把中医当成是西医的辅助诊疗工具,是大错特错的。正确的恰恰相反,中医院就应该把中医中药发杨光大而把西医当作辅助手段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中医药只有摆脱了束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据说某985大学院士要退休,都80多了呢,但是校长不让,还求着院士别退休啊,为什么?一问原来科研经费需要院士来争取,学校的荣誉需要院士来支撑,各种麻烦需要院士来协助等等现实问题,所以尽管80多了。校长还是不希望院士退休。。。。。。。。。。要是正常人早退休了
 
最后编辑: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只能由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不能由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用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
如果实践与理论发生了矛盾,那么我们必然应该怀疑理论的正确性,至少,应该怀疑其适用范围。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首先是确认实践与理论是否发生了矛盾、及矛盾的性质和深度。
如果确认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来解释实践,用能解释实践的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理论,直到这个理论与新的实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反对中医现在的情况,其实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碰撞,而不唯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但给转移成了实践与理论之争了。比较服气这种神思维和神转进。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只能由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不能由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用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
如果实践与理论发生了矛盾,那么我们必然应该怀疑理论的正确性,至少,应该怀疑其适用范围。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首先是确认实践与理论是否发生了矛盾、及矛盾的性质和深度。
如果确认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来解释实践,用能解释实践的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理论,直到这个理论与新的实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说的好,楼主此文“中医药必须摆脱西医的束缚”不但偏颇,甚至可说无知。拿什么西医历史和中医历史对比,本身就可笑!要说历史,北京猿人山顶洞里信巫时期是最悠久的,没有外来东西束缚中医,能够束缚中医的只有中医自已。当然自民国始西学东渐,反中医也是一股思潮,反中医的有片面狭见也不乏中肯,就似鲁讯遇见了那个绍兴“名医”,相信这种会开奇方的中医现在也仍没绝迹,甚至相信还为数不少。当然中医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否定的,中医理论也并非没有合理性而是自有辨证体系,但得跟上时代,整本清源,扬弃掉些糟粕拉圾,别动辄象刘力红那些也把奇方“陈腐棺底骨垢”和“祝由科”之类拎出来吓人,还有在药味绿豆粒数上占卜似做文章,还附会什么周易术数,滑天下之大稽,这就叫发扬光大中医?!少说些什么”宇宙在心,万化由人“之类的牛话逼话,那样只能让人得出搞中医的都是些弱智脑残,秦皇陵中吃了铜末的怪物似不可理喻的结论,徒添笑柄,也将让中医精华彻底湮没于历史!
 
最后编辑: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只能由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不能由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用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
如果实践与理论发生了矛盾,那么我们必然应该怀疑理论的正确性,至少,应该怀疑其适用范围。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首先是确认实践与理论是否发生了矛盾、及矛盾的性质和深度。
如果确认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来解释实践,用能解释实践的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理论,直到这个理论与新的实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个人觉得目前证明中医理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普通人做的了的事情,因为在咱们之前,就如毛爷爷已经定论了。中西医一起发展,所以还需要证明什么?想摆脱这个大环境吗?那为什么不先怀疑西医呢?好多病找西医都是没治了,他们自己也常常说经常去安慰病人,因为多数病目前没办法治愈,一个如此明显的事情,没人怀疑,反倒是只怀疑中医?这个怀疑方向不正确吧,当然目前中医确实有很多问题,我之前问过不少中医医生,他们往往满口大言,但是治病水平却不如他们嘴巴上说的那么厉害,于是我才无奈自学中医。目前中医那么多问题,那么为什么还有人相信呢?就说我吧,都不是中医人,就是一个中医爱好者,但是却对中医非常信任,为什么呢?如果不是自学中医治愈了自己很多病。你觉得一个攻读科学学位人会相信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吗?有必要来学习中医理论用中医治病吗?我甚至想改行做中医医生了。是什么导致的呢?那就是疗效。没有别的,学院派治病效果差,你知道为什么吗?据说在50年代几个西医毕业生去上了1个把月中医培训班,然后写出了10几本中医学院的教材,这就是最早的中医教材,然后让大家去学这个教材治病,结果呢?你也看到效果了。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导致很多学中医的自己都不相信中医,他们以为是中医本身不行了。谁知道他们学的是假中医啊。所以很多自学成才的反而超过他们学院正经毕业的,如李可老中医。岳美中等一大批自学成才的全部都不是学院毕业的,这难道不是滑稽的事情啊,所以啊历史也是有用的,不了解历史不知道为什么中医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编辑: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只能由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不能由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用理论来证明实践的正确性,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
如果实践与理论发生了矛盾,那么我们必然应该怀疑理论的正确性,至少,应该怀疑其适用范围。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首先是确认实践与理论是否发生了矛盾、及矛盾的性质和深度。
如果确认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来解释实践,用能解释实践的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理论,直到这个理论与新的实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治病中,西医虽有他的长处,时下也很强大,可远没中医的伟大。
这和中医的特殊性有关,假如:你是中医妙手,每天给病人治疗,可以说是药到病除。而我则是学过中医,学得还可以,之后我当官了,是撑管中医的官员。要衡量个中医师的能力水平,当然是我说了算。我还算公平公正,在考核中,试题是我出的,当然答案也是我来确定对与否(我是公平的)。试题有个病例,症状如何,你便答出治疗方法和用药(神效)。可我看了觉得这答案和我之前学的不一致(可我少或者根本没时间给病人治病的,也不知道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是否有效),可我就说你的答案不正确!认为你治病水平不行。还有就是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当然是以我为主来编写教材了。我只能根据之前学过的理论来编写(临床效果如何我也不得而知的),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传来传去传偏了的理论。没有和实践结合,更有甚就是和实际距离越来越远了。学中医的学不到你这样一线医生的技能知识。
你想想,这样中医怎么能发展?我觉得学中医还得有悟性,这就增加了撑握中医技术的难度。
 
个人觉得目前证明中医理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普通人做的了的事情,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这句话是说:要么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要么是中医理论有问题。
再看我后面的话,就可知道我的结论。
一气阴阳五行,抛开其所有的应用,纯从理论角度来看,它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生态模型。你可以批判应用它的人,但如果你批判这个模型?你怎么批判嘛?
至于中基,说的话连写书的人自己都不相信,却拿来广而教之,能不坑中医么?
正在自学中医中。
 
在治病中,西医虽有他的长处,时下也很强大,可远没中医的伟大。
这和中医的特殊性有关,
具有这种特殊性的又不止是中医,比如说吧,兵法、企业管理学、经济学这些理论,拿来指导实践,其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这个特点,特别是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更是惨不忍睹,你经济学大拿还没一个小学生会赚钱的事多的是。但是,没人说这些理论不科学然后拿脚踩吧?
培养一个企业管理的“国医妙手”,难;培养一个战无不胜的中医师,不可能。
 
“我们目前的思维,始终无法有效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并因而造成了对中医的否定”。 这句话是说:要么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要么是中医理论有问题。
再看我后面的话,就可知道我的结论。
一气阴阳五行,抛开其所有的应用,纯从理论角度来看,它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生态模型。你可以批判应用它的人,但如果你批判这个模型?你怎么批判嘛?
至于中基,说的话连写书的人自己都不相信,却拿来广而教之,能不坑中医么?
正在自学中医中。
所以中医在民间是这样来的,那些学院教材主要用来考证的,用来治病很难。这也是我找中医科医生帮我看病无效的原因吧。我特意检查过他的药方主要来源于教科书,教科书很多东西看着好像对,其实不对。属于接近中医正确治病方法,实际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的,导致效果差,甚至无效,我之前接触中医学院的教授询问他是否可以跨学科考进去,人家问我是不是中医世家的,你就知道他也知道学院教科书水平,所以把希望放在中医世家那,而不是努力学好中医学院教材就好了。没告诉那个教授我太爷爷其实就是中医,至于我太爷爷之前是否也从事中医现在也不知道了。之所以知道我太爷爷是做中医的,因为他留下了一本书,手抄本的给我一个现在的远房伯伯了。所以才从我爸那知道,原来我太爷爷是中医医生啊
 
所以中医在民间是这样来的,那些学院教材主要用来考证的,用来治病很难。
这个让人羡慕。我这个完全靠自学,没传承没环境没人带没临床,除了硬看书硬看贴子。
个人觉得学中医,就得把现有的一种思维给抛了,这个也是有的人在学禅佛后再学中医就容易些的原因吧。
反正中基中的思路,我是持不合适态度的。
对于一气阴阳五行这个模型,可以说,它是人类目前唯一可能指导人类创造出自修复能力体(生命体或部分生命特征体)的理论模型,其它所有的理论,都是无生命的、机械的,依据其创造出的,只能是死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