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明末名医——瘟疫病学专家吴又可,治瘟疫有奇方(瘟疫病毒不可用外感病治法或伤寒治法)

中医很神奇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9/01/16
帖子
516
获得点赞
253
声望
43
所在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相信看过《大明劫》这部电影的朋友,对片中的吴又可印象深刻,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明朝末年,内有流寇作乱,外有满清入侵,灾荒不断,各种传染病不断流行,在封建统治和瘟疫猖獗的情况下,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形,这时的吴又可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不仅救治了许多百姓,还在传染病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著名医学家、传染病专家,公元1582-1652年(明万历十年-清顺治九年)明江苏吴江县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病从北方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山西、南北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瘟疫流行,患者甚多。吴又可的家乡吴江县突然大疫流行,这场大疫中死去的人不计其数,死亡率之高令人畏惧。


有一大户人家,先是一人染病,后全家十余口先后染病,都不治身亡。《吴江志》记载:“阖门相枕藉,死无遗类者。”这种高死亡率的疫病在当时十分少见,人们只觉得“偶触其气”必死无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仅隔三年,吴江再次瘟疫大流行,患者口中不时喷血,后不久毙命。吴江城在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人死亡,甚至一条巷内居民均得此病而亡,更不知有多少人全家死绝,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这场瘟疫持续了一个多月,夺走了大量吴江人的性命。


是时医者以外感病治法或伤寒治法,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枉死颇多,弄得医生们也束手无策。
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有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众多一手资料,再借鉴前人对瘟疫的研究上,自己潜心钻研,对瘟疫进行细致观察,推究病源,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治疗,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疫情防范和救治办法。


吴又可认为这种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空气中存在的一种“疬气”感人所至,与伤寒绝不相同,进而创立”温疫“学说。他的“疬气”之说,在古今中外医学界都是一大创举,得到后世广泛认可。他首先肯定了疫病传播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是由“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充实了我国温病学说的内容。


吴氏还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腑脏,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既《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都使得古代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有了较大的认识,较之前有较大突破,并且参考古今医案,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救治办法,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一书,领先西方直到近代才发现的疫病学说二百年。


吴又可给出的治疗原则为:切不可认为用麻黄、桂枝等辛温之药强行发汗。指出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解。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达原饮是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苓、甘草七味药组成。刘松峰言其“为治瘟疫之仙方”,龚络林亦称其为“真千古治疫妙剂”。
83b744d29dd38af7175a4417037d553e.jpg



《瘟疫论》中诸多方法都为后世的诸多疫病防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世界各国对此顽虐之病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借助于这味在三百多年前问世的神奇药物——达原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谓功不可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较为可惜的却是清代的诸多的温病学家,并未就此按吴氏《瘟疫论》的思路继续向前探索,反而返回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中,使吴氏“疬气”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近乎停滞了数百年之久。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一年后,满清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江乡民不肯剃发,杀掉县令奋起反抗,遭到清廷镇压屠杀。清顺治八年,吴又可因拒绝剃发亦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他是中国瘟疫学鼻祖,第一个认识“病毒”,却死于“节气”上。

(方药思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的途径)
 
最后编辑:
死亡人数超过800了,这病与瘟疫不同,因为可以自愈,不然死亡的人数已经批量死亡,不可能几万人得病几百人死亡的,瘟疫死亡人数是成百上千的死亡,这是有资料可查的。往往是屠城一样的效果,记得清朝一些地方发生瘟疫,然后是整个村子甚至县城都是屠城一样,基本没有活人了,现在武汉少说还有几百万人,死亡人数连一万都没有,瘟疫如果死人这样少,那就不足惧了
 
最后编辑:
死亡人数超过800了,这病与瘟疫不同,因为可以自愈,不然死亡的人数已经批量死亡,不可能几万人得病几百人死亡的,瘟疫死亡人数是成百上千的死亡,这是有资料可查的。往往是屠城一样的效果,记得清朝一些地方发生瘟疫,然后是整个村子甚至县城都是屠城一样,基本没有活人了,现在武汉少说还有几百万人,死亡人数连一万都没有,瘟疫如果死人这样少,那就不足惧了
这就是瘟疫,因为国家管制控制治疗的比较及时,尽管如此,仍然不断有感染者死亡者的!你以为啥呢?你连这是瘟疫都意识不到???我也是醉了,全国都戒严了,幸亏现在的医疗条件比过去强大千百倍了,这要是过去年代,遍地都得是死人啊……
 
你自己写的文章里面不是说了,中医几百年前早就有了治疗和预防办法了?所以没有全国性的瘟疫,记得100年前在香港和广东流行过鼠疫,广东一省死亡超过10万人,得了鼠疫一般一到2天就死亡了,但是只在广东和香港地区有这样的病,没有全国性的大传染,足见情况了,那时候是中医的天下,但是也就是在这二个地区有病人而已,封城了就基本没有什么大传染了,后来西医参与进来让大家戴口罩慢慢的广东省和香港就没多少传染了,可是现在戴口罩有用吗?穿隔离装备一样有感染的医生,这样先进的装备都没用,证明了什么,据说现在武汉部分医院流行用机器人了,还有鼠疫这类疾病你听说过自愈的吗?现在出院的好多患者自己都说是自愈的,你怎么看?因为根本还没有特效药产生,瘟疫有批量自愈的吗?现在所谓的治愈患者都有几千人了,但是患者一天比一天多,估计突破10万人不是梦了,确诊加怀疑的患者马上就要10万人了,没有特效药突破20万人指日可待
 
最后编辑:
相信看过《大明劫》这部电影的朋友,对片中的吴又可印象深刻,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明朝末年,内有流寇作乱,外有满清入侵,灾荒不断,各种传染病不断流行,在封建统治和瘟疫猖獗的情况下,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形,这时的吴又可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不仅救治了许多百姓,还在传染病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著名医学家、传染病专家,公元1582-1652年(明万历十年-清顺治九年)明江苏吴江县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病从北方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山西、南北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瘟疫流行,患者甚多。吴又可的家乡吴江县突然大疫流行,这场大疫中死去的人不计其数,死亡率之高令人畏惧。


有一大户人家,先是一人染病,后全家十余口先后染病,都不治身亡。《吴江志》记载:“阖门相枕藉,死无遗类者。”这种高死亡率的疫病在当时十分少见,人们只觉得“偶触其气”必死无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仅隔三年,吴江再次瘟疫大流行,患者口中不时喷血,后不久毙命。吴江城在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人死亡,甚至一条巷内居民均得此病而亡,更不知有多少人全家死绝,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这场瘟疫持续了一个多月,夺走了大量吴江人的性命。


是时医者以外感病治法或伤寒治法,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枉死颇多,弄得医生们也束手无策。
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有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众多一手资料,再借鉴前人对瘟疫的研究上,自己潜心钻研,对瘟疫进行细致观察,推究病源,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治疗,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疫情防范和救治办法。


吴又可认为这种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空气中存在的一种“疬气”感人所至,与伤寒绝不相同,进而创立”温疫“学说。他的“疬气”之说,在古今中外医学界都是一大创举,得到后世广泛认可。他首先肯定了疫病传播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是由“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充实了我国温病学说的内容。


吴氏还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腑脏,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既《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都使得古代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有了较大的认识,较之前有较大突破,并且参考古今医案,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救治办法,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一书,领先西方直到近代才发现的疫病学说二百年。


吴又可给出的治疗原则为:切不可认为用麻黄、桂枝等辛温之药强行发汗。指出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解。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达原饮是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苓、甘草七味药组成。刘松峰言其“为治瘟疫之仙方”,龚络林亦称其为“真千古治疫妙剂”。浏览附件95085



《瘟疫论》中诸多方法都为后世的诸多疫病防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世界各国对此顽虐之病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借助于这味在三百多年前问世的神奇药物——达原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谓功不可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较为可惜的却是清代的诸多的温病学家,并未就此按吴氏《瘟疫论》的思路继续向前探索,反而返回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中,使吴氏“疬气”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近乎停滞了数百年之久。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一年后,满清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江乡民不肯剃发,杀掉县令奋起反抗,遭到清廷镇压屠杀。清顺治八年,吴又可因拒绝剃发亦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他是中国瘟疫学鼻祖,第一个认识“病毒”,却死于“节气”上。

(方药思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的途径)
吴又可之《瘟疫论》宜与余师愚之《疫疹一得》.雷丰之《时病论》等书参看。
 
达原饮在半表半里,小柴胡也半表半里,柴胡寒热往来,按照记载,达原饮也是如此,一日三发或几发,但是现在寒热往来不明显,没有没有听说这症状。
 
达原饮在半表半里,小柴胡也半表半里,柴胡寒热往来,按照记载,达原饮也是如此,一日三发或几发,但是现在寒热往来不明显,没有没有听说这症状。
别胡思乱想了,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实不能按外感治法和伤寒治法去治疗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瘟疫之毒,不是普通外感伤寒病毒!国家名老中医、专家、教授、学着多如牛毛,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用中药彻底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也没有一个真实可靠的确实能治愈的方药啊……至于说这个方子那个方子有效,都是扯蛋,有效不等于能治愈,单独用所谓的那些有效果的方子肯定不行的,不加抗生素会死人的……纯中医治疗瘟疫之毒目前还没有大的突破,还得挖掘研究验证的,任重道远,拭目以待吧……
 
疫情拐点到了吗?中药有效吗?记者再访钟南山
2020-02-09 12:27 来源:央视新闻

药物研发有何进展?

钟南山:现在有一些药正在试验,结果还不能说明问题,有一些药有见效的苗头。有些患者,特别是重症的和危重症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生命支持,希望他们能够渡过由病毒引起的严重的生理改变这个难关。

现在很肯定(有效)的药物,还需要观察。现在中药也在做一些基础的临床试验,希望中药能够在预防或治疗早期病人方面起作用。对于中药,我们不指望它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但是对轻症病人在改善症状方面有帮助。
 
最后编辑:
我觉得,说危重病人,都是没有啥治疗手段,因为没有特效药吗,然后一天天发烧,慢慢加重的。
所以你如果不行被感染,两种可能,一,你命大,自己好了,二,就是等着步入病危的行列。
 
楼上几位学友讨论一定要有针对性,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不是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次的肯定是瘟疫,自己看中医的瘟疫定义就可以明确了。至于这个病和鼠疫比起来,肯定毒性和传染性是不同的,没必要扯。就像艾滋病不需要戴口罩一样。吴又可先生虽然说瘟疫不能用表法和下法,不代表他的方子不是按中医的原理配方,实际上还是清里和消胀,这是吴又可先生对传统医学的发扬,活用活用。这次的瘟疫肯定也有不同既往疾病的特点,所以重新组方也是合情合理的。愿瘟疫早日度过。
 
这应该属于瘟疫,更属于时疫,是五运六气结合特定的地理气候特点作用于人的一种疫病。
谁有新冠病毒肺炎的详细病症描述请发一下,供大家研究讨论治疗方案,症状包括发病初期和中后期以及危重期的各种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情况,发热,恶寒恶风,饮食,二便,分泌物如涕泪涎等,出血情况,以及其他特别症状如眼睛凸出或上视或直视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