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思想界就开始通过重新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雄心勃勃的想建立预测理论,如《周易》、邹衍的五德论,以及运气学说,都是典型的预测学理论。既然是预测学理论,那评判的标准自然是准不准了。你说的很对,即使这个甲子年的这样,又怎么可以保证那一个甲子年也是这样呢?所以,最简单的道理,人们往往并不一定认识。我在随后的文章里会涉及这些的。谢谢。天干地支的六十组合很容易联系到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是误区!事实上五运六气中的天干地支组合与纪年并没有关系。甲子并不代表甲子年,或甲子年的气候。
正确的理解是,先定义了六十种组合情况,然后再组合人所处的当下气候去对应六十组合。气候变化多端,根本无法预测,谁知下一个甲子年什么气候呢?很多人却反过人。
五运六气最终是讲疾病的,是不同体质或不同疾病之人,面对不同气候时对疾病产生和发展的预测。六十组合就是脉法奇恒六十首。
五行运六气中大量引用了古人对天文科学知识的认知,表现出古人非凡的知慧。
冲虚子和第十三刀两位先生的理论表面上看是在谈运气学说,实际上是在否定运气学说,要与你们讨论,恐怕就要从运气学说的最基本的知识讲起,我劝你们还是去读读《内经》的七篇大论,等读明白了再来讨论运气学说吧。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从春秋末期开始,我国的思想界就开始通过重新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雄心勃勃的想建立预测理论,如《周易》、邹衍的五德论,以及运气学说,都是典型的预测学理论。既然是预测学理论,那评判的标准自然是准不准了。你说的很对,即使这个甲子年的这样,又怎么可以保证那一个甲子年也是这样呢?所以,最简单的道理,人们往往并不一定认识。我在随后的文章里会涉及这些的。谢谢。
这个没有逻辑去推理,而是人为的定义。丹天,苍天等属人为规定以应五行,为了与人体五行相对应,就如楼主贴中,甲已定为土运等。你有自己的观点吗?听别人忽悠有什么意思呢?你如何看待“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你自己看过那个颜色吗?这个属于占星术中的望占。就是数术。完全唯心。难道伟大的中医药建立在唯心主义之上吗?我希望有更高水平的人出来说说。
你好好看看我的问题吧。用请教是客气了。如果愿意说的话,宿是什么意思呢,搞清楚了吗?所谓的二十八宿,是指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因为这二十八宿分布在黄道附近,因此所起的作用,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在这二十八宿的位置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也就是说,太阳在东方七宿之间运行时,正是我们地球人的春季,在西方七宿运行时,是我们的秋季,在南方七宿运行时,是我们的夏季,在北方七宿运行时,是我们的冬季。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就不应再问了,因为我前面的帖子里面有详尽的回答。
二十八宿定位和北斗定位周礼早就记载,在这个论坛上我几年前就提出过,内经中也有记载,这是自然现像古人在很早很早就已掌握。黄昏之时看北斗的位置,平旦之时看太阳的位置,内经也是有记载的。楼主的科学态度值得尊敬。一切判断以事实为依据是对的。但先贤追随者关于二十八宿给太阳定位的观点也是发人深醒。如果排除人为的因素,太阳对于地球气候的作用显然是首当其冲。太阳的质量远大于二十八突的总合,所以,与其认为二十八宿直接影响地球,不如认为二十八宿给太阳定位,而太阳位置影响地球气候更为合理。
但是还应看到,地球气温最热之时并非“夏至”,而地球气候最冷之时也并非“冬至”,总会延后一段时日。这延后一段时日的原因,是“地球热缓冲”。关于地球热缓冲,我有一个公式(五运六气公式),见于拙作《中医方法论》——中医古籍出版社,可作为参考。
难道相信中医经典理论的就是唯心的,相信你那套东西的就是唯物的?不要扣帽子,也不要打棍子。五运六气理论是通过中医经典传承下来的,讲传承并非反对创新,但首先要继承好,才能谈创新,创新也是要在运气理论的基础上创新,而不是异想天开另起炉灶。你甚至连运气学说里面许多基本概念都弄不明白,就算你创出的那套东西是“唯物”的,又有何用?因此,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把中医经典学好,学透,弄明白基本知识后,再说别的。你有自己的观点吗?听别人忽悠有什么意思呢?你如何看待“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你自己看过那个颜色吗?这个属于占星术中的望占。就是数术。完全唯心。难道伟大的中医药建立在唯心主义之上吗?我希望有更高水平的人出来说说。
前面彩虹屁拍得老響了,可得聞的是啥呢?《天元紀大論》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
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朞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
。。。。。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余願聞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
。。。可得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