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吃黄芪腹胀,注射或输液会怎样

brqf

声名远扬
金标会员🌹
注册
2020/07/22
帖子
1564
获得点赞
129
声望
63
所在地
河北
很多气虚人因服用腹胀,不能服用黄芪,而现在有黄芪注射液,有没有服用黄芪腹胀的人,可以注射或输液而不胀呢? 微信图片_20200915152136.jpg
 
最后编辑:
哪位老师知道?
 
老师们可研究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啊。
 
网上查先贤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 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本村张媪年近五旬,身热劳嗽,脉数至八至,先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煎汤服不效,继用左归饮加减亦不效。踌躇再四忽有会悟,改用生黄黄芪 六钱,知母八钱,煎汤服数剂,见轻,又加丹参、当归各三钱,连服十剂全愈。盖虚劳者多损肾,黄芪 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
 
网上查先贤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 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本村张媪年近五旬,身热劳嗽,脉数至八至,先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煎汤服不效,继用左归饮加减亦不效。踌躇再四忽有会悟,改用生黄黄芪 六钱,知母八钱,煎汤服数剂,见轻,又加丹参、当归各三钱,连服十剂全愈。盖虚劳者多损肾,黄芪 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
怎么老是看一些似是而非的医案?一心想着补气?呵呵
用某个药之前,还需要查阅这个药物的相关资料,一般是中药书中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适应症和历代医家用药经验等等,而不是仅凭某个案例中的症状相似。
黄芪,自古以来就是补气升阳第一要药!
古人补气多用人参,而黄芪正是自张锡纯始大量运用的!
阴虚的人忌升提,非有大智慧者不可轻易犯忌!
初学中医的人士看这个也像那个也像,实际上是都不像。
给药途径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口服和注射,肌注和静脉滴注,穴位注射等等原理都不一样,效果差异很大。
如果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比如将说明书中肌注改为静脉滴注属于超范围用药,出了问题,医师全责!谁敢试?
何况,注射用药,一旦过敏后果严重。
所以你这个帖子注定没什么人回复的。
 
怎么老是看一些似是而非的医案?一心想着补气?呵呵
用某个药之前,还需要查阅这个药物的相关资料,一般是中药书中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适应症和历代医家用药经验等等,而不是仅凭某个案例中的症状相似。
=============
我看了先贤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的黄芪解,所举案例是黄芪解中的一个案例。
黄芪,自古以来就是补气升阳第一要药!
古人补气多用人参,而黄芪正是自张锡纯始大量运用的!
阴虚的人忌升提,非有大智慧者不可轻易犯忌!
==============
阴阳两虚偏阴虚,在我的“口苦是胃火还是肝火”贴中,山外青山老师已经明确帮助我定了,我赞同。
初学中医的人士看这个也像那个也像,实际上是都不像。
给药途径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口服和注射,肌注和静脉滴注,穴位注射等等原理都不一样,效果差异很大。
如果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比如将说明书中肌注改为静脉滴注属于超范围用药,出了问题,医师全责!谁敢试?
何况,注射用药,一旦过敏后果严重。
==============
担心过敏可以皮试一下。
所以你这个帖子注定没什么人回复的。
老师如你说阴虚不能补气,不能补阳,只能滋阴。我这种情况的阴虚,有湿热,滋阴会不会更加湿热呢?中医上还有阳生阴长之论,补气升阳减少出汗,阴是不是也会少消耗呢?不补气,大量出汗,是不是也在耗阴耗气?
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还是歪理邪说?请赐教。
 
老师如你说阴虚不能补气,不能补阳,只能滋阴。我这种情况的阴虚,有湿热,滋阴会不会更加湿热呢?中医上还有阳生阴长之论,补气升阳减少出汗,阴是不是也会少消耗呢?不补气,大量出汗,是不是也在耗阴耗气?
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还是歪理邪说?请赐教。
你是觉得气阴两虚就应该分别补吗?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也要看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都说你是阴虚,看来你也不大信。
阴虚的人可以有局部阳虚,就是阴损及阳,局部阳虚你补气补的是整个的气,是不是就超范围了?超过范围的气会怎么样呢?当然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嘛!前两天刚清掉的火气就又回来了!
阴虚的人有局部阳虚,当然这个局部也可以是体表,体表阳虚,他不就得自汗吗?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是说阳是附着于阴而存在,那作为载体的阴少了,阳自然也不会很多,只不过相对比阴多一点点。所以阴虚阳亦虚。这个和单纯的阳虚不一样,单纯的阳虚可以补气温阳,这种的只需要补足阴液,阳气自然来复!毕竟是载体不足,补足了载体的量,自然就运送足够的阳气。
而阴虚的人补气温阳,本就阴虚,补气温阳更耗阴液,那是虚虚实实。这时候补气看似能止住汗,实际上是形成痰瘀,把汗关在体内,汗出不来,热亦出不来,只能在内烧灼脏腑,更增新的病症。
当然阴虚的人常兼有痰瘀等病邪,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你是觉得气阴两虚就应该分别补吗?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也要看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都说你是阴虚,看来你也不大信。
阴虚的人可以有局部阳虚,就是阴损及阳,局部阳虚你补气补的是整个的气,是不是就超范围了?超过范围的气会怎么样呢?当然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嘛!前两天刚清掉的火气就又回来了!
阴虚的人有局部阳虚,当然这个局部也可以是体表,体表阳虚,他不就得自汗吗?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是说阳是附着于阴而存在,那作为载体的阴少了,阳自然也不会很多,只不过相对比阴多一点点。所以阴虚阳亦虚。这个和单纯的阳虚不一样,单纯的阳虚可以补气温阳,这种的只需要补足阴液,阳气自然来复!毕竟是载体不足,补足了载体的量,自然就运送足够的阳气。
而阴虚的人补气温阳,本就阴虚,补气温阳更耗阴液,那是虚虚实实。这时候补气看似能止住汗,实际上是形成痰瘀,把汗关在体内,汗出不来,热亦出不来,只能在内烧灼脏腑,更增新的病症。
当然阴虚的人常兼有痰瘀等病邪,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我是想,阴阳双补,气阴双补。桂附地黄丸不是阴阳双补的思路吗?
 
我是想,阴阳双补,气阴双补。桂附地黄丸不是阴阳双补的思路吗?
不对,也没必要。
桂附地黄丸是补阳的,只不过是阴中求阳,并不能算作是阴阳双补。
就算阴阳双补也有偏阴偏阳的区别。
 
不对,也没必要。
桂附地黄丸是补阳的,只不过是阴中求阳,并不能算作是阴阳双补。
就算阴阳双补也有偏阴偏阳的区别。
[/QUOT
谢谢
 
不对,也没必要。
桂附地黄丸是补阳的,只不过是阴中求阳,并不能算作是阴阳双补。
就算阴阳双补也有偏阴偏阳的区别。
如果不采用阴阳双补,而只滋阴,对于有湿之人,窃以为谁的脾也受得了。最终只能无法滋阴。
 
如果不采用阴阳双补,而只滋阴,对于有湿之人,窃以为谁的脾也受得了。最终只能无法滋阴。
哈,说了好几天还是这样子,舍本逐末!
滋阴才能去掉你的湿!
不说了,早日康复吧!
 
哈,说了好几天还是这样子,舍本逐末!
滋阴才能去掉你的湿!
不说了,早日康复吧!
我觉得前两天老师你还说过,滋阴不仅会造成湿,还会造成热
 
我觉得前两天老师你还说过,滋阴不仅会造成湿,还会造成热
你看看你的舌苔好不?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你有黄苔口苦热势大,你不清热仅滋阴才会助湿热。
现在热势降了,再清热就过头了!
脱离不了伤寒健脾补气思维的,你这个治好也会复发!
算了,我不说了。
 
你看看你的舌苔好不?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你有黄苔口苦热势大,你不清热仅滋阴才会助湿热。
现在热势降了,再清热就过头了!
脱离不了伤寒健脾补气思维的,你这个治好也会复发!
算了,我不说了。
明白了,多谢老师赐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