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读点《伤寒论》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内有久寒(不渴,畏寒怕冷小便清白或四未发凉等)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治口吐诞沫,厥阴头痛,宫寒痛经等效。
当归四逆汤治阳郁而厥逆的凉不过肘膝。冻伤等。吴茱萸主厥阴阴寒。合起来还是对治厥阴的。25-9-21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热不退,内拘急四肢痛(寒性收引而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仍是阴寒之相。下利应不渴不臭或有腥味等阴寒之气相。
内有阴寒好解,而大汗出热不退好何解释?是伤寒后发汗解表,汗出热不退?还是厥热胜复之热不退?25-9-21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热不退,内拘急四肢痛(寒性收引而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仍是阴寒之相。下利应不渴不臭或有腥味等阴寒之气相。
内有阴寒好解,而大汗出热不退好何解释?是伤寒后发汗解表,汗出热不退?还是厥热胜复之热不退?25-9-21
有些人感伤寒后,确实有大汗出后而热(高烧)不退的现象。有的大汗出可能是服解表药之后,而有的可能是因盖得多捂出汗的。能否服用四逆汤,我觉得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下利厥逆,二是明显恶寒(不是畏寒),三是口不干渴。
 
这里说的汗出热不退,不是说出了汗后完全不退热,而是说出了汗后高烧会暂时降下来,隔一会伴随恶寒又再度高烧。遇到这种反复恶寒、高烧、出汗、暂时退烧的伤寒病人,受到波及的恐怕不只是少阴应还有少阳。所以,我觉得在四逆汤中加点柴胡可能会效果更好。
 
第354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会伤津,也会损气,亡阳),若拉稀明显(会耗津,损气,脱阴或亡阳),而厥冷者(推知,此条说的是大汗下利亡阳,故厥冷),四逆汤主之。古代也有人认为当用理中汤。25-9-22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
手足厥冷,脉乍紧者(寒性收引,脉紧。乍紧,忽尔脉紧,表示什么?)
邪结胸中:心下满而烦(按之濡?按之硬?痛?),饥不能食(厥阴症?)
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没用过瓜蒂散,为啥定用瓜蒂散涌吐?)
胃中痰实(痰实也是后人推理),脉乍紧,手足冷,心下烦满(化热),饥不能食(怎么出来厥阴症?)25-9-22
 
366: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拉稀了,脉沉弦,下重(寒湿下注)。脉大者,病未止。脉微弱数(病去而正气未复)者),快好了。虽发热(虚热)不死。25-9-22
 
36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大下后,寸脉沉迟(里寒)手足冷,下部脉不至(是关脉不至?脚上的脉不至?)喉不利。唾脓血(热熏),泄利不止(里寒湿)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全身虚寒,唯咽部郁热化脓。麻黄等对寒。升麻清利咽喉。25-9-22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腹中痛,气向下行,放屁通畅,想拉肚子?自己排空的。25-9-22
 
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原有虚寒下利,又误用吐下攻邪,造成上热下寒的格局,吐下更重。若食入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此方补虚调寒热。但条文只见寒证,找不到热证。只能从配方上反推症状病机。25-9-22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拉稀了,微热而渴,脉弱者,会自愈。拉稀伤正气,脉弱是正常的。但微热而渴为啥是好转症状,未理解到。25-9-22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拉稀了,脉紧实转为脉弱或数,有微热汗出,表阳气生起来了,转向自愈。若脉转紧,寒邪未了,病未解。25-9-22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拉稀手足冷为寒。无脉了,死相。灸时不温,难以回阳救逆。若脉相出不来,反而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为顺,阴阳决绝为逆。25-9-22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拉稀了,脉当沉紧,反浮数化热,尺中脉血瘀而现涩相,必脓血。25-9-22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清谷,里寒太重,不可发汗解表,汗出必脘腹胀满,气逆于中。
25-9-22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弦,寒湿下重。脉大未止。脉微弱数者,邪去正虚,虽发热不死。25-9-22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冷为绝症。时或脉转好了,手足温者,无死相。脉不能转好者死。25-9-22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拉稀,一天十来次,身当大虚,脉反现实相者死。25-9-22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脚手冷,通脉四逆汤主之。内含桂枝方解外热,细辛通草等温利里寒。25-9-22
 
371条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下重白头翁。与当归四逆汤治寒利相反。热利,臭,里急后重,肛门热辣辣的。25-9-22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