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建议:中药处方需要改革

ppkkbb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19
帖子
173
获得点赞
8
声望
18
年龄
69
所在地
甘肃
中药处方需要改革,将处方改为一半剂量,好处多。
①比如藿香正气散传统处方:藿香9克、紫苏6克、白芷6克、大腹皮12克、茯苓12克、白术9克、陈皮6克、厚朴9克、半夏9克、桔梗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医嘱三剂水煎服,一般是一剂煎两次,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完。这样,一剂的一半可煎药后服下,另一半要等约十小时或过夜温一下服下。
②藿香正气散改革处方:藿香4.5克、紫苏3克、白芷3克、大腹皮6克、茯苓6克、白术4.5克、陈皮3克、厚朴4.5克、半夏4.5克、桔梗3克、甘草3克、生姜3克、大枣2枚。
其实改革处方是传统处方的一半剂量。好处是:
A,一次煎服一剂,只煎一次,煎后倒掉。
B,所煎成的中药汤,当即待温时服下,避免传统处方的另一半要等约十小时或过夜温热后服下。
C,每次煎药只需一半时间,缩短煎药时间,随服随煎。
D,药效会比传统处方略好点,因为煎成的药不需要放置约十小时,常见炒菜,剩饭不过夜,放久了就有了质的变化。中药也一样,不宜久放。
此建议,本人长年服药煎药经验所得,希望中医界改变几千年的传统处方剂量,方便于民,造福民众。至于近百种籽实药和骨石药捣碎问题,药房抓药分剂倒药多少不均的问题,三四种半夏,药房仅有一种问题,先煎后下的问题,煎药武火文火的问题,根茎与花叶煎药加多少水的问题,煎煮时间长短的问题,一剂药煎成汁后约剩多少克(毫升)为宜的问题,炒焦太过或成炭的问题,生虫变质的问题,在此先不赘述。
 
药量减半并不能缩短煎药时间,很多药效在药材内部,不管药多药少,都需要同样时间才能相对完全的煎出药效。
临床上很多时候把两副药合并在一起煎,就是为了节省熬药时间,而且现在冰箱,微波炉很普遍,储存和加热都非常方便。
一副药,熬3次,累计耗费时间至少在75分钟到120分钟间,这种时间对现代人来说,是相当宝贵的。
 
像半夏这些药,按传统方法煎3次,煎了近2个小时,有时打碎内部,发现核心都还是干的。所以我一般都主张将半夏打碎后再熬。
 
赞成楼主的建议!李东垣开的方药如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羌活胜湿汤等方都药量轻,每剂只熬服一次,日2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份量多以两计,但熬服方法却是各药咀后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有似于现在的加工为粗颗粒,每次煎服三钱约9克。现在有的中医认为李东垣的方子药量太轻,实属误解,是他没有注意看方药后面的煎服方法,李氐是一剂只熬服一次,用量就不轻了。楼主提议中医处方需要改革的思路,与李东垣的用药方法相通相符。
 
最后编辑:
像半夏这些药,按传统方法煎3次,煎了近2个小时,有时打碎内部,发现核心都还是干的。所以我一般都主张将半夏打碎后再熬。
我们这里进的制半夏饮片己是粉碎为粗颗粒的了。还有茯苓虽然是小立方块,但也不易熬透,熬前也宜打碎。
 
弱弱的提一句:
其实其实,长期服药的以丸剂,散剂为最佳,不一定非得汤剂:03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