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陆士谔:我之中医改良观

静安高级技师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5/04/19
帖子
1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3
年龄
39
所在地
上海
大家摇旗呐喊高唱中医改良我也赞成,不过我虽赞成,我的观念却与大家稍有一点分别。我虽赞成改良,我却认定是中医良与不良全以中医为标准,中医为归束,中医以外的学说,中医以外的名目,不能夹入一些、带进一点。

倘然翻译几部生理书、西医病理书、诊断学、西药书,抄袭几个西医名词就算是改良中医,天下从无如此便当的事!本国数千年的学术,可以把他国学说改头换面,生吞活剥,一朝就算做自己的学术改良工作,此种工作只可以算国文国语的西医,不能算是中医。犹之日本的西医用的都是日文日语,日本人未尝称之为改良东方医,仍旧称之为泰西医学也。

如何工作才可以说是中医改良?如神农时代,原恃药性治病。到黄帝时发明汤药,《内经》有药方十二首,改良之一也;伊尹著《汤液经》,仲景作《伤寒论》,汤液之治大备,改良之一也;古时诊脉,手足上下遍诊,扁鹊改为独取寸口,成为现今之诊法,改良之一也;孙真人著方论脚气,改良之一也;刘河间主清火,李东垣主补脾胃,张子和主汗吐下,朱丹溪主补阴,改良之一也;明·张景岳主顾脾胃,改良之一也;清·叶天士发明温热,改良之一也;俞东扶之著《医案按》,柯韵伯之著《来苏集》,邹润安之著《本经疏证》,改良之一也。凡以本有之学术发挥之、阐明之、对勘之,才是真确之改良工作。

叉麻雀与著围棋都是玩艺之一种,但是本国人之对于麻雀叉法,已经数度改良。如老法叉、新法叉,筑双层方城、单层方城,又有自摸和、加倍赢,放人和、加倍输,全求人、全不求人,除么断九等种种方法及日本人之围棋著法,亦与吾国少异,都是自出新裁,逐次改良,经大众公认为妥善,未曾从扑克等法译出参加。观于玩艺之麻雀围棋,则改良如此,对于五千年学术之医学,则改良如彼?岂麻雀围棋反重于医学欤?

吾中医之在今日已否登峰造极,恁何学者、恁和名家不敢下此断语?则中医之在学术界尚有问题,我们既是以医为学,以医为业,则积极研究,积极改良,责无旁贷很该担这一个工作。只要看叶天士的言论,他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又言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叶天士为中医改良名家,发明温热之治,天士之前,医家惯以伤寒法混治温病,所误实多,经叶天士之改良,而其弊始已。天士改良中医,自出新裁,自打出路,何尝摸着人家屁股后面,人步亦步,人趋亦趋,张冠李戴,削足就履?还要自诩为改良派之新中医呢!

邹润安对于仲景《伤寒论》有真确之认识,从前注《伤寒论》的都如宋儒之说理,说来话去非不头头是道,终嫌近乎理想,未层脚踏实地。只有邹润安用经学的眼光揭破伤寒底蕴,邹润安确是《伤寒论》注家之大改良者。他的议论,是论药、论方、论病,各有界限,第方以一味出入,而所主迥绝以罗列殊致,而治效略同不从异同阐抉,如何明药性之底蕴!病有丝毫变异,顿别阴阳,有寒热互陈,须娴操纵,不执两端纠结,如何识处方之化裁!是以篇中每缘论药,竟直论方,并成论病,观此就可以知道邹先生的学说了。先生的《伤寒通解》我虽不曾看过,读了《本经疏证》我已经非常的满意。

中医对于内损吐血从来没有稳妥治法,只有元末明初,苏州出了一位葛可久先生,对于内损证研究有素,因证立方,定出治法。虽然先生的方书托诸神仙,多少总带点子神话,但是十首方子,先后次序一丝不乱,药之配合,方之组织大有巧思,不愧为名作。那葛可久可以算是内损症的改良家。

我们现在遇到病症,只要辨其经是阳是阴,辨其症是是表是里,辨其邪是寒是热,辨其脉是实是虚,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症,用何法治了。研究工作如是做起,改良工作也如是做起。

愚按:此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发表于陆先生《士谔医话》中,当时正值民国历史上颇为荒唐的“中医存废之争”时期,文中可以看出陆先生用了很多上海本地方言。可就短短的一百来年,我们在阅读理解上就已经有了差别,可想而知追溯到几百乃至张仲景之时代文字所要传递的语境会是什么样子?中西医判虽早已不是当代的主题,但这场运动无疑在我们潜意识埋下了几代人挥之不去的症结。陆先生为民国沪上名医,认知高远,著述丰富,所著医话中“学问要推崇真理,而不是推崇个人”之句令人醍醐灌顶,汗毛耸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