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有缘的进

明清应该是传统中医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很多高手。
 
是的,王梦英应该是达到顶峰了,中医现在太难了
 
乱世出英雄,也出名医,
都是现实需求催生的,时代造就的。

乱世初期大厦将倾之前是富贵与贫贱分化达到最大的时期,贫穷病与富贵病都盛行,寒温两派迅速发展。
乱世后期至新王朝建立初期是贫富分化最小,众生皆困苦,饥寒贫病流行之时。

盛世则流行富贵病,也出名医,但多出的是温病大家、代谢病专家、慢性病专家、老年病专家。
 
现在的教科书错漏百出,药学是根据古名方来推断中药功能,如白虎汤治渴,教材石膏治渴,玉液汤治消渴,葛根生津,方剂学解释也差强人意,内外妇儿没法看了
 
乱世出英雄,也出名医,
都是现实需求催生的,时代造就的。

乱世初期大厦将倾之前是富贵与贫贱分化达到最大的时期,贫穷病与富贵病都盛行,寒温两派迅速发展。
乱世后期至新王朝建立初期是贫富分化最小,众生皆困苦,饥寒贫病流行之时。

盛世则流行富贵病,也出名医,但多出的是温病大家、代谢病专家、慢性病专家、老年病专家。
现实中有个朋友突破温病学了,这群人太少了,太浪费时间,有时间微信聊
 
三十岁左右,有临床经验,想突破的可以私聊我
 
视频地址(网易公开课):
<div class="videolist">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Q/C/S7HB7BPQC.mp4">1. 中国哲学精神</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J/0/S7HB7A3J0.mp4">2. 宇宙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Q/N/S7HB7CNQN.mp4">3. 本体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A/1/S7IF99NA1.mp4">4. 方法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H/Q/S7J1KSRHQ.mp4">5. 知行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2/D/S/S7JJ3IDDS.mp4">6. 价值观</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1OPJ_sd.mp4">7. 先秦道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39UH_sd.mp4">8. 先秦儒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5107_sd.mp4">9. 先秦墨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8P3U_sd.mp4">10. 魏晋玄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SNK7_sd.mp4">11. 中国化佛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TDIF_sd.mp4">12. 宋明理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X)</a>
</div>
标记
 
要与时俱进,汉朝天寒加物资不足,现在是热加食物充足,伤寒患者不足,你熟读伤寒就够了,我刚行医是还有十二指 肠溃疡,现在多少年不见一个了,所以现在的临床伤寒大家不是了教学理论大家都是神棍,有一个算一个。有位黄老师,我伤寒就是学他的,网上看了几次他开方,我联系患者,一言难尽
现在饮冷加空调,常年不动,热从何来
 
现在饮冷加空调,常年不动,热从何来

动可以生阳,饮食也能生气。谷半日不入而气衰,一日不入而气少。

肥胖率飙升,热从饮食营养过剩来:动得少能量需要量就少,然而吃得越来越好,能量过剩就热。
而且热的特点是:肝胃郁热,因为少动,饮食之热不能输布全身、散掉、消耗掉,郁积在躯体肝胃那一块小地方。

肝胃郁热,所以才要喝冷饮嘛,谁胃寒还一个劲的喝冷饮?
吹空调也是一个道理,体内有郁热,灼伤阴液,上扰心神,故烦躁不安,贪图凉快,谁身冷还一个劲的吹空调?

《伤寒杂病论》【辨脉法】: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
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现代人夏天空调开足,把阳气从体表逼回体内,免得胃中虚冷,以便夏天也能多吃好东西嘛:014:
 
恕在下孤陋寡闻,温病学,太浅薄了吧,值得狂吗

中医的【四大经典】指《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不应该包含《温病条辨》或温病学。
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概念密度、范围广度、理论深度,确实应该远超过温病学。
四大经典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础架构,而温病学只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辨治法则的一个分支、一个外挂、一个plugin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