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53
- 声望
- 63
- 年龄
- 63
[原创]肠梗阻中医诊治讨论与体会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互联网《中医药论坛》王叔文超级版主建议开展病例分析,非常赞同。在此选一个现代中医医案,供大家讨论,发表高见。
张某,男,80岁。腹胀、阵发腹痛、食少、大便数日一行两周。查腹部膨隆,叩鼓,肠鸣少,可闻及高调肠鸣。一般情况尚可。脉象大体正常。舌淡苔白厚腻。请问此属中医何病证?如何治疗?(治法与方药)
下面将全文登录于下,请诸位贤达之士对照。
时贤赵洪钧先生《医学中西结合录·第十四章·外科病·第二节肠梗阻》“案2。高年不全肠梗阻”
“张某,男,80岁,威县张王母村人,2002年4月15日请出诊。腹胀、阵发腹痛、食少、大便数日一行两周。查腹部膨隆,叩鼓,肠鸣少,可闻及高调肠鸣。一般情况尚可。脉象大体正常。舌淡苔白厚腻。血压130/70mmHg。按不全肠梗阻处理如下:
1支持输液。
2川朴15g、枳实10g、生大黄10g、生石膏粉10g、桂枝15g、川芎8g、红花5g、香附8g、三仙各10g、陈皮10g。首煎20分钟,二煎40分钟。共剩药液250ml左右。分两次服,每服送下槟榔四消丸3g,大便通下后止后服。1剂即愈。”
按:因案2是承“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而来,赵洪钧先生认为肠梗阻相当于中医的肠结病,概系受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之启发师承而来。
赵先生在“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诊断和讨论”中说道:“1此例已有西医诊断,但须知,单就西医而言,急腹症诊断也主要不靠辅助检查,而主要靠病史、体检和医生的经验。各种化验都没有帮助。透视只能做出有梗阻的诊断,却不能告知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能告知治疗原则。没有透视手段时,西医就靠病史和腹部体检诊断肠梗阻。单用中医知识,是否能迅速做出诊断?一般说来,相当困难。张锡纯先生,有几例肠结治愈案,读者可参看。2肠梗阻或肠结这个病,倒是中西医认识基本相同的。3通俗说肠梗阻的病理,就是肠子不通了。肠结也是此意,所以,此病的中医诊断倒是辨病的。治疗上也是辨病论治的。自然也有辨证论治的因素。……梗阻不全,我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方面主要是支持输液和胃肠减压,中医方面就是用大承气汤加味--原方加活血药。”
而在“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关于治疗的讨论”中说道:“1承气汤就是顺气或通气的方子,方名的含义如此。肠梗阻或肠结就是肠子不通气了。要通气,自然要用承气汤。梗阻是严重的不通气,自然要用大承气。凡是治疗急腹症,用大承气汤时,我大多要加上活血药,因为气滞还容易伴有血瘀,何况气不通!2连用8剂大承气,就没有顾虑吗?当然要考虑周到些。古人用大承气是有不少禁忌。为什么你敢如此大胆。主要是有输液支持做后盾--不应还可以抽出来,不怕过下会出现严重后果。3不积极手术而大用峻攻法,不怕死人要负责吗?不怕。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非手术不可,而且我可以亲自手术。”
因胸有成竹,故铿锵有力而掷地有声。时人敢否?如却波渔翁先生或可以说道:敢也!其所治愈之病例便是明证。虽熟读经典,但尚须会灵活运用,“熟读王叔和,还要临症多”。虽知会灵活运用,但尚须会结合西说。愚见以为这就是继承、是发展、是创新!是贤达的现代中医,是中医之智者。中西医结合在急腹症的治疗上,经临床验证,疗效是确切的,是毋庸置疑的。愚见“中西合参,赛过神仙”矣!不知诸位贤达之士是否认同此语?
所以此病相当于中医的“肠结”病;证属肠道粪(燥)结,壅滞不通(肠道气滞证)。治以行气导滞,轻下燥结,佐以活血。方用小承气汤加味。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互联网《中医药论坛》王叔文超级版主建议开展病例分析,非常赞同。在此选一个现代中医医案,供大家讨论,发表高见。
张某,男,80岁。腹胀、阵发腹痛、食少、大便数日一行两周。查腹部膨隆,叩鼓,肠鸣少,可闻及高调肠鸣。一般情况尚可。脉象大体正常。舌淡苔白厚腻。请问此属中医何病证?如何治疗?(治法与方药)
下面将全文登录于下,请诸位贤达之士对照。
时贤赵洪钧先生《医学中西结合录·第十四章·外科病·第二节肠梗阻》“案2。高年不全肠梗阻”
“张某,男,80岁,威县张王母村人,2002年4月15日请出诊。腹胀、阵发腹痛、食少、大便数日一行两周。查腹部膨隆,叩鼓,肠鸣少,可闻及高调肠鸣。一般情况尚可。脉象大体正常。舌淡苔白厚腻。血压130/70mmHg。按不全肠梗阻处理如下:
1支持输液。
2川朴15g、枳实10g、生大黄10g、生石膏粉10g、桂枝15g、川芎8g、红花5g、香附8g、三仙各10g、陈皮10g。首煎20分钟,二煎40分钟。共剩药液250ml左右。分两次服,每服送下槟榔四消丸3g,大便通下后止后服。1剂即愈。”
按:因案2是承“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而来,赵洪钧先生认为肠梗阻相当于中医的肠结病,概系受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之启发师承而来。
赵先生在“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诊断和讨论”中说道:“1此例已有西医诊断,但须知,单就西医而言,急腹症诊断也主要不靠辅助检查,而主要靠病史、体检和医生的经验。各种化验都没有帮助。透视只能做出有梗阻的诊断,却不能告知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能告知治疗原则。没有透视手段时,西医就靠病史和腹部体检诊断肠梗阻。单用中医知识,是否能迅速做出诊断?一般说来,相当困难。张锡纯先生,有几例肠结治愈案,读者可参看。2肠梗阻或肠结这个病,倒是中西医认识基本相同的。3通俗说肠梗阻的病理,就是肠子不通了。肠结也是此意,所以,此病的中医诊断倒是辨病的。治疗上也是辨病论治的。自然也有辨证论治的因素。……梗阻不全,我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方面主要是支持输液和胃肠减压,中医方面就是用大承气汤加味--原方加活血药。”
而在“案1 连用8剂大承气汤治愈肠梗阻·关于治疗的讨论”中说道:“1承气汤就是顺气或通气的方子,方名的含义如此。肠梗阻或肠结就是肠子不通气了。要通气,自然要用承气汤。梗阻是严重的不通气,自然要用大承气。凡是治疗急腹症,用大承气汤时,我大多要加上活血药,因为气滞还容易伴有血瘀,何况气不通!2连用8剂大承气,就没有顾虑吗?当然要考虑周到些。古人用大承气是有不少禁忌。为什么你敢如此大胆。主要是有输液支持做后盾--不应还可以抽出来,不怕过下会出现严重后果。3不积极手术而大用峻攻法,不怕死人要负责吗?不怕。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非手术不可,而且我可以亲自手术。”
因胸有成竹,故铿锵有力而掷地有声。时人敢否?如却波渔翁先生或可以说道:敢也!其所治愈之病例便是明证。虽熟读经典,但尚须会灵活运用,“熟读王叔和,还要临症多”。虽知会灵活运用,但尚须会结合西说。愚见以为这就是继承、是发展、是创新!是贤达的现代中医,是中医之智者。中西医结合在急腹症的治疗上,经临床验证,疗效是确切的,是毋庸置疑的。愚见“中西合参,赛过神仙”矣!不知诸位贤达之士是否认同此语?
所以此病相当于中医的“肠结”病;证属肠道粪(燥)结,壅滞不通(肠道气滞证)。治以行气导滞,轻下燥结,佐以活血。方用小承气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