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解 表 药 图 谱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4
获得点赞
289
声望
63
麻 黄



[来源] 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燥草质茎。

[植物形态] 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茎高20~40cm,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匍匐状;小枝圆,对生或轮生,节间长2.5~6cm,直径约2mm。叶膜质鞘状,上部二裂(稀3),裂片锐三角形,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有多数密集的雄花,苞片通常4对,雄花7~8枚雄蕊。雌球花单生枝顶,有苞片4~5对,上面一对苞片内有雌花2朵,雌球花成熟时苞片红色肉质;种子通常2粒。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
木贼麻黄 为直立灌木,高达1m,茎分枝较多,黄绿色,节间短而纤细,长1.5~3cm。叶膜质鞘状,上部仅1/4分离,裂片2,呈三角形,不反曲。雌花序常着生于节上成对,苞片内有雌花1朵,种子通常1粒。
中麻黄直立灌木,高达成1m以上。茎分枝多,节间长2~6cm。叶膜质鞘状,上部1/3分裂,裂片3(稀2),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球花常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雌球花2~3生于节上,仅先端一轮苞片生有2~3雌花。种子通常3粒(稀2)。

[药材性状] 1.草麻黄:茎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2mm。有的带有棕色或黄棕色木质茎。表面黄绿色至淡绿色,有细纵脊,节明显,触之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或棕褐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触之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治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附件

  • 60.7 KB 查看: 81
  • 42.5 KB 查看: 172
  • 31.2 KB 查看: 65
桂 枝





[来源] 为樟科(Lauraceae) 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12~17m。树皮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被褐色短茸毛,全株有香气。叶对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或近广披针形,长8~16cm,宽3~6cm,全缘,上面绿色,平滑而有光泽,下面粉绿色,微披柔毛,三出脉于下面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圆锥花序被短毛;花少,两性,黄绿色;花托肉质。浆果椭圆形,直径9mm,熟时黑紫色,基部有浅杯状宿花被。花期6~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药材性状] 呈长柱形,有分枝,最细的略呈四棱形,直径2~9mm。表面综红色或紫棕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并可见断枝残迹、叶痕、芽痕及细点状皮崆,较粗枝条皮部作环状横裂,细枝皮部易剥落而露出红棕色木部。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切面皮部薄,红棕色,木部黄白色或灰黄色,髓部略呈方形。有清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附件

紫 苏


[来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茎。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m左右,茎方形,紫或绿紫色,上部被有紫或白色毛。叶对生,有长柄;叶片皱,卵形或卵圆形,长4~12cm,宽2.5~10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 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稍偏侧;苞片卵形,花萼钟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花冠二唇形,红色或淡红色;雄蕊4,2强。小坚果倒卵形,灰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 呈方柱形,具四棱,钝圆,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节部稍膨大;有对生小枝或其残迹。质坚硬,较难折断,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皮部易剥落,木部黄白色,占大部分,有细密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白色或脱落中空。气微香,味淡。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附件

生 姜



[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m。根茎横走,扁平肥厚,有分枝。叶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2~2.5cm。花葶自根茎中抽出,总花梗长达25cm;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浅绿色;花冠黄绿色,唇瓣大,3裂,两侧裂片边缘紫色,雄蕊一枚,药隔附属体钻状。花期秋季,本种在栽培时很少开花。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棕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显粉性和颗粒性,有一明显圆环(内皮层),有筋脉点(维管束)散在,可见黄色油点。香气特异,味辛辣。

[功效]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附件

香 薷



[来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cv.jiangxiangru及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江香薷为直立草本,茎55~65cm,茎方形,基部类圆形,中上部茎具细浅纵槽数条,四棱上疏生长柔毛;槽内为卷曲柔毛。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5~9个锐浅锯齿,两面披短柔毛,两面均 具凹陷腺点。总状花序密集成穗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梗长1~1.5mm,被短柔毛。花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凹陷腺点,萼齿分钻形或披针形。花冠淡紫色,或少有白色,长0.6~0.8cm,伸出苞片,外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之下方冠筒上簇生长柔毛,冠筒基部具一圈长毛环。雄蕊、雌蕊内藏,发育雄蕊2,花丝极短无毛,着生于花冠筒内。柱头2裂,反卷。小坚果扁圆形。花期6月,果期7月。石香薷茎多分杈。高15~45cm。叶线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2.8cm,宽2~4mm,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两面密生白柔毛及 腺点。总状花序头状,苞片圆倒卵形,长4~7mm;萼钟状,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2唇形,淡紫色。小坚果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1月。

[药材性状] 江香薷 多扎成大把,长30~50cm,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柔毛。茎方柱形,直径1~2mm,节明显,节间长4~7cm。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6cm,宽0.6~1cm,边缘具5~9个锐浅锯齿。表面可见凹下腺点,暗绿色或黄绿色。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成灰绿色,先端五裂,密被茸毛。小坚果置放大镜下,可见凹下小点。揉搓有浓清香味,味凉而微辛。
青香薷 较短小,长20~40cm,节间长3~5cm,叶灰绿色至绿色,花序较短。气香而微浊,味辛辣。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附件

荆 芥



[来源]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被灰白色疏短柔毛,有强烈香气。茎方形基部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指状三裂,偶有多裂,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宽1.5~4mm,两面被短柔毛,下有腺点。轮伞花序密生于枝端而成间断的假穗状,长2~13cm,苞片叶状,花萼狭钟状,长约3mm,5齿裂,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唇形,青紫或淡红;雄蕊4,2强,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本品茎芳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2-4mm。表面紫红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片大多脱落或仅留少数残留。
枝顶端着生穗状轮伞花序,长2~11cm,花冠多已脱落;宿萼钟形,顶端5齿裂;
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涩苦、辛凉。


[功效] 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炒炭止
 

附件

防 风



[来源] 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干燥根。药材习称“关防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上茎基密生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 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有长柄,二至三回羽状 分裂,裂片楔形,有3~4缺刻。顶生叶简化,具扩 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总苞缺如,或少有1片;伞幅5~9个;小总苞片4~6个,披针形,花梗4~9;花小,白色。双悬果椭圆状卵形,分果有棱,幼果有海绵质 瘤状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5~30cm,直 径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 向皮孔及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许多密集的环节,俗称“旗杆顶”或“蚯蚓头”。节上生有棕色或棕褐色粗毛(残存叶基),顶端有残留茎痕。质松脆,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或浅黄白色,有裂隙,俗称“菊花心”,木部浅黄色,形成层为棕色环。稍有香气,味微甘。 地上部分较嫩(未抽苔),故根之木心较软,俗称“软防风”。如地上部分生长 较老(已抽苔),根之木心变硬,俗称“硬防风”,习惯多不采用。



[功效]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附件

羌 活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 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

[植物形态] 羌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常紫色,有纵沟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基部两侧成膜质鞘状,叶为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4对,卵状披针形,小叶二回羽状分裂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状深裂,最下一对小叶具柄;茎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薄,无毛。复伞形花序,伞幅10~15;小伞形花序约有花20~30朵,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主棱均扩展成翅。花期7月,果期8~9月。

[药材形状] 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等。蚕羌为略弯曲的根茎,环节紧密似蚕,长4~13cm,直径0.6~2.5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有点状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外皮脱落处呈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木质部黄白色,髓部黄色至棕黄色。气香,味微苦而辛。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者,习称“竹节羌”。条羌为根茎及根,呈类圆柱形, 长10~15cm,直径1~3cm,根茎部具茎基及叶鞘残基,根部具纵纹及皮孔。气味较淡。

[功效] 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附件

白 芷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dahuriea? (Fisch. ex Hoffm.) 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白芷为多年生草本。高1~2m。根圆锥形;茎粗壮中空。常带紫色,近花序处有短毛,基生叶有长柄,基部叶鞘紫色,叶片二至三回出式羽状分裂,最终裂片长圆形、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骨质粗锯齿,基部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茎上部叶有显著膨大的囊状鞘。复伞形花序伞幅18~40~70,总苞片通常缺,或1~2,长卵形,膨大成鞘状,小总苞片5~10或更多,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无毛或极少毛,分果侧棱成翅状,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2。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白芷根圆锥形,头粗尾细,长7~24cm,直径1.5~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文理,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有支根痕。质硬,断面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环圆形,木质部约占断面1/3。气香浓烈,味辛、微苦。

[功效] 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
 

附件

藁 本


[来源] 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藁本 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 藁本为多年生草本。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生有多数须根。茎中空。基生叶三角形,二回奇数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或长卵形,上面沿脉有乳头状突起,边缘不整齐羽状深裂;茎上部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具乳头状粗毛,伞幅15~22,总苞片及小总苞片线形,小总苞片5~6枚;花小白色。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棱。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 长3~10cm,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栓皮易脱落,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或残根。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性。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附件

苍 耳 子




[来源]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 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体密被白色短毛。茎直立。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5~10cm,宽4~9cm,通常3浅裂,两面均有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球状,总苞片1裂;花托长圆形;花冠管状,先端5裂;雄蕊5,花药近于分离,花丝连合;雌花序呈形总苞片2~3列,外列总苞片10或更多,内列总苞片2,椭圆形,结合成一个囊状体,表面有刺,先端具2喙含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下位,柱头2深裂。瘦果2,纺锤形,包在有刺的总苞内。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药材性状] 果实包在总苞内,呈纺锤形,长1~1.5cm,直径4~7m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较粗的刺(称“喙”)2枚,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柄痕。质硬而韧,横切面可见中间有一纵向隔膜,分成两室,内各有一瘦果。瘦果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有皱纹;子叶有油性。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 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辛 夷


[来源] 为木兰科(Mangnoliaceae)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或玉兰 Magnoliata Desr. 的干燥花蕾。

[植物形态]望春花为落叶乔木,高6~12m。树皮淡灰色;芽卵形,密被淡黄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8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幼时下面脉上有毛;叶柄长1~2cm。花蕾在前一年秋季形成,花先叶开放,单生幼枝顶,直径6~8cm;花萼3枚,近线形,长约为花瓣的1/4;花瓣6枚,2轮,匙形,白色,外面基部常带紫红色。聚合果圆柱形,淡褐色。种子深红色。花期3月,果期9月。
武当玉兰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5cm,宽5~9cm,先端钝或急短尖,叶背中脉两侧和脉腋密被白色长毛,花大,直径12~22cm,花萼、花瓣无明显区别,花被片多为12,外面玫瑰红色,基部色更深,内面色淡,有深紫色条纹。
玉兰 叶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0~18cm,宽6~10cm,先端阔而突尖,基部渐狭,上面有光泽,下面被柔毛,花大,白色,直径10~15cm,萼片与花瓣共9片,无明显区别,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

[药材性状] 呈毛笔头形或长卵形,有的基部具木质短枝梗,其上可见类白色点状皮孔。花蕾长1.2~2.5cm,直径0.8~1.5cm;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苞片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棕紫色或棕褐色。花被片9,棕色,外轮3,较小,为内轮的1/4,内两轮各3片,外轮稍大。除去花被,有多数棕黄色或黄绿色的雄蕊和雌蕊,呈螺旋状排列。质轻脆。气香,味辛、凉而稍苦。
武当玉兰 花蕾长2~4cm,直径1~2cm。基部枝梗粗壮,可见红棕色皮孔。苞片外密被淡黄色或淡黄绿色茸毛,有的最外层包片茸毛脱落,而呈黑褐色。花被10~12~15,内外轮无显著差别。
玉兰花蕾长1.5~3cm,直径1~1.5cm。枝梗较粗壮,皮孔浅棕色。苞片外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9,内外轮同型。



[功能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细 辛


[来源] 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ide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态] 北细辛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茎横走,生有 多数细长的根。叶基生,1~3片,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花单生于叶腋,接近地面,花被钟形,或壶形,污紫色,顶端3裂,裂片由基部向下反卷,先端急尖,雄蕊12,花丝与花药等长;花柱6月。蒴果肉质,半球形。花期5月,果期6月。
汉城细辛 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 裂片平展。华细辛与上种相似,唯根茎较长,节间密,叶落归1~2片,肾状心形,先端渐尖,上面散生短毛,下面仅叶脉散生较长的毛。花被质厚,筒部扁球形,顶端3裂,裂片平展,花丝较花药长1.5倍,蒴果肉质,近球形。

[药材性状]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 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 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cm,宽6~12cm,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 端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相贴。果实半。气辛香,味辛辣、麻舌。栽培品的根茎多分枝,长5~10cm,直径 0.2~0.6cm,根长15~40cm,直径0.1~0.2cm,叶基多。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基生叶多为2枚,叶柄有毛,叶片较厚,叶背面常密生较长的毛;花被裂片直立或平展。果实半球形。
华细辛 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基生叶1~2,叶片较薄,背面常无毛,叶柄无毛;花被裂 片直立或平展,果实近球形。气味较弱。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附件

薄 荷



[来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80cm,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叶片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0.8~3cm,两面有疏柔毛及黄色腺点,叶柄长2~15mm.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10脉,5齿;花冠淡黄色,4裂,上裂片顶端2裂;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

[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2~4m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宿,完整无缺者展开后呈宽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黄棕色、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头次采集的薄荷体长,茎发红,叶较稀,大而味较差,含油量少。(如左图)

[功能主治] 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附件

牛 蒡 子




[来源]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1~2m,上部多分枝。基生叶丛生,大形,有长柄;茎生叶互生,有柄,叶片广卵形或心形,长40~50cm,宽30~40cm,边缘微波状或有细齿,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在茎上部的叶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丛生于枝端,排成伞房状;总苞球形,总苞片多数,被针形先端延长针状,末端钩曲。花淡红色,全为管状花。瘦果椭圆形,具棱,灰褐色,冠毛短刚毛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 瘦果呈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稍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有数条微凸起的纵脉,并散有稀疏黑色斑点。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基。基部略窄,有圆形果柄痕。果皮坚脆,破开后内有子叶子2 片,淡黄白色,捻之有油渗出。无臭,味苦微辛,久嚼之稍麻舌。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痛肿疮毒。
 
桑 叶





[来源] 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根皮红黄色至黄棕色。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圆形,边缘有粗糙锯齿,有时具不规则分裂。花小,绿色,单性异株,常集成穗状花序。瘦果外包肉质花被,多数密集成圆形或长圆形聚合果,初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也有白色的。


[药材性状] 叶多皱、破碎。完整的叶片有柄,展开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脏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作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时可见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色较浅,叶脉突起,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叶腋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菊 花


[来源]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基部常木化,上部多分枝,具细毛或柔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成羽状,基部楔形,下面有白色茸毛;具叶柄。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条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雌性,白色,黄色或淡红色;管状花两性,黄色,基部常有膜质鳞片。瘦果无冠毛。花期9~11月。


[药材性状] 毫菊为生晒品。呈倒圆珠笔锥形,有时稍压扁呈扇状,直1.5~3cm。离散,总苞蝶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外围舌状花数层,雌性,常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皱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有的全为管状花或全为舌状花,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蝉 蜕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Cicadidae)昆虫黑昨 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动物形态] 全形似蝉,中空,稍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左右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前一对足粗壮具齿,后两对足稍细长,均被黄棕色细毛。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尾部钝尖,由腹部至尾端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药材性状] 1.土蝉衣:略呈椭圆形而弯曲,腿爪多相互抱拢。长约3.5cm,宽约2cm。全体黄棕色,半透明。头部横生二目,稍突出,额部具突出的黄棕色细毛。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胸部生足3对,前一对似螳螂爪,后二对稍细长,作两截形,足尖有细钩,均有黄棕色细毛。中部两旁具小翅两对,前对长,后对较短。背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末端钝尖。由腹部至尾部共分9节,每节均有棕色横纹。体轻而光亮。无臭,味淡。
2.金蝉衣:体较小,金黄色。背部裂口呈一字形开裂,腹狭长,环节单线,由腹部至尾端共七节,尾端尖。

[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惊风抽搐,破伤风。
 
蔓 荆 子






[来源] 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单叶蔓荆为落叶灌木,高约3m,有香气;幼枝方形,密生细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2.5~5cm,宽1.5~3cm,全缘,表面绿色,背面白色,被疏生短柔毛和腺点。顶生圆锥形花序;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5裂,中央1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管外;子房上位,球形,密生腺点,柱头2裂。核果球形,大部分为宿萼包围。花期7月,果期9月。 蔓荆与上种相似,但叶为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披针形;叶柄较长。

[药材性状] 果实呈球形。直径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毛茸,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小果柄。萼长为果的1/3~1/2,5齿裂,其中2裂较深,形成两瓣,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果皮外层灰黑色,内层黄白色,两层间有棕褐色油点排列成环。内分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芳香,味淡、微辛。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葛 根





[来源] 为豆科(Leguminosae) 植物野葛 Pueraria (Willd.) Ohwi 或甘葛藤 P.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野葛为藤本,根肥大,全株被黄色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珠笔形,有时3浅裂,下面有粉霜,两面被糙毛;侧生小叶宽卵形,有时3浅裂,基部斜形;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萼钟形,长0.8~1cm,萼齿5,约与萼筒等长,内外均有黄色柔毛;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子房线形。荚果条状,被子黄色长硬毛。花期4~8月,果期8~9月。甘葛藤与上种相似,但茎枝被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叶下面无粉霜;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萼长1.2~1.5cm,萼齿较萼筒长。

[药材性状] 野葛:商品多已切成纵切、斜切或横切片。长5~35cm,直径4~14cm。厚0.5~1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时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或有残存的淡棕色。质韧,纤维性强。气无,味甘。甘葛藤: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2~15cm,直径4~8cm。有的为纵切或斜切厚片,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纵纹,与粉质部分相间排列。质硬,富粉性。气味同上。

[功能主治]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泪盈眶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