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9/12
- 帖子
- 1770
- 获得点赞
- 71
- 声望
- 38
辩证精确(实证二)
(4)痰窜经络。主要病种,瘰疬、痰核、阴疽、流注。这西医也没办法,这是体外结核。结合不长在肺上长在淋巴。这是体外结核,它也没办法。这个痰窜经络加两个什么药呢?第一个就地龙,透络,把络里面的痰透出来。但用地龙你要注意了,这地龙治过敏治哮喘,有些病人吃地龙喘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地龙是异性蛋白,能抗过敏也能治过敏。这个分量,你怎么掌握?就用西医的办法,吃药以前,给他胳膊伸出来,给他划一道,西医就叫划痕实验,划过之后,哪怕起红条了尽量不用;划过之后,你没有起红条,你就放心用。用地龙一定要掌握这个窍门。否则可致敏呀!不光脱敏,还能致敏。第二,经络里的痰,必须加个动力,给它推出来。一边剔络,虫类剔络。这个比活络力量更大,这个化瘀和络,这个剔络就用地龙。还可以用土鳖虫,但我一般用地龙。第三个,经络里面的痰很难过,必须有动力给它推出来。经络里面的痰用什么动力呢?用一个补气药就是生黄芪。黄芪有两种,一种是制黄芪,就蜜制的;一种生黄芪,但是黄芪呢生黄芪作用和蜜制黄其作用一样,也能补气,补中益气生黄芪力量大。但黄芪还固表托毒,蜜制以后,这两个作用没有了,减轻了,光补气了。蜜制以后有很大的弊端,加蜜了,对不对?有好多病人就不能加蜜呀!有补气作用,没有托毒,没有固表了,所以一般不用蜜黄芪。都用生芪,生黄芪。这个痰窜经络,加地龙加生黄芪,生黄芪的力量可以大,可用到30g。
(5)痰阻四肢。这要症状就是麻木、偏瘫。这除了温胆汤以外,再加桂枝和鸡血藤。这个痰要重视呀!我们明天讲论治的时候,八个邪里面痰是很主要的一个邪,而且往往给疏忽了,重瘀轻痰。把瘀研究得很透彻,文章很多,多少年了,就重瘀轻痰。其实现在痰比瘀啊更多了,更重要,不是有形无形了,改成狭义的肺痰,广义的流痰。有主症有定位,这个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我给你讲的特殊的药。明天讲论治里面还有很多巧配,巧妙的配合,提高疗效。
(三)水饮:多为局部之邪。分溢饮、支饮、悬饮和痰饮。
水饮,是个局部的邪,比较局限。它和脾胃的关系特别密切,因为它水饮挺的部位不一样,分成了四类。
(1)溢饮,它主要停在肌肤。表现就是水肿,肿啊,上肢和下肢水肿。这个特殊的药用的就是泽兰。泽兰,内科大夫很少能想得到,妇科大夫用于治疗闭经了用泽兰。现在泽兰化瘀退肿还能利水,而且比较安全,泽兰没有什么副作用。
(2)支饮,它停在膈上。主要症状就是咳喘难卧。这个特殊药就是葶苈子。
(3)悬饮,它挺于胸胁。主要症状就是胁胀引痛。它的特殊药就是用徐长卿。徐长卿啊,这内科大夫很少用,徐长卿很安全,止痛效果特别好,有的癌症癌痛用徐长卿有一定的疗效。
(4)痰饮,停于肠胃。主要症状就是肠鸣、纳呆。里面特殊药就是用大腹皮。大腹皮,就是槟榔外面的皮,既能消食,又能去胀。大腹皮比槟榔安全,槟榔有成瘾性,槟榔吃久了有像抽烟一样,大腹皮比较安全。
(四)湿邪:指内湿,大多热化而称湿热证。内湿大多停于中下焦。
湿邪呀,这里的湿邪主要指的是内湿。外湿已经讲了上焦湿热。这里讲的湿邪,主要指内湿。内湿的特点,绝大多数热化,病人湿温或者叫湿热。湿热,大多数是湿热化,转成湿温或者湿热。少数的寒化,转成寒湿。为什么?大多数停在中焦,所以叫中焦湿热,或者叫脾胃湿热,或者叫肝胆湿热,都是一回事,所以湿热定的部位在中焦。湿热如果停在下焦,那么就叫下焦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或者也叫肝胆湿热,这几个叫法都一样。祛除湿邪,一定要调整好湿和热的矛盾。另外寒湿无所谓,祛寒的药都比较温燥,对寒湿影响很小,但对湿热影响很大。刚才我讲了,清热的时候你不必过于苦寒,过于苦寒的药你比如说龙胆草、秦皮、苦参,这些药是苦寒药,对热有利但对湿不利,你要避免用。对湿不影响,对热有好处的药是什么呢?蒲公英、生栀子、白花蛇舌草、连翘、野菊花这一类的药。清热但不利湿,更不伤胃,有些还能健胃,像蒲公英就能健胃呀。祛湿的时候,绝对不能用温燥的药,温燥能祛湿,但温燥助热呀!哪个温燥药?苍术、厚朴、半夏,这些温燥药都不用。对湿有好处,对热不利。加上什么药呢?润燥的药,利湿的药。加生薏苡仁、车前草、白扁豆、桑白皮。这些药能利湿祛湿,当然不助热。处理湿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要分利三焦。分利三焦啊,上焦用杏仁,中焦用寇仁或砂仁,下焦用薏苡仁。薏苡仁必须用生薏苡仁,炒了,它利湿作用就减弱了,所以用生薏苡仁。湿邪呀是八邪里面最难处理的邪,另外湿性稠粘,反复性大很不好处理,尤其加热,更不好处理。但掌握这几个原则一般处理湿邪比较有效。
学生提问;
(1)沈老师,我小孩有8岁了,患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吃了好长时间了,留下低热,热度在37.5--39度之间,烧了一个多月了,但他就是胸闷。8岁小孩,平时体质很好。病毒性心肌炎,西医没办法。因为它是一个病毒,它本来就难,因为心律失常,西医治疗心律失常它无能为力。这个快速性的心律失常,现在这个西药啊,治心律失常还可以,可惜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太接近,弄不好你出来的心率失常比原来的还严重。慢性的心率失常,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它现在没办法,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也就啊Q观点,说什么观点呢?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是对心脏的保护,所以用不着处理。明白意思吧?它无能为力,病毒也无能为力,心律失常无能为力。正好心肌炎是两大主症,加上发烧,更退不了烧了。你可以用什么呢?第一,用茵陈后下,茵陈必须得后下。因为它里面起作用的是茵陈素,怕热,后下可用10-15g。还应当用一些退虚热的药,比如银柴胡、地骨皮,要退热这部分。抗病毒这部分呢?必须得扶正!不能脑子里你光想着清热解毒抗病毒不行。加上扶正里面主要就是黄芪,可以适当加些板蓝根、金银花,这第二个组成,解决病毒。第三控制心率,你可以用川芎、石苇、黄连、苦参,再给加点三七粉,小孩子给他加三克三七粉冲着服。可以试一试。因为痰证呀,最困难。因为我一生中,中医开方子最主要的就是舌苔和脉搏,你们讲不清,我也没号上脉。我这孩子条件好,他吃得比较好,他爱吃零食,特胖,但舌苔不厚。啊,营养过剩,营养过剩里面给加莱菔子、生山楂。
(4)痰窜经络。主要病种,瘰疬、痰核、阴疽、流注。这西医也没办法,这是体外结核。结合不长在肺上长在淋巴。这是体外结核,它也没办法。这个痰窜经络加两个什么药呢?第一个就地龙,透络,把络里面的痰透出来。但用地龙你要注意了,这地龙治过敏治哮喘,有些病人吃地龙喘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地龙是异性蛋白,能抗过敏也能治过敏。这个分量,你怎么掌握?就用西医的办法,吃药以前,给他胳膊伸出来,给他划一道,西医就叫划痕实验,划过之后,哪怕起红条了尽量不用;划过之后,你没有起红条,你就放心用。用地龙一定要掌握这个窍门。否则可致敏呀!不光脱敏,还能致敏。第二,经络里的痰,必须加个动力,给它推出来。一边剔络,虫类剔络。这个比活络力量更大,这个化瘀和络,这个剔络就用地龙。还可以用土鳖虫,但我一般用地龙。第三个,经络里面的痰很难过,必须有动力给它推出来。经络里面的痰用什么动力呢?用一个补气药就是生黄芪。黄芪有两种,一种是制黄芪,就蜜制的;一种生黄芪,但是黄芪呢生黄芪作用和蜜制黄其作用一样,也能补气,补中益气生黄芪力量大。但黄芪还固表托毒,蜜制以后,这两个作用没有了,减轻了,光补气了。蜜制以后有很大的弊端,加蜜了,对不对?有好多病人就不能加蜜呀!有补气作用,没有托毒,没有固表了,所以一般不用蜜黄芪。都用生芪,生黄芪。这个痰窜经络,加地龙加生黄芪,生黄芪的力量可以大,可用到30g。
(5)痰阻四肢。这要症状就是麻木、偏瘫。这除了温胆汤以外,再加桂枝和鸡血藤。这个痰要重视呀!我们明天讲论治的时候,八个邪里面痰是很主要的一个邪,而且往往给疏忽了,重瘀轻痰。把瘀研究得很透彻,文章很多,多少年了,就重瘀轻痰。其实现在痰比瘀啊更多了,更重要,不是有形无形了,改成狭义的肺痰,广义的流痰。有主症有定位,这个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我给你讲的特殊的药。明天讲论治里面还有很多巧配,巧妙的配合,提高疗效。
(三)水饮:多为局部之邪。分溢饮、支饮、悬饮和痰饮。
水饮,是个局部的邪,比较局限。它和脾胃的关系特别密切,因为它水饮挺的部位不一样,分成了四类。
(1)溢饮,它主要停在肌肤。表现就是水肿,肿啊,上肢和下肢水肿。这个特殊的药用的就是泽兰。泽兰,内科大夫很少能想得到,妇科大夫用于治疗闭经了用泽兰。现在泽兰化瘀退肿还能利水,而且比较安全,泽兰没有什么副作用。
(2)支饮,它停在膈上。主要症状就是咳喘难卧。这个特殊药就是葶苈子。
(3)悬饮,它挺于胸胁。主要症状就是胁胀引痛。它的特殊药就是用徐长卿。徐长卿啊,这内科大夫很少用,徐长卿很安全,止痛效果特别好,有的癌症癌痛用徐长卿有一定的疗效。
(4)痰饮,停于肠胃。主要症状就是肠鸣、纳呆。里面特殊药就是用大腹皮。大腹皮,就是槟榔外面的皮,既能消食,又能去胀。大腹皮比槟榔安全,槟榔有成瘾性,槟榔吃久了有像抽烟一样,大腹皮比较安全。
(四)湿邪:指内湿,大多热化而称湿热证。内湿大多停于中下焦。
湿邪呀,这里的湿邪主要指的是内湿。外湿已经讲了上焦湿热。这里讲的湿邪,主要指内湿。内湿的特点,绝大多数热化,病人湿温或者叫湿热。湿热,大多数是湿热化,转成湿温或者湿热。少数的寒化,转成寒湿。为什么?大多数停在中焦,所以叫中焦湿热,或者叫脾胃湿热,或者叫肝胆湿热,都是一回事,所以湿热定的部位在中焦。湿热如果停在下焦,那么就叫下焦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或者也叫肝胆湿热,这几个叫法都一样。祛除湿邪,一定要调整好湿和热的矛盾。另外寒湿无所谓,祛寒的药都比较温燥,对寒湿影响很小,但对湿热影响很大。刚才我讲了,清热的时候你不必过于苦寒,过于苦寒的药你比如说龙胆草、秦皮、苦参,这些药是苦寒药,对热有利但对湿不利,你要避免用。对湿不影响,对热有好处的药是什么呢?蒲公英、生栀子、白花蛇舌草、连翘、野菊花这一类的药。清热但不利湿,更不伤胃,有些还能健胃,像蒲公英就能健胃呀。祛湿的时候,绝对不能用温燥的药,温燥能祛湿,但温燥助热呀!哪个温燥药?苍术、厚朴、半夏,这些温燥药都不用。对湿有好处,对热不利。加上什么药呢?润燥的药,利湿的药。加生薏苡仁、车前草、白扁豆、桑白皮。这些药能利湿祛湿,当然不助热。处理湿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要分利三焦。分利三焦啊,上焦用杏仁,中焦用寇仁或砂仁,下焦用薏苡仁。薏苡仁必须用生薏苡仁,炒了,它利湿作用就减弱了,所以用生薏苡仁。湿邪呀是八邪里面最难处理的邪,另外湿性稠粘,反复性大很不好处理,尤其加热,更不好处理。但掌握这几个原则一般处理湿邪比较有效。
学生提问;
(1)沈老师,我小孩有8岁了,患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吃了好长时间了,留下低热,热度在37.5--39度之间,烧了一个多月了,但他就是胸闷。8岁小孩,平时体质很好。病毒性心肌炎,西医没办法。因为它是一个病毒,它本来就难,因为心律失常,西医治疗心律失常它无能为力。这个快速性的心律失常,现在这个西药啊,治心律失常还可以,可惜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太接近,弄不好你出来的心率失常比原来的还严重。慢性的心率失常,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它现在没办法,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也就啊Q观点,说什么观点呢?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是对心脏的保护,所以用不着处理。明白意思吧?它无能为力,病毒也无能为力,心律失常无能为力。正好心肌炎是两大主症,加上发烧,更退不了烧了。你可以用什么呢?第一,用茵陈后下,茵陈必须得后下。因为它里面起作用的是茵陈素,怕热,后下可用10-15g。还应当用一些退虚热的药,比如银柴胡、地骨皮,要退热这部分。抗病毒这部分呢?必须得扶正!不能脑子里你光想着清热解毒抗病毒不行。加上扶正里面主要就是黄芪,可以适当加些板蓝根、金银花,这第二个组成,解决病毒。第三控制心率,你可以用川芎、石苇、黄连、苦参,再给加点三七粉,小孩子给他加三克三七粉冲着服。可以试一试。因为痰证呀,最困难。因为我一生中,中医开方子最主要的就是舌苔和脉搏,你们讲不清,我也没号上脉。我这孩子条件好,他吃得比较好,他爱吃零食,特胖,但舌苔不厚。啊,营养过剩,营养过剩里面给加莱菔子、生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