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4
- 获得点赞
- 271
- 声望
- 63
山葱又名藜芦、葱苒、葱炎、葱葵等,它不同于家葱,它味道稍甜,辣味较少,比较抗风霜、耐严寒,是山里生命力极强的野生草本植物。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药效,据说,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曾用它给病人治过病。
张子和因擅长运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邪,而被医界称之为“攻下派”,其应用吐法治病,也是从一次临床实践中悟出的宝贵经验。张子和的邻居何某,娶妻王氏,曾因一事与丈夫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患了疯癫病。何某请张诊治,虽然知其病由,但想不出该用何药,只好劝何某另请高明。何某听罢,望天长叹:“老天欺我,一代名医张子和无法,岂不绝症!”后来,王氏病情日重,开始每一二年一发,后竟发展到每日发作十余次,痴呆健忘,唇口青紫,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昏仆抽搐。张子和对此,也束手无策。
相传,有一年,张子和家乡遭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众生活艰难,何某也无心过问妻子了。有一天,王氏独自一人奔上山坡,渴了,喝清泉,饿了,拔些山中嫩草充饥,傍晚时分回家,不吵也不闹,睡在床上,到了半夜,突然起身嚷着要吐。“哇”地一声,呕出许多白、黄、黑三色顽痰,过了几天,王氏竟然一切恢复了正常,疯癫病也就霍然而愈了。
王氏疯癫病痊愈的消息传到张子和耳中,他亲自来到何家,询问王氏吃了什么药。王氏把他带到山坡上,找到了自己吃的那种野草。张子和看罢,笑了笑说:“这不正是山葱吗?”山葱有毒,久已知之,可王氏吃了,竞能把病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张子和猛然想起《本草图经》中所说:“山葱大吐上膈风涎”,心中顿悟。它本是治风痰妙药,王氏痰迷心窍,才使成癫,服用山葱,这就完全对证了。吐!吐!吐!当又是治病一法!所谓山葱者,即藜芦是也。张子和从此就擅用山葱等吐法治疗风痰怪病。
山葱涌吐风痰,《本草纲目》中也有实例。“明朝荆和王妃刘氏,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人,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这是李时珍亲自笔录的史料。
此外,山葱和常山都是驱痰药,但作用不同。李时珍说:“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 则吐风痰者也。”所以在使用时要区别对待,避免误用而引发身体的不适。
张子和因擅长运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邪,而被医界称之为“攻下派”,其应用吐法治病,也是从一次临床实践中悟出的宝贵经验。张子和的邻居何某,娶妻王氏,曾因一事与丈夫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患了疯癫病。何某请张诊治,虽然知其病由,但想不出该用何药,只好劝何某另请高明。何某听罢,望天长叹:“老天欺我,一代名医张子和无法,岂不绝症!”后来,王氏病情日重,开始每一二年一发,后竟发展到每日发作十余次,痴呆健忘,唇口青紫,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昏仆抽搐。张子和对此,也束手无策。
相传,有一年,张子和家乡遭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众生活艰难,何某也无心过问妻子了。有一天,王氏独自一人奔上山坡,渴了,喝清泉,饿了,拔些山中嫩草充饥,傍晚时分回家,不吵也不闹,睡在床上,到了半夜,突然起身嚷着要吐。“哇”地一声,呕出许多白、黄、黑三色顽痰,过了几天,王氏竟然一切恢复了正常,疯癫病也就霍然而愈了。
王氏疯癫病痊愈的消息传到张子和耳中,他亲自来到何家,询问王氏吃了什么药。王氏把他带到山坡上,找到了自己吃的那种野草。张子和看罢,笑了笑说:“这不正是山葱吗?”山葱有毒,久已知之,可王氏吃了,竞能把病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张子和猛然想起《本草图经》中所说:“山葱大吐上膈风涎”,心中顿悟。它本是治风痰妙药,王氏痰迷心窍,才使成癫,服用山葱,这就完全对证了。吐!吐!吐!当又是治病一法!所谓山葱者,即藜芦是也。张子和从此就擅用山葱等吐法治疗风痰怪病。
山葱涌吐风痰,《本草纲目》中也有实例。“明朝荆和王妃刘氏,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人,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这是李时珍亲自笔录的史料。
此外,山葱和常山都是驱痰药,但作用不同。李时珍说:“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 则吐风痰者也。”所以在使用时要区别对待,避免误用而引发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