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哎呀,中医,让人喜欢让人愁哇~~



很多人是中医,听不得谁说一句中医某些地方不好,就爱听中医师能拯救一切病症的绝妙疗术~~

似乎,爱听,口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童鞋们呐,爱听不行呦,口号不解决实际问题呀~

我们看,中医历经了仅2千年的标准化

经方,就是最具特征的代表

眼下到中医院去看看,严格的经方有多少?还不都是乱七八糟的一大包子草药

量“的问题更加难以统一

人们的耐药力很不同,药材生产的地域不一样,有的人吃了9克附子,死了,有的人吃了200克附子,病痊愈~!!

你说说,这咋标准化?

从标准化角度说,中医跟西医相比,差九万七千里~!!

为啥名中医往往产生于农村呢?

这个地域有关,某个农村地区,一共有100个医生行医,其中有一个中医水平较高,他就是当地的名医了~

假若把这位名医拿到国家这个层面上来,立马露馅~!!

到国家层面上解决不了的病症,任何中医手段统统无济于事廖~!

那一位老中医敢说所有肝癌都能治好?

嘿嘿,别说所有,能治好其中20%,你的医院就要接受全世界的肝癌患者咧~!!

治个感冒,肚子疼,大便干燥之类的名医,玩不了肝癌的~

屁崩的碰上一个误诊癌症的病人,吃几幅汤药似乎效果巨大,不代表癌症你就可以治疗~~

面对中医,还是冷静地思考比沉浸于神话之中来的明智哩~~
 
看来是东风吹,战鼓擂,牙老师挥手转潮水!好的中医应热爱中医,但也知中医之短,并西为中用(如现代检验)。“标准化”是相对的。中医的“标准化”是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辨证论治就是中医的标准化。这也是中医独特疗效的根源。中医水平是受西医冲击,许多中医也用西药。能刻苦攻独,热爱中医的业者,成就亦不可低估。言过其实的中医业者亦有,牙老师不可以此否定中医。
 


我没有否定中医,是在谈中医本身存在的弊病~~~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很难从根基上改。不然,她就不存在啦。
 


渐进的嘛,我们整天忽悠着,势必会有睿智的中医思考这个问题啦

只要中医们思考这个问题,中医的前进就会有了方向~!!
 
二十五年前,我面临此问题(我是中医医理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生)。回头看,中医可有三种人才。中医临床家--继成为主(大多在临床);中医理论家--深通中医医理并兼有临床;中西医结合科学家--精通生物学,现代医学并对中药,中医理进行现代解释。第三者可能发展为新学科。我认为对中医来说,前两者最重要。
 
哈哈,原来你有很明确的方向啊

三条腿走路,很正确的~!!
 
回复 127# 牙混混


我最担心的是--中医临床家--继成为主(大多在临床)的医者变成西医。还有,一切为钱为名, 传统医德不受重视。
 
临床必不可少,否则立刻萎靡不振

理论研究不可止步,否则前进无路

第三条路就是一种尝试,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到了我们这代,岂能让他断掉?

尤其眼前,面临西医高速发展的严峻挑战,面临人们医疗观念的彻底变革

是退缩,是萎靡,是一蹶不振,还是自己沉浸在神话里面?或者是默默的工作,为中医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就看我辈自己啦

老牙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为此感到深深忧虑呦~~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难道会在我辈手里丧失?
 
中医还是会传下去。但毕竟是传统医学。不可苛求她和现代医学一样。现代医学是实验医学和实践医学的结合。任何新的发现都可很快被采纳。但亦有极限--不是黑便是白。医源性问题亦很严重。中西医的互补性很强。
 


我们这一代还可以,多少有对中医的眷恋

可是,80后,90后如何呢?

农村对中医的认可度高一些,可是,北京上海又如何呢?

势必,大城市的医疗状况代表着医疗今后前进的方向啊~~
 
物极必反,谁能想到中医还在西方生根呢?
 
价值,市场将决定一个学科的存在。
 


广袤草原上长了2棵中医草,倒也能说是生根了~~
 
迷信的成分只是某些医术不高又想骗取钱财的不良庸医所为吧,很多西医无从下手的疑难病症和亚健康症状用经络按摩和食疗都不错啊
 
你说得很对,中医最适应的是交叉系统疾病,身体系统微调,癌症后期的身体保养与恢复,一些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硬皮病,过敏性紫癜,风湿类风湿,,,,

中医在这方面明显对西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点,偶们很清楚~~
 
我看楼主对中医还不了解,你要改他的理论,你这不是要了中医的命么!你要去除中医里的迷信成份,却不知去除了迷信中医还会剩下什么?!
 
其实大家对中医的真谛没有搞清楚。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争论了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典,是所有中医的理论和方法的源头。中医的精髓和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养生,而不是治疗。<黄帝内经>主要的篇幅不是论述如何治疗的,而是告诉人们怎样正确的生活,符合自然的天道。养生、保健、预防就是<黄帝内经>的精髓和本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