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心电的闭合回路
___张明礼
黄帝内经曰:夫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灵枢、通天》828页)。解释: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离不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而每一行均由一阴一阳构成。
人是生长在自然界中,人也是离不开五行,人的五行,除了金、木、水、火、土外,还存有心、肝、脾、肺、肾五行。这五行是人体的器官五行,也是由阴阳构成,与自然界相应。
自然界有光、热、电等,而人体也有光、热、电。人体的光、热、电是构成人体的物质代谢谢,能量转换而成。人的电乃生物电。
人体的生物电是怎样产生的?
本人认为人体的生物电的产生,除了人体组织运动产生的电位变化外,还有与人体生命有密切关系的器官产生的电,即胃电和心电。
1、直流电电源—胃的消化系统
人要生存,民以食为天。食,吃的物质不外乎是酸、碱、盐及它们所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生理学讲议》叙述:“胃液酸度很大PH为1—1.5,含游离盐酸为0.3—0.5%,总酸度为0.45—0.6%。无机物有钠、钾、钙、镁、磷、酸及 等。肠液呈碱性反应,PH7.0—5.5,水分占92.4%,无机成分:包括钠、钾、钙、镁及重碳酸根离子等。” 从《生理学讲议》得知,人体的消化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胃和小肠。胃的消化作用,实质是酸性的反应,而小肠的消化作用,其实质是碱性的反应。从而看出胃的消化作用,其实质是人体在体内的一个化学工厂。这个工厂是分为两个程序; 第一程序:为酸的反应; 第二个程序:为碱的反应.这两个程序均为化学反应.其反应的结果,是将被消化的物质一步一步地变成各种物质的离子.由于离子有渗透能力,使肠壁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将各种物质的离子输到人体各个部位。
以上不难看出这个工厂,在人体内是从上向下移动进行化学反应,各种物质的正负离子也是从上向下运行的。根据《物理学》电荷的移动产生电流的原理,胃的消化系统是产生直流电的电源。
2、交流电电源——心脏
除了以前书上或一些资料所介绍的人体存在有生物电外,上海第二医院发现了脑慢电波。
根据这个发现,本人认为人体还存在着一种器官形成的电,而这种电对人体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决定人的生与死。一旦这种电因其它原因而中断或停止,人就会立即死亡。
(1) 第一种认识
根据上述对消化系统其分析的结果,消化系统是一个产生直流电的电源。这种自然的产生,说明人体内需要直流电的存在,也说明直流电在人体的重要性,以供给体内所用。
由于消化系统的各种物质离子的存在,离子的渗透、肠壁的吸收及血液循环的输送,输送到各个脏器及组织内部。当然也要输送到心脏,否则婴儿小的心脏,不会生长到成年人的心脏。从而说明心脏是在不断地在生长,也就是说心脏需要。各种物质的离子它不断地供给于心脏,而供给心脏所需要的物质离子的途径——纤维束(管道)。必然是围绕在心脏的周围,这就意味着心脏周围是电的环绕。然而,心脏是血液集中之处,而血液中含铁(Fe),这样心脏就构成了一个含铁(Fe)的装置。根据《生理学》“铁(Fe)被带电导线环绕,形成电磁铁”的原理,心脏自然是一个电磁体。而电磁体必然存在N极及S极,电磁场和磁力线。而心脏活动的特点是在360度方位上缩、张运动,其心脏的内部各种管道都要切割磁力线。又根据“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交流电”的基理,心脏自然是一个产生交流电的电源,即交流发电机。
(2) 第二种认识
人们是生存在地球上,而地球本身就存在着一个大的磁场,叫做地球磁场或地磁场。而地球上每块地方都存在着磁场,称为在地磁场。所谓的大地磁场是地球的N极与S极产生的磁场,磁化了每块大地的地层、岩石和水,所以形成的磁场,称为大地磁场。每一块大地磁场强度也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磁偏角不同,其大地位置不同,所以其磁场强度是不同的。
人是否可以磁化呢?人是可以磁化的,只不过是与地层,岩石和水的磁化程度不同而已。人体本身不同器官是由不同成份的物质所组成,其磁化程度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体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所组成。而无机化合物含有许多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如:铁、镁、铝、铜、铅、锌、铬、等。这些元素在不同器官里其含量也是不同的,所以磁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其中铁是最容易磁化的物质,人体血液中含铁,而心脏是血液集中之处,所以心脏器官磁化强度比其它器官的磁化强度要强,因此心脏在人体内构成一个独立特殊构造的磁体,形成了N极与S极,而产生了心脏磁场和磁力线。由于心脏的心肌组织内存在有许多微细的血管和纤维束,在心脏是以360度方向缩、张活动的特点,造成这些血管和纤维束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切割磁力线。根据《物理学》电学部份“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的原理,故心脏是一个特殊的交流发电机。而产生出来的电,称为心电,心电产生的电磁场,称为心电电磁场。
3、经络与电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认为针灸是通经活络,激发经气。经是干线,络是支线,而穴位是经线和络线上的一个特定点,这些特定点的相连,称之为经络。临床实践测得,多数患者均有炎症,患处或血液电阻增大。但通过针灸,可以改变患处或血液的电阻增大现象。同时常伴有上、下传导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人认为这与前节所叙述的人体有电流存在有密切关系。
人体有电流,必然也要遵循电学的基本原理,即I=V/R欧姆定律。I——为电流强度、V——电压、R—电阻。
人体有病或患处,组织内产生负电荷,而负电荷增多,就要形成屏蔽作用,产生电阻,致使体内电流流通困难。当针刺时,由于针刺的作用1)针体在体内与体外产生温差;(2)上、下提插产生磨擦起电;(3)针体本身带电(根据两种金属焊接在一起产生电势差,尖端放电原理)。针刺作用的实质是产生电,在针尖上产生正电荷。由于针尖带着正电荷时(簿膜学说),正负电荷就要产生强大的能量,即极爆(根据地磁爆原理)。在极爆的作用下,将体内患处或血液的负电荷变成一种能量而带走,使患处或血液的电阻R变小,在每次极爆的作用下,组织内的负电荷一次次的减少,同时由于体内的电流强度工的变化,体内的电流恢复了正常的流动,产生了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推动了血液循环,使血液更加畅通,顺利地输送带着患处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进入患处,进行化学反应,物质替换,调节患处的正负电荷的变化,使之正负电荷重新达到平衡。所谓的体内电流,即胃消化系统产生的直流电和心脏器官产生的交流电。通过上过的分析,进一步地说明了人体本身就存在着一个电磁场,也就是说人是生存在电磁声之中,人体只有在自身电磁场的作用下,才能进行着各种新陈代谢谢。当某处发生电阻增大时,可以通过外加电磁场去调节,使体内某处的化学反应加快,电阻变小,为心电的畅通无阻创造条件,血液循环自然得到改善,从而加速了细胞的代谢谢,其各种组织自然恢复了正常。然而当人体心脏停止时,也就是说心电停止了,即人体的交流电机的电源停止了,此时其心电的电磁场就不存在了。同时血液循环就没有推动就没有推动力了,血液循环自然也就停止了。没有血液循环的输送其各种养份,其组织内细胞就不能代谢谢,细胞也就逐渐地死亡,人也就彻底的死亡了。从而看出心电是多么的重要,它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综上所述,人体有电流,人体不仅有直流电,而且还有交流电。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络是一条低阻、高电位线,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人认为经络是心电闭合路的导线,心脏产生交流电电流是通过经络将心电输送到全身,而穴位是一种高级的变阻器或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