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在细细体验附子这味药~

牙混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10
帖子
12605
获得点赞
237
声望
48
附子,是乌头的侧根经过胆巴加工后晒干的药物

清朝先圣把附子列为中药四维之一

四维是:附子,大黄,地黄,人参

可见附子在中草药中的地位,列为四大金刚呐~!

我研究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附子,可谓参差不齐呀

比方,我买的云南白顺片漂亮,可,胆巴超标,大大影响药性泥~!!

为此,我把握所有的白顺片都泡水了,洗去胆巴,再晒干,真麻烦呦

我还买了安国的黑顺片,不知道如何,是个老药店的,价格高些,还买了盐附子,准备自己加工淡附子

这草药胡乱造,跟张仲景时期的草药质量相差甚远,你说,这药方,还能管事吗?

名字一样,其实难符哇~~
 

附件

  • 134.5 KB 查看: 79
看看[本草备要]中对附子的描述

大躁回阳,补肾命火,逐风寒湿,辛甘有毒,大热纯阳

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

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能引补血药滋不足之真阴;能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能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

,,,,,,,,,,,,,,,,,,,,,,,!!
 
看看张仲景关于使用附子治病看到的一些临床表现:

白术附子汤

白术2两,炮附子一枚去皮,甘草一两,灸生姜一两半,切,大枣6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三温服

一服觉身痹

半日许再服

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医圣说了,一服觉身痹,这个“痹“是必须有的,说明药有效咧

要是喝了药啥感觉也没有,那就肯定无效~!!!!!!

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

意思是说,喝完三服,病人有点半傻才疗效最好呢~!!

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的,正常,有效的,才是这样子滴

否则,无效烟~~
 
本人身体虚弱,患有乙型肝炎、前列腺炎、胸中部关节长年疼痛等疾病,最近感觉精神非常不好,经常瞌睡,自己把脉,两尺沉弱几尽无,两寸口浮,且常腰酸痛难耐。我本非学医之人,只是求治病心切,多方搜寻,于去年得访《民间中医》,学习不少中医知识与理论,也通过三七生先生的一段调理,感觉中医对我身体的康复很有帮助。于是,我开始对中医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也买了不少相关的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新释》、《郑钦安医书阐释》、《思考中医》等,慢慢的学习。自己也对中医开始略懂皮毛。我感觉自己是阳虚很甚。
由于自己最近身体状况不好,就决定尝试“四逆汤”,一则,想试试其效果,二则,自己的好奇——想试试附子的毒性。通过自己的推敲,自己拟定“四逆汤”如下:
黑附子:30克、干姜:35克、炙甘草:40克 5碗水煎剩1碗半多,分两次服,服用了8剂
第1剂的时候,感觉服用完后,身体发热,浑身感觉热气蒸腾,微微出汗;
第2剂,服用完后不到一个小时,腹泻,便黄黑稀烂,自身感觉身体有力,精神好转;
第3剂至第6剂,其中也拉过一到两次肚子,除感觉精神好了以外,无明显感觉。于是自己将药量加了些:
黑附子:45克、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
吃第7剂到第8剂的时候,突然感觉口苦,腹胀气严重,看书本及相关资料,觉得是附子之热留恋中洲,导致出现口苦,腹胀气等少阳经症状。
于是,决定不喝“四逆汤”,改吃“白通汤”,去甘草,加4到5根葱白。
黑附子:45克、干姜:35克、葱白4到5根
“白通汤”喝了两剂,感觉腰酸痛有改善,但不明显,但口苦和腹涨严重的症状消失。接着再喝了两剂,昨天上午喝了后,半小时左右,感觉舌头开始麻木,接着,手开始麻木,时有感觉心跳加速,心悸等症状,我想这就是附子中毒的表现了吧,昨晚再喝完一碗,有同样感觉。今天早上,又煎一剂喝下一碗,感觉更加强烈,口舌麻木明显,手脚全麻,心跳更强,而且汗出很多,中午饭后时候腹泻一次,后感觉腹部麻木,到下午4点左右,症状慢慢消失。还剩下一碗,都不知道是否继续服用了。这一两天有中毒反应,反而感觉药效比较明显,腰酸痛好了不少,胸部疼痛也减轻,精神很好,平时中午必须要睡比较长时间,而且醒来也精神不好,吃过晚饭也想睡觉,但最近几天没有这个感觉了。

我不是医生,是病患,以上完全是我真实的经历和感受。附子的毒性感受起来还是很震撼的,但震撼之余,疗效还是很不错的,附子服用的度和量的问题自己就不会把握了,刚才又看了相关的一些附子资料,还剩下两剂“白通汤”,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服用,请高手指点一二。另,我不建议其他患者学我,在没有经过医生的建议下自行服用附子其实是很危险的。我服用附子还因为一句话:只有服用附子中过毒的人,才有资格评论附子。
 
我在真武汤中用过180克没有任何中毒反应
实际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附子中毒的耐受量是不一致的,关键是辩证准确。辩证不准10克也会出问题。
 
楼主,这不是中毒,而是排病现象,我一开始吃就60克附子,干姜60克,甘草70克3剂,身体发热,腹泻,好睡,精神好转,第4剂到10剂的时候,就出现了你说症状,全身发麻,心跳加快,眼前一片发白模糊,头晕站不稳,耳朵嗡嗡作响,在家躺了整整两天,过后再吃这些症状渐渐消失,现在已经吃了30剂了,精神越来越好,一点反应都没了,脸色从原来的灰暗苍老变得红白滋润起来,我准备吃够它3个月.
 
我今天早上用生姜200g、干姜30g、制附子30g(黑)煮水喝,大约煮了30分钟,喝后过一个多小时全身出现麻木,头脑发昏,胸部发闷,量血压高压85-低压65,赶紧上医院进行治疗,医生说是附子中毒,后打点滴(维生素c针(抗坏血酸)4支,肌苷针2支,葡萄糖注射液1瓶、氯化钠注射液一瓶),症状才基本缓解。中途打点滴上厕所差点晕倒。
 
一妇颈椎怎生多年,黑附子400克,麻黄50克,细辛50克,熟地100克,三济后,从头到脚发麻。第一天感到浑身无力,以后递次减轻,一星期后,片子显示,增生消失。
 
我本人是中医学院的学生,约半个月前自己亲自试了一个药方:制附子100g(先煎2个小时) 干姜60g 甘草30g 生姜15g 丹参30g
子时服药,后两小时(约丑时)出现轻微的头晕、轻微的腹痛、腹泻(水样大便),便后腹痛立即缓解,而且整个人感觉很爽,当然额头也有出汗,但是心率脉搏正常,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之前一段时间我服用过60g制附子,没有任何不良症状。
 
我昨天吃一味药,其中含黑附子15g,炙甘草10g,干姜15g。上午熬好药后,10点钟喝了一杯,喝的时候嗓子有点辛辣的感觉,大概半小时后,嘴唇有麻的感觉,手、上臂以及下肢有麻木的感觉,胃部也有点辣辣的感觉,站立起来也有些眩晕。后来11:30后肚子有点痛就去上厕所,大便基本是水状。午饭后13:30左右又上厕所一次,大便也是水状的,此后再也没有上过厕所了。四肢麻木的症状到下午4、5点后才渐渐消失。后来晚上药也暂时没有服用了。
 
患者王**,女,40岁,痔疮痛疼20余年,加重半月,有出血,痛如刀割,肛门坠胀,伴有疲乏无力,全身发凉,口苦口干,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舌尖有口疮,脉沉细无力。
以六经辨证的太少两感为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大黄和补中益气汤治疗,附子用的是制附子按煎煮必须先煎30分钟以上,谁知服药后不久出现发冷,全身颤抖,下肢有轻微的麻木,口舌无麻木,急查血压80/130MMGH,心率82次/分,律齐。
按附子中毒果断处理,输能量加50%葡萄糖40ML,输液大约130ML后上述症状全都得以缓解。
后问患者及家属附子你是和其他药一起煎还是分开另煎的?患者和家属就支支吾吾的说是另煎的,我有问煎了多长时间?(面露苦色)慢慢腾腾的说是煎了30分钟,我们的医护人员一下明白了---没有按医嘱煎药造成的。我在这儿说的是我们以后用附子千万要小心再小心!对患者要交代清楚附子要另煎久煎,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才安全,我再啰嗦几句,对于家属和患者一定给予吓唬的口气,不然不会听医嘱的。我们用的附子以前的患者按医嘱服了就没有出现中毒或轻微中毒的,这位患者是没有按医嘱私自按自己的意愿煎的,服用后中毒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没有中毒也是侥幸!

附子中毒的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多因短期内服过量所致,主要特征有口、面、全身麻木;唇舌肢体颤抖;心慌胸闷、烦躁不安,甚者抽搐。听诊及心电图检查见心律不齐。切诊可见结、代或促、迟等脉象。甚者出现呼吸慢弱,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血压下降,心音微弱等症状。
2)慢性中毒:表现为下肢麻木,小便不利,甚者尿痛,视力模糊等。


请大家谈谈你在临床上遇到过附子中毒吗?如果遇到怎么救治?
 
抢救一例附子中毒患者
2009年3月一胃病患者,来就诊,处方附子理中汤其中制附子20克干姜30克,甘草20克,,,,,,,,,.且此三种药先煎1小时,,此方连用了三天了,没事,病情大轻,第四天患者晚上服时稍有不快,第二天日早上服后开始舌麻,独自来我处,后头晕,但说话等都正常,我没在意,只让其躺在床上,一会其觉头晕轻而自座起,而后又突然躺下并说头晕心慌,恶心,舌麻,身麻手麻手抽,又几分钟后手足不能运动,不会说话,口程O形,患者自感不行而泪流,。我立用双黄连注射液60毫升,加入5%糖250毫升静滴,让其用吸管吸浓蜂蜜水(当时时已不能起身喝,只能吸),大约30分钟后病情开始缓解,慢慢慢能说话,手足痉挛减轻。一小时后完全好转。

去年也用同样的方法治愈了几例附子中毒的患者,但病情都比此轻。记的有一老人高血压患者,用附子30克,服后,起先头晕,呕吐重,其血压直线下降,大约初起高血压为170MMHG几分钟后再测为120MMHG再几分钟后为100MMHG而后为90MMHG。用上法后一小时病情缓解,测其血压仍低又用生脉注射液30毫升加250毫升静滴后而愈。
今年3月份的附子中毒病例发生后至今心有余悸,不敢轻易使用附子。
 
记得两年前,我刚接触火神派著作时,不知深浅,曾用制附子80克每付也没事。近一年来用附子多了却常常出现中毒反并应。这段时间我想其原因如下:(1)现在附子质量不稳定,毒性强弱不一(2)也许是患者煎煮不到位,。为了达到万无一失,我现在如此在做:(1)开设代煎中药,凡附子每付多于15克,给其代煎,且先煎2小时,并口尝无麻感后再入它药。以防患煎煮不到位而出事。(2)备好双黄连注射液,蜂蜜,以防万一。两年来我用此两物抢救附子中毒疗效确切。
 
李可: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让抬回家准备后事。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总共开了3剂药!我说你回去以后给老太太煮上吃,,如果吃了药后体温上来了,就有效,你就再来找我。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找我,说我妈情况很好,不但能够坐起来,还吃了很多东西,还张罗要下地帮儿媳妇做点家务活。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3剂药,,怎么一天就吃完了?他也摸不著头脑了,就回去跟他媳妇说,原来他媳妇一著急,3付药给熬在一块了(笑)。。1付一两半,3付就是100多克啊,水又加少了,药熬得剩下一点儿。他们就给老太太过一会儿喂一匙,喂了40多分钟,药吃完了,老太太眼睛睁开了,第二天就下炕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后来到了80年代啊,我们国家考古,发现了一些个文物,其中就有东汉的度量衡器,叫“权”。“权”与《伤寒论》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度量标准,有液体的量法是升,有中药的量法——一斤是多少,一两是多少…….还有好多钱匕,相当于现代的药匙,比如把中药碾成末以后,病人要买一钱药,一钱是多少呢?你就量那么一钱倒在买药的人手里边儿。

当时啊,上海有位教授,他就根据这个东西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汉代的一两,就是《伤寒论》上写的一两啊,我们首先把它折算成10钱,1钱为3克,也就是说1两为30克,如果少于这个量,就不能治大病!但现代人多直接乘以15.625,认为1两为15.625克,正是30克的一半。



田原:如果后来没有发现这种新的汁算方法,大家可能还是无法理解,您怎么敢给病人用那么大的药量!(笑)看来您的眼光和胆量都是超前的。
 
一男32岁,身体素强壮。因买狗脚四只,听人讲狗脚与附子同煮食用对身体有好处,即买附子30g ,回家把狗脚和附子放在锅里蒸了20多恩钟后即食。半小时后感头皮发麻,自己走到县人民医院就诊。一小时后全身发麻,心烦,心率不齐,舌强直。西医诊断为附子中毒并进行了对症治疗,于四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我在行医十多年中,碰到附子中毒五人,都是用绿豆煎熬水大剂量内服,病人无一死亡。不知各位同仁遇到这种病人时是怎样处理的?望赐教。
 
搜索了这些关于附子使用的议论,瞅瞅吧~~~
 
人们对附子使用的评论往往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说附子回天救命之良药,大补壮阳数附子

另一个极端说附子害人中毒深,虎豹豺狼要远离
 
我看[金匮要略]中说到大量使用附子乌头的地方,有五处提到“知不知“的问题

这可证明,大量使用附子乌头的用意就是要病人出现中毒反应,以毒攻毒~!!
 






如果附子是芋头就没有救人害人之说了!
 
吃附子次数多了有不好的地方

皮肤太干燥~

内气很平和,不上火,不怕冷,浑身经脉畅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