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Q 茜草(附:茜草藤)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80
获得点赞
76
声望
38
年龄
43
t015f2dcb72f15ba08f.jpg
t01ddcd207b93521a8e.jpg
t01fafecf9a5cf4ca28.jpg
t013112b00f67d4b69c.jpg
t01cb9147a73b98b035.jpg


Radix Rubiae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缘草本,根细长,丛生于根茎上,红褐色;茎四棱,棱及叶柄上有倒钩刺。叶4片轮生,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9cm,宽1~4cm,全缘,基出脉5条。伞聚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冠辐射状,5裂,淡黄色;雄蕊5枚,资方下位,2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转黑。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或作扭曲状,主根不明显,支根丛生于根头部,数条或数十条,长10~15cm,直径 0.2~0.6cm,根头部有时有茎的残基。表面棕红色或红褐色,有细皱纹及少数须根痕。外皮易剥落,剥落处色较鲜艳。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薄,木部黄红色或淡红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多数小孔。无臭,嚼之如软木,且使唾液变红,味微苦。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淤,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淤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行血祛瘀。
【临床应用】1. 用于各种出血症。
茜草凉血而止血,主要用于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病症,多配合山栀、生地、地榆等药应用。
2. 用于妇女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及跌扑损伤,关节疼痛,痈疽初起等症。
茜草生用能行血祛瘀,凡瘀血阻滞之症,都可应用。故应用较为广泛,往往与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皮等药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茜草炭(炒至外黑内微焦为度,用以止血)
生茜草、茜草根(生用,有行血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茜草藤:又名过山龙,即茜草的茎藤。有活血消肿的功效。能治跌扑损伤、疮痈肿毒。既可内服,也可取鲜草捣烂外敷。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 茜草根,古称“茹鲈”或称“鲈茹”,为妇科要药,《内经》即有“四乌贼骨一鲈茹丸”用治血枯经闭的记载,是最早见于书本上的方剂之一。
2. 临床应用本品时,一般认为生用则行血,炒炭则止血。但现在有人认为生用也有止血功效。
 
摘《用药心得十讲》:
茜草又名红茜草,味苦、微酸,性微寒。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经。炒炭用可以止血。常用于以下情况:
1. 月经闭止:妇女月经不通,可用本品31克,黄酒煎服,有行血通经作用。《内经》有四乌贼骨一藘茹(即茜草)丸方,用乌贼骨125克、茜草31克,为细末,用麻雀卵和为丸,每次3~6克,一日二次,用鲍鱼汤送下,治女子血枯、月经衰少不来。我曾用本方治愈一青年女子,月经闭止一年半左右,骨蒸盗汗,消瘦颧红,气短疲倦,行动无力,经几个医院检查,未找到确切原因,经服用滋阴清热、养血舒郁等应证汤药,同时兼用上述丸药,治疗约三个月左右,月经即渐通,诸症逐渐消失而愈,目前此人已将近四十岁,身体健康,在工厂工作。仅供参考。
2.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可用本品配合红花、赤芍、苏木、乳香、没药、骨碎补等同用。
3.吐血、咳血:由于血热或血瘀而致的吐血、咳血、衄血等失血症,可用本品炒炭用,既能止血,又不致发生瘀血。常配合生地、阿胶、三七、藕节、白芨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报导,茜草炭有缩短家兔出、凝血时间的作用。
4.妇女崩漏:对子宫出血(突然大量出血叫崩,时常小量出血叫漏),可配合桑寄生、川断炭、炒白术、阿胶珠、棕榈炭、艾炭、当归、益母草、菟丝子、赤石脂等同用。
另外,根据本品有治“风痹,黄疸”的作用。可与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穿山龙等配合,用于关节炎的关节疼痛。配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泽泻等,用于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黄疸和胆道不畅通而致的黄疸等。
紫草茜草均能行血活血,但紫草偏用于透发斑疹,兼通二便;茜草偏用于通经活血,兼治崩漏、便血,炒炭后止血作用优于紫草。
用量一般8~9克。特殊情况可用至30克。
血虚、血少者不宜用。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记载的少量方药之中,即有茜草一味:“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贼骨一芦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这里的芦茹,即茜草。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茹芦”。茜草苦寒,入肝经,药用其根部。此药既能行血,又能止血,故有’血见愁”之别名。前人经验,多谓炒炭止血,生用行血。朱老指出:茜草生用亦有显著止血的作用,不必炒炭,唯止血当用小剂量(常用6克左右);行血则须大剂量(20~30克)耳。

茜草止血,范围较广,无论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多、子宫出血,凡因血热妄行引起,量多色鲜,舌红脉数者,皆可投以茜草,而收迅捷止血之效。常配伍生地黄、大黄、白芍、炒丹皮、炒栀子、侧柏叶同用。茜草本可行血,配合大黄等应用,尤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晚清张锡纯氏善用茜草,其妇科方中有清带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治妇女赤白带下,所谓赤带,即子宫的少量出血)和固冲汤(黄芪、白术、龙骨、牡蛎、山萸肉、白芍、晦螵蛸、棕炭、五倍子、茜草,治妇女血崩、宫血)。

[病案举例]
徐X,女,32岁.教师。经常头眩失眠,掌炕口干,月事先期而行,且量多如崩,恒七八日始净,顷方行二日。苔薄质虹,脉弦细而数。此肝肾阴虚,血热妄行之候,治宜滋养肝肾、凉血调经。
生地黄、炒枣仁、煅乌贼骨各20克,甘杞子、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生白芍12克,苎麻根30克,茜草6克,甘草5克。5剂。
二诊:药后经量显见减少,5日而净,自觉头眩掌炕好转,夜寐渐安。苔薄,脉细弦,续守前方损益,服5剂后,精神振爽,即以杞菊地黄丸、归脾丸早晚分服,每次6克,善后而愈。

茜草行血,其效虽著者为妇女血滞经闭,单用此味30克,黄酒与水各半煎服,1日1剂,2次分服,一般数剂即可收通经之效。月经困难,经水中夹有血块,腹疞痛者,也可使用。亦可配伍当归、川芎(佛手散)、桃仁,赤芍、益母草、泽兰、香附、延胡、青木香、茯苓、威灵仙、丹参,用于血瘀气滞之痛经。另有胁痛一症,胁肋属肝,有气分、血分之别,初病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为“肝着”。以“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为其特征,主以旋覆花汤。此方三味药,旋覆花、青葱之外,尚有新绛,新绛即绯帛,为纺织品,而染之成绯者,即茜草之根汁.故茜草又名“倩染”、“绯草”。对于此方证,历来注家多有疑义。《医宗金鉴》以为方证不符,丹波元简、陆渊雷等亦谓方证不合。但叶天士治肝着,常用此方,谓“肝着之病乃由经脉,继及络脉,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并指出“此际不可用辛香刚燥,……新绛一方,乃络方耳”,药用新绛配旋覆花、桃仁、柏于仁、归须、泽兰之类,可证《金鉴》之说不确。而新绛一药,自清以后即废用,茜草入络行血,瘀去则络脉宣通,故可取效于久病胁痛者,朱老认为“新绛”之作用,乃在茜草,不妨选用茜草可也。

茜草尚可利水,用于水肿、黄疸等疾,《千金》治风水,即有“活其血气”之说,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曾论及“血不利则为水”,可惜历来注家多泥于字面,在妇女经水问题上做文章。朱老认为:仲景之精神乃在于阐发瘀血导致水肿,临证对于水肿之仅用通行利水剂无效者,常改从血瘀治疗,选用茜草合益母草、鬼箭羽、丹参、泽兰、牛膝、车前、猪苓、茯苓皮、桂枝等,每收捷效。茜草、益母草、泽兰辈,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故用于血瘀水肿证,非常合拍。

[何绍奇整理]
 
茜草

【拼音名】Qiàn Cǎo

【英文名】RADIX RUBIAE

【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6~12列,含棕色物。皮层薄壁细胞有的含红棕色颗粒。韧皮部细胞较小。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射线不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
(2)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振摇,静置使分层,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
(3)取本品粉末0.5g,置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茜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叶茜草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四氢呋喃(310:9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大叶茜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叶茜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过夜,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计算,含大叶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于0.40%。

【炮制】
茜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茜草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的根及根茎。亦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本草纲目拾遗》)等。味苦,性寒。入心、肝经。功能: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淤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含蒽醌甙茜草酸(Rubierythrinic acid)、水解生成甙元茜素(Alizarin)及葡萄糖。尚含紫色素(紫茜素,Purpurin)、伪紫色素(伪紫茜素,Pseudopurpurin)、茜草色素(Munjistin)。
药理作用:
1. 止血作用实验证明:本品有轻度止血作用。茜草根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
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试管内,茜草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紫茜素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紫茜素、茜素对蚯蚓、蜗牛、囊尾蚴、羊的大肠寄生虫皆有毒性作用,但对鼠、兔、人等毒性很小。
3. 止咳、祛痰作用茜草根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止咳、祛痰作用。
4. 对平滑肌的作用对离体兔回肠,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产妇口服亦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在小鼠离体小肠试验中,紫茜素、茜素无明显解痉作用。
5. 其他作用茜草制剂能治疗膀胱结石。其对由镁和胺构成的结石有一定的溶媒作用,但对膀胱结石实际上并无多大作用,机制可能是兴奋膀胱肌肉,从而帮助结石的排除。对大鼠的实验性肾或膀胱结石的形成,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大剂量茜草素能降低动物血压,却不影响心脏;有某些利尿及兴奋离体肠管(张力则略有降低)的作用。
茜素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与芦丁相似,可能有抗炎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慢性泄泻茜草根炒炭研细末,加等量红糖,每次9g,每日3次,饭前服,1周为1疗程。治疗28例,用药1~2疗程后,全部治愈。〔江苏医药1976;(6):55〕
2.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鲜茜草根60g,加入60度高粱酒500ml中,浸泡7天,空腹温服,连服数天。治疗12例,痊愈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新医学1985;16(2):39〕
3. 治疗急性扭伤和跌打伤茜草干品50g,血当归根干品100g,加入75%酒精或60度白酒500ml 中浸泡5~7天。先用温水浸泡或热敷患处5~10分钟,再用药酒反复摩擦患处至发热为至,每日3~4 次。治疗210例,一般3天以内即可痊愈。〔贵州医药1983;7(6):46〕
4. 用于拔牙术后出血茜草粉碎过80目筛,再加1%呋喃西林及薄荷油调合拌匀后消毒。拔牙后,将本药喷撒于创面,治疗1041例,拔牙1361个,一般5分钟内可以止血。有效率为98%。〔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79;(2):139〕
方剂选用:
1. 治疗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2. 治疗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
3. 治疗疔疮:地苏木,阴干为末,重者八钱,轻者五钱,好酒煎服;如放黄者,冲酒服,渣罨疔上。(《本草纲目拾遗》)
4. 治疗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
5. 治疗衄血无时:茜草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焙干)半两。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本事方》茜梅丸)
配伍效用:
茜草配伍地榆 二者均性寒,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相伍为用,效果更著,用于治疗血热所致之咯血、溺血等证。
茜草配伍黄连、地榆 茜草、地榆均凉血止血;黄连清热燥湿。三药伍用,有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血痢。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虚寒及无淤滞者忌服。
毒副作用:给小鼠口服茜草根水煎剂150g/kg无死亡,但剂量增至175g/kg时,8只中有2只死亡。
临床应用本品,无严重的副作用。亦有报告指出,人服用茜草根煎剂后,有较持久的恶心和轻度的血压升高。
【医家论药】
“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及黄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本草经疏》)
“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本草纲目》)
“茜草治血,能行能止。余尝用酒制则行,醋炒则止。活血气,疏经络,治血郁血痹诸症最妙,无损血气也。配归、芍用,大能有益妇人。”(《本草汇言》)
“茜草,但止行血,而不补血,宜同补气之药以行血,不宜同补血之药以散气。至于各书言其能补虚热,且治劳伤,徒虚语耳。行血而反能止血者,引血之归经耳。但既引入于各经,即当以补阴之药继之,则血出而不再沸,否则血症未有不再发者也。”(《本草新编》)
“茜草……疗中多蛊毒,治跌扑损伤。吐下血如烂肝,凝积血成淤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室女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治之皆愈。大都皆血家药也,故血滞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红紫干枯者,用之于活血药中甚妙,外症疮疖痈肿者,用之于排脓药中立效。其曰除乳结为痈者何?盖乳者,血之所为也,用此剂以行之,则血行而痈自散矣。”(《药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