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2/28
- 帖子
- 2022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36
经络学认为经络是经气的通道,经气是由营養物质中分解得到的,其分布除在各经脉之中外更重要的是在人体腔内五脏六腑及器官腺体处的分布运行,也就脏腑之气,腺体器官对经气的吸收是有一定的密度和容量规则的,其密度和容量的改变是由于疾病的发生也可以由经络和经穴调节控制的,主要与五输穴的作用有关,其中合穴的作用为最强,合穴中脉气深大,对其进行调节,对腔内经气的变化作用最大,所谓脉气深大,其实就是从合穴所运动通过的经气数量或流量为最大最多,因为经气並不是可以随便从什么地方就能通过的,经气通过的部分的组织细胞的结构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而合穴或经穴就像水流过的管道一样,管道越多所流过的水就越多,管道少则流经流通过的水也少,经络就相当于管道,沒有经络的地方经气的运动是要受到阻碍的,不能通过,而当用针刺对经穴刺激时,由于经穴处的组织细胞的反应会有收紧等作用,((有人认为经络路线上神经较多,经络就是神经组织,其实不然,针刺对神经干的刺激所造成是相关细胞组织的收紧等反应,而这会影响了经气的运行,但神经本身並不是经络,更不是经气物质))这会对经气的运行产生阻滞作用,经穴越大,受到阻滞的经气流就越大,(经络上不是经穴的地方针刺沒有效果,说明经气在腔中的聚集是要达到一定数量或规模才能有作用的)。同时腔内经气的变化也就越大,因为经气是按一定节率向经脉和器官腺体中输入的,经穴由于针刺的作用不能从经脉中通过必然造成经气在腔内的聚集,,受到阻滞的经气越多,在腔内聚集的经气也就越多,並且所具体影响的腺体器官处的经气变化是由不同的经穴所决定的,都是有一定的相互关联的,受到阻滞的经气根据刺激的强弱会有补泻两种效果,一般是强刺激是泻,弱刺激是补,泻是将腔内的经气过多的引入了经脉之中减速少了有关腺体器官处的经气密度度和容量从而减少了代谢谢反应,补是使腔内经气的聚集增多改变相关腺体器官处的经气密度和容量,增强了代谢谢功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