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3/28
- 帖子
- 137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传奇傅青主》叙写傅山与顾炎武的三次会面
最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传奇傅青主》,叙写了傅山与顾炎武的三次会面。该书中关于这三次会面的记述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充分发挥了小说体裁的想象空间。现引录如下: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一次会面
——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三章
傅青主到辉县百泉拜访孙奇逢之后,于1664年初回到松庄。
不久后,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傅青主正在窑洞中读书,傅仁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叔叔,顾炎武先生来了!”
傅青主迎出去,只见一位五十多岁、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站在窑洞外颔首微笑。来客脸庞方正,美髯飘逸,带着浓重的书卷气。
客人拱手道:“在下是昆山顾炎武,字宁人,对傅先生仰慕已久,特意前来拜望。”
傅青主急忙还礼:“顾先生,我也久仰您的大名了,幸会啊!”拉住顾炎武的手,一起走进窑洞。
二人坐在土炕上,傅仁送来茶水和早点。
傅青主说:“顾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路途虽然遥远,但一路上结识了许多朋友,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就不觉得劳累了。”
因为是初次相识,傅青主还是有所保留,试探地说:“我早就闻知顾先生学问广博,很想向先生讨教。我还知道您精于诗文,很想与您诗赋唱和呢。”
顾炎武则更直率:“傅先生,我也期待着和你切磋学问,吟诗作赋呢。但是,我此番来松庄,还有更重要的事!”
“先生有何事,不妨讲来。”
顾炎武用手指蘸着茶水,在炕桌上写了一个硕大的“明”字,说:“这就是我梦牵魂绕的心事……”由于激动,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傅青主看到这个“明”字,不由得也激动起来,叫道:“这也是我的心事啊!”他急急地取出自己写的一副对联,展开给顾炎武看:
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
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
“这对联写得真好。首字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真人心印一珠明,又一次点出了明字!”顾炎武说着,眼圈都湿润了,随后又急切地低声问:“傅先生,我想向你打听,山西这边有没有新的动向,有没有好消息呢?”
傅青主明白顾炎武所说的“好消息”是指什么。他激动的心绪逐渐平复下来,回归到现实中,神色沉重地说:“我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都曾经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过,我们的一些好兄弟更是为这个梦想而流尽了鲜血……”
顾炎武说:“我读过你写的《汾二子传》,我在南方也参加过起义,也有亲密的朋友在战场上牺牲了。”
傅青主无奈地叹了口气:“但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的梦想已经没有实现的机会,什么‘好消息’都不会有了。”
顾炎武凝望着傅青主,点点头,他相信傅青主说的都是实情。沉吟片刻,顾炎武又问:“难道说,我们只能默默地做个前朝遗民,无所作为了吗?”
傅青主想了想说:“其实并非无所作为。他们能够征服我们的国土和政权,但是征服不了我们的人心,更征服不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仍然可以以文相会,在文化的领域里舒展情怀,坚持操守!”
顾炎武点点头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啊。”
傅青主接着说:“不久前,我到河南拜访了孙奇逢先生,经孙先生指点,眼界开阔了许多。我最近经常在想,咱们这些明朝的遗民除了固守永不仕清的气节之外,还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我们回首前朝往事,认真地想一想,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清军的入侵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明朝内部的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学者思想迂腐,明朝怎能不亡呢!”
傅青主拍案道:“对啊,你说的太对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清朝到头来也只不过是历史的过客而已,我们该为更久远的未来而思考……”
顾炎武认真地问:“那么,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呢?”
傅青主沉思片刻,说:“我们是文墨书生,唯一能够驾驭的就是自己的头脑。我们要做思想的斗士,向一切腐朽的思想宣战,为未来的世界做一些思想启蒙的事情,把世人从蒙昧的泥沼中解脱出来。”
说到这里,傅青主兴奋起来,他站起身,在窑洞里来回踱着步,“具体来说,是要向奴性宣战!我平生最反对的就是奴性,最厌恶的就是奴颜婢膝的行为。如果人们都能摆脱奴性,张扬自己的个性,自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这世界就有希望了!”
“我了解你的主张,你的诗文、书画都反对奴性,我也很赞同你的主张,愿意和你一起做思想的斗士!”顾炎武又感慨地说:“我的一些想法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却无人可讲,只能自缄其口,欲言而不得,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啊。今天恰逢知己,可以舒解愁怀了。”他站起来,走向傅青主,两位学者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傅青主说:“我们远隔天涯,都是沦落之人,又都是不甘沉沦的人,有幸相逢在一起,彼此尽吐肺腑之言,真是相见恨晚啊!”
“我比你小六岁,以后就叫你青主兄吧。”
“好啊,顾老弟,以后我们就兄弟相称了。”傅青主高兴地说:“我很想联络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聚会,抒发情怀,沟通思想。你是到访的第一位呢。”
“我相信,以后来访的朋友会很多的。听说阎若璩也要来呢。”
“我对阎若璩也很敬重,还曾拜访过他的父亲,正盼望他来呢。”
顾炎武环视傅青主居住的这间简陋的窑洞,说:“我真佩服你,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仍然有铮铮的骨气,宏大的志向!”
傅青主笑着说:“我这土炕还算宽敞,睡两个人是绰绰有余的。你在我这里多住几天,就睡在这土炕上,晚上咱们还可以继续交谈。”
顾炎武欣然应允了。
第二天早晨,傅青主早早地醒了,顾炎武还在酣睡。
傅青主突发奇想,他知道顾炎武精通音韵学,要和顾炎武开个玩笑,就大声喊道:“‘汀茫’了,‘汀茫’了!”
顾炎武懵懵懂懂地醒来,一时不知所云,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傅青主哈哈笑道:“天字的古音为‘汀’,明字的古音为‘茫’,‘汀茫’就是天亮的意思啊。”
顾炎武也笑起来。接着,又惋惜地说:“青主兄,你搅了我的好梦!”
“你在做什么梦啊?”
“我梦见了明太祖皇帝!在辽阔的原野上,太祖皇帝骑着彪悍的战马向我飞驰而来。眼看快到跟前了,我正要叩拜,你就把我吵醒了,多可惜啊。”
傅青主笑道:“好梦,你今晚再继续做吧。”
一丝不祥的阴影忽然掠过顾炎武的心头,他惴惴不安地说:“我做了这样的梦,是不是预示着我的寿数将尽,不久于人世了呢?”
“我不会解梦,但是会诊脉。我为你把把脉,看看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吧。”傅青主说着,坐到顾炎武身边。
诊过脉之后,傅青主呵呵笑着说:“顾老弟,你的身体很好。你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现在娶个妻子,仍然可以生个娃儿呢。这么好的身体,不必担心寿数。”
“经你一说,我完全放心了。青主兄,我很仰慕你的医术,听说你写了医书,我很想拜读啊。”
“我写的《女科》已经完稿了,目前正在撰写《男科》和《儿科》,还打算撰写外科的《青囊秘诀》、方剂学的《大小诸证方论》,等等。你可以先看看《女科》,以后其他医书陆续写出来,再请老弟指教。”
顾炎武说:“好,我就先看看你的《女科》。我对方剂学也很感兴趣,你的《大小诸证方论》写出来,一定要让我先睹为快啊!”
傅青主又想起顾炎武的梦,说:“你在梦中见到了太祖皇帝,这说明你对大明朝有深切的怀恋之情,我也时时有同样的情感。我们应该把内心的情感写成诗文,抒发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强。当然,我们的诗文要写得隐晦一些,以免陷入文字狱哟。”
顾炎武点头称是,说:“可是,我们的诗文会让后人感到晦涩难懂的。”
“咱们生在这样的时代,也是无可奈何嘛。”
顾炎武在傅青主家住了多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们相约,以后找机会再次相聚。
待续: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二次会面——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五章
(顾炎武为《石道人别传》作跋,为《大小诸证方论》作序)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三次会面——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八章
最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传奇傅青主》,叙写了傅山与顾炎武的三次会面。该书中关于这三次会面的记述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充分发挥了小说体裁的想象空间。现引录如下: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一次会面
——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三章
傅青主到辉县百泉拜访孙奇逢之后,于1664年初回到松庄。
不久后,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傅青主正在窑洞中读书,傅仁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叔叔,顾炎武先生来了!”
傅青主迎出去,只见一位五十多岁、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站在窑洞外颔首微笑。来客脸庞方正,美髯飘逸,带着浓重的书卷气。
客人拱手道:“在下是昆山顾炎武,字宁人,对傅先生仰慕已久,特意前来拜望。”
傅青主急忙还礼:“顾先生,我也久仰您的大名了,幸会啊!”拉住顾炎武的手,一起走进窑洞。
二人坐在土炕上,傅仁送来茶水和早点。
傅青主说:“顾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路途虽然遥远,但一路上结识了许多朋友,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就不觉得劳累了。”
因为是初次相识,傅青主还是有所保留,试探地说:“我早就闻知顾先生学问广博,很想向先生讨教。我还知道您精于诗文,很想与您诗赋唱和呢。”
顾炎武则更直率:“傅先生,我也期待着和你切磋学问,吟诗作赋呢。但是,我此番来松庄,还有更重要的事!”
“先生有何事,不妨讲来。”
顾炎武用手指蘸着茶水,在炕桌上写了一个硕大的“明”字,说:“这就是我梦牵魂绕的心事……”由于激动,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傅青主看到这个“明”字,不由得也激动起来,叫道:“这也是我的心事啊!”他急急地取出自己写的一副对联,展开给顾炎武看:
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
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
“这对联写得真好。首字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真人心印一珠明,又一次点出了明字!”顾炎武说着,眼圈都湿润了,随后又急切地低声问:“傅先生,我想向你打听,山西这边有没有新的动向,有没有好消息呢?”
傅青主明白顾炎武所说的“好消息”是指什么。他激动的心绪逐渐平复下来,回归到现实中,神色沉重地说:“我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都曾经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过,我们的一些好兄弟更是为这个梦想而流尽了鲜血……”
顾炎武说:“我读过你写的《汾二子传》,我在南方也参加过起义,也有亲密的朋友在战场上牺牲了。”
傅青主无奈地叹了口气:“但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的梦想已经没有实现的机会,什么‘好消息’都不会有了。”
顾炎武凝望着傅青主,点点头,他相信傅青主说的都是实情。沉吟片刻,顾炎武又问:“难道说,我们只能默默地做个前朝遗民,无所作为了吗?”
傅青主想了想说:“其实并非无所作为。他们能够征服我们的国土和政权,但是征服不了我们的人心,更征服不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仍然可以以文相会,在文化的领域里舒展情怀,坚持操守!”
顾炎武点点头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啊。”
傅青主接着说:“不久前,我到河南拜访了孙奇逢先生,经孙先生指点,眼界开阔了许多。我最近经常在想,咱们这些明朝的遗民除了固守永不仕清的气节之外,还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我们回首前朝往事,认真地想一想,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清军的入侵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明朝内部的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学者思想迂腐,明朝怎能不亡呢!”
傅青主拍案道:“对啊,你说的太对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清朝到头来也只不过是历史的过客而已,我们该为更久远的未来而思考……”
顾炎武认真地问:“那么,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呢?”
傅青主沉思片刻,说:“我们是文墨书生,唯一能够驾驭的就是自己的头脑。我们要做思想的斗士,向一切腐朽的思想宣战,为未来的世界做一些思想启蒙的事情,把世人从蒙昧的泥沼中解脱出来。”
说到这里,傅青主兴奋起来,他站起身,在窑洞里来回踱着步,“具体来说,是要向奴性宣战!我平生最反对的就是奴性,最厌恶的就是奴颜婢膝的行为。如果人们都能摆脱奴性,张扬自己的个性,自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这世界就有希望了!”
“我了解你的主张,你的诗文、书画都反对奴性,我也很赞同你的主张,愿意和你一起做思想的斗士!”顾炎武又感慨地说:“我的一些想法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却无人可讲,只能自缄其口,欲言而不得,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啊。今天恰逢知己,可以舒解愁怀了。”他站起来,走向傅青主,两位学者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傅青主说:“我们远隔天涯,都是沦落之人,又都是不甘沉沦的人,有幸相逢在一起,彼此尽吐肺腑之言,真是相见恨晚啊!”
“我比你小六岁,以后就叫你青主兄吧。”
“好啊,顾老弟,以后我们就兄弟相称了。”傅青主高兴地说:“我很想联络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聚会,抒发情怀,沟通思想。你是到访的第一位呢。”
“我相信,以后来访的朋友会很多的。听说阎若璩也要来呢。”
“我对阎若璩也很敬重,还曾拜访过他的父亲,正盼望他来呢。”
顾炎武环视傅青主居住的这间简陋的窑洞,说:“我真佩服你,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仍然有铮铮的骨气,宏大的志向!”
傅青主笑着说:“我这土炕还算宽敞,睡两个人是绰绰有余的。你在我这里多住几天,就睡在这土炕上,晚上咱们还可以继续交谈。”
顾炎武欣然应允了。
第二天早晨,傅青主早早地醒了,顾炎武还在酣睡。
傅青主突发奇想,他知道顾炎武精通音韵学,要和顾炎武开个玩笑,就大声喊道:“‘汀茫’了,‘汀茫’了!”
顾炎武懵懵懂懂地醒来,一时不知所云,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傅青主哈哈笑道:“天字的古音为‘汀’,明字的古音为‘茫’,‘汀茫’就是天亮的意思啊。”
顾炎武也笑起来。接着,又惋惜地说:“青主兄,你搅了我的好梦!”
“你在做什么梦啊?”
“我梦见了明太祖皇帝!在辽阔的原野上,太祖皇帝骑着彪悍的战马向我飞驰而来。眼看快到跟前了,我正要叩拜,你就把我吵醒了,多可惜啊。”
傅青主笑道:“好梦,你今晚再继续做吧。”
一丝不祥的阴影忽然掠过顾炎武的心头,他惴惴不安地说:“我做了这样的梦,是不是预示着我的寿数将尽,不久于人世了呢?”
“我不会解梦,但是会诊脉。我为你把把脉,看看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吧。”傅青主说着,坐到顾炎武身边。
诊过脉之后,傅青主呵呵笑着说:“顾老弟,你的身体很好。你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现在娶个妻子,仍然可以生个娃儿呢。这么好的身体,不必担心寿数。”
“经你一说,我完全放心了。青主兄,我很仰慕你的医术,听说你写了医书,我很想拜读啊。”
“我写的《女科》已经完稿了,目前正在撰写《男科》和《儿科》,还打算撰写外科的《青囊秘诀》、方剂学的《大小诸证方论》,等等。你可以先看看《女科》,以后其他医书陆续写出来,再请老弟指教。”
顾炎武说:“好,我就先看看你的《女科》。我对方剂学也很感兴趣,你的《大小诸证方论》写出来,一定要让我先睹为快啊!”
傅青主又想起顾炎武的梦,说:“你在梦中见到了太祖皇帝,这说明你对大明朝有深切的怀恋之情,我也时时有同样的情感。我们应该把内心的情感写成诗文,抒发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强。当然,我们的诗文要写得隐晦一些,以免陷入文字狱哟。”
顾炎武点头称是,说:“可是,我们的诗文会让后人感到晦涩难懂的。”
“咱们生在这样的时代,也是无可奈何嘛。”
顾炎武在傅青主家住了多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们相约,以后找机会再次相聚。
待续: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二次会面——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五章
(顾炎武为《石道人别传》作跋,为《大小诸证方论》作序)
傅山与顾炎武的第三次会面——引自《传奇傅青主》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