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有感而发:我所喜欢读的几本书

古道瘦马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21
帖子
839
获得点赞
106
声望
28
年龄
68
经常有人问我学中医要读哪些书?我确实很难回答,不是谦虚,故做高雅。我一生读的书很多很杂,文史哲过去常读,四十岁以后主要是读中医书。这方面的书,一生大约泛读的有几百本,但喜欢的没几本,现列出来供学中医者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名老中医之路》、《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诊余集》、《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经方传真》、《时方妙用》、《时方歌括》、《辨证玉函》、《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名老中医医话》、《杏林真传》、《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之二、《吴鞠通医案》、《临证本草》、《中华名医特技集成》、及一套《中医临床家》等等。
也许有人会问我怎么不见你提《黄帝内经》、《难经》阴阳五行方面的书,是这样的。我主要是从事临床的,治病主要为了取得疗效,非研究理论的。《内经》《难经》之学懂些就行了,况且这类书纯理论又夹杂些玄学,掌握不好极易走偏误入虚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现实中常见一个病解释的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能重复验证。说明什么呢?中医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经验医学,其重点在于方药,掌握住这一点就可以看病,理论再多不精通方药白搭,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诸位不要砸砖,鲜花毒草都是草,要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放一点毒吧,谢谢。
 
古道老师很世故

诸位不要砸砖,鲜花毒草都是草,要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放一点毒吧,谢谢。
 
《内经》确实是我读过的书里最难读的
但真正看进去就知道《内经》里很朴素,偶然见,一句一词都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欣喜
老师所说的玄虚之类,恐怕更多是后世注家发挥的结果
 
以一代十。百花齐放。
 
中医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经验医学,其重点在于方药,掌握住这一点就可以看病,理论再多不精通方药白搭,

同意古道老师的这个看法,实践更重要,讲的再热闹没用,关键是看临床效果。
 
同意古道老师的见解,我觉得《温病条辩》也很实用。
 
我接触中医从一本兽医中药书启蒙,内经磕磕绊绊学,不好懂但却是扎实的地基,难经对内经的理解很有帮助,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我眼界大开,伤寒金匮却是实实在在的饭碗子,众位见笑
 


我不赞同您的观点 ,经验二字太不严谨,我觉得中医是规律(或者叫哲学医学)医学,其重点在于对阴阳五行的理解,并以此为统属。对方药的理解也是一种理论,也离不开阴阳五行这个总的规律。

很多人学中医感觉很杂乱庞大,无从下手,又要学诊脉,又要学五脏经络、学药、学经方的。 要我看中医的秘密所在,其实就在于这些环节的相互联系上,谁能把诊、证、药、方,通过阴阳五行这个总枢要相互联系起来,那谁就是通家,就是上工。
 
经验很重要
理论更重要

因为很多理论是众多经验的升华
 
哈哈哈热烈欢迎瘦马老师继续放毒!!!
 
不赞同您的观点 ,经验二字太不严谨,我觉得中医是规律(或者叫哲学医学)医学,其重点在于对阴阳五行的理解,并以此为统属。对方药的理解也是一种理论,也离不开阴阳五行这个总的规律。
 
如何读,读什么书,是见仁见智的
更为主要的是否读懂、读透
曾有一部《伤寒》行天下的,也有几段口传的《内经》而悟中医大道的
各有所取,各有所得
 
回复 13# 中医疼痛


您说中医是哲学医学,那么我想问一下中医到底属于是自然科学呢还是社会科学呢?
 
实话实说,非常中肯!
 
中医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经验医学,其重点在于方药,掌握住这一点就可以看病,理论再多不精通方药白搭,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有时读中医,真的很怀疑金木水火土,这些相生相克的理论,古人是怎么搞出来的,是一种智慧吗?中医是一种绿色的医疗方法吗?老这样疑问。
 
果然厉害!!!!!!!!!!!
 
没有大道理,实实在在的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