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5/03
- 帖子
- 1212
- 获得点赞
- 37
- 声望
- 38
在我国民间,很多地方流行端午节给儿童施灯火灸,这种方法对预防治疗有关儿童疾病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
灯火灸法,又名灯草灸、油捻灸、打火灸,也称灯火爆灸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疗法,为烧灼灸法之一,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
灯火灸操作时应蘸油适量,动作迅速,以防燃油下滴引起烫伤。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的“拍”声,灯火即灭,称为一燋,每穴一般只灸一燋。灯火灸后局部会稍起红晕,此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记载“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临床上灯火灸也用于腮腺炎,呃逆,呕吐,阴痧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手足厥冷等病证。
清代对灯火灸法的研究甚多。乾隆年间,陈正复所著《幼幼集成》誉灯火灸为“幼科第一捷法”。《串雅内外编》收集了不少民间灯火灸的验方。外治大家吴师机著《理瀹骈文》,将灯火灸的研究推到顶峰。
灯火灸流行的原因是操作简便,便于掌握,无须高深理论。正因为此,目前灯火灸流行的现状是会者多,精者少。由于灯火灸有创伤,操作不当可能留下瘢痕,所以接受灯火灸的患者越来越少,学习此法的人也日渐减少。
灯火灸使用的是灯心草和菜籽油。用油一般无特殊,但灯心草的选料讲究,需要硬而细者,用时先拧细,然后浸油,拧细是为了使创伤的面积少,减少损伤,增加疗效。
治疗时以左手食指定穴,右手施术,此时可以有“啪、啪”的声响,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如此。声音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响声越脆,效果越好。施术时手法必须轻柔,不能硬往患者身上按,否则容易出现水泡,并发感染,但按照要求操作很少会产生水泡。
因为流传民间,操持此术者很少懂经络腧穴,所以选用穴位多为阿是穴。所谓阿是穴,并不是对患者全身按一遍,寻找痛点,而要遵守一定的规律。一般多取腹部青筋交叉处、大关节处、肿大的淋巴结等部位,比如流行性腮腺炎时,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时可以选此处,但位置一定要选准,否则影响疗效。
灯火灸治疗小儿惊风和痉挛性腹痛效果很好,治疗小儿惊风时应配合退热治疗,民间治疗痉挛性腹痛多在端午节选取腹部青筋交叉处施术,术后腹痛多会消失。
此外,灯火灸治疗后患者需注意忌生冷,不沾冷水,以免降低疗效。
灯火灸法,又名灯草灸、油捻灸、打火灸,也称灯火爆灸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疗法,为烧灼灸法之一,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
灯火灸操作时应蘸油适量,动作迅速,以防燃油下滴引起烫伤。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的“拍”声,灯火即灭,称为一燋,每穴一般只灸一燋。灯火灸后局部会稍起红晕,此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记载“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临床上灯火灸也用于腮腺炎,呃逆,呕吐,阴痧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手足厥冷等病证。
清代对灯火灸法的研究甚多。乾隆年间,陈正复所著《幼幼集成》誉灯火灸为“幼科第一捷法”。《串雅内外编》收集了不少民间灯火灸的验方。外治大家吴师机著《理瀹骈文》,将灯火灸的研究推到顶峰。
灯火灸流行的原因是操作简便,便于掌握,无须高深理论。正因为此,目前灯火灸流行的现状是会者多,精者少。由于灯火灸有创伤,操作不当可能留下瘢痕,所以接受灯火灸的患者越来越少,学习此法的人也日渐减少。
灯火灸使用的是灯心草和菜籽油。用油一般无特殊,但灯心草的选料讲究,需要硬而细者,用时先拧细,然后浸油,拧细是为了使创伤的面积少,减少损伤,增加疗效。
治疗时以左手食指定穴,右手施术,此时可以有“啪、啪”的声响,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如此。声音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响声越脆,效果越好。施术时手法必须轻柔,不能硬往患者身上按,否则容易出现水泡,并发感染,但按照要求操作很少会产生水泡。
因为流传民间,操持此术者很少懂经络腧穴,所以选用穴位多为阿是穴。所谓阿是穴,并不是对患者全身按一遍,寻找痛点,而要遵守一定的规律。一般多取腹部青筋交叉处、大关节处、肿大的淋巴结等部位,比如流行性腮腺炎时,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时可以选此处,但位置一定要选准,否则影响疗效。
灯火灸治疗小儿惊风和痉挛性腹痛效果很好,治疗小儿惊风时应配合退热治疗,民间治疗痉挛性腹痛多在端午节选取腹部青筋交叉处施术,术后腹痛多会消失。
此外,灯火灸治疗后患者需注意忌生冷,不沾冷水,以免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