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病案讨论)阵发性面部烘热

杏海拾零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7
帖子
32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所在地
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关松中医馆
某某,男,19岁,未婚。于一年前开始出现面部阵发性烘热,有时一天不发作,有时一天发作5-6次,发作甚时心烦意乱,并述发作甚时家人见其面部浮肿。问诊平时稍感疲乏,无盗汗、遗精等,余基本无明显不适处。查双脉稍沉、稍细、右脉稍涩。舌质淡红偏淡、苔白布满全舌。
上病发作一年并经中西医诊治较久,效果均不明显。
有待大家讨论。
 
我也碰到过这样的病人只是她是女的,40岁,有怕冷,乏力,出汗,易感冒,舌暗淡胖大,苔白。给予温阳益气活血后以上症状好转复诊6次但她的面部发热始终没有改善,不知为什么?
 
年纪小不似虚证,结合舌脉来看气郁比较明显,所谓郁则不达,蓄积而通,头面烘热为阳气郁而外达之象。治则疏肝理气,健脾肃肺。
 
当日求诊本处本人颇觉病情较棘手,四诊后因候诊病人较多,让患者先待其他病人诊治后再行细定。初步考虑为郁证,精神因素类疾病,与家父讨论后,初步拟定以平冲降逆为治。下午患者再来诊,家父拟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百合15克,知母15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川牛膝10克。3剂。
2月24日二诊,述昨天服至3剂时,唯晨起稍有轻微发作,至今日来诊均未发作,较之近期频繁发作有所改善,仍感疲乏,逐在家父一诊方基础上稍为改制: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百合15克,知母15克,磁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5剂,待观。
 
回复 5# 杏海拾零

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就是医德啊
 
大青龙汤合二陈汤加栀子,豆鼓,党参,黄芪,
变法在麻黄和石膏取其量小小,郁解后去麻黄,加防风,薄荷,
 
从肺肝二脏入手,清肺疏肝为主,兼以健脾化痰
方以逍遥散合泻白散出入。
 
阵发性面部烘热,发作甚时心烦意乱,双脉稍沉、稍细、右脉稍涩--肝失疏泄,气机逆乱, 虚阳上浮。

舌质淡红偏淡、苔白布满全舌--气不顺,水湿不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失健运。

“木郁则达之” 疏肝健脾,熄风潜阳。

逍遥散加 珍珠母,石决明,白蒺藜,钩藤。
 
病人又去了吗,效果如何,期待。
 
回复 1# 杏海拾零


从肝找找思路吧,我的方子 麦冬 五味子 柴胡 白芍 当归 赤芍 茯苓 白术 薄荷 丹皮 栀子 山萸肉 龙骨 牡蛎 女贞子 旱莲草 你试试吧
 
回复 1# 杏海拾零


这个脉应该是稍见虚弦象的
 
用泻心汤试试。
黄连 黄芩 大黄
 
回复 1# 杏海拾零


此病我每年都要治个两三例。都是女性。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我认为病机为血热兼虚。
 
逍遥散加 珍珠母,石决明,白蒺藜,钩藤
 
这个病不好治。我有一熟人,现年58岁,这个烘热从大概43岁更年期起,治疗了无数,还未见好,极其痛苦。因为烘热,精神越集中就会发做,有些精神恐惧了,不敢和别人长一点时间聊天,怕脸红引起
别人误会。她舌头大,有齿痕。
 
3月2日三诊,患者满面笑容来诊,言近两天来未作烘热,两天前轻微发作一次,口渴较前明显减轻,(首诊忘记写较喜喝水,但不多),服上药大便稍稀,一日一次,仍感疲乏但较前改善,查舌淡红,苔较前少,脉右细。症状虽得以明显改善,但患者疑心仍重,多次问患的是何病。上两诊方以中的,二诊方加白芍、姜、枣,药用:茯苓15克,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百合15克,知母10克,磁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生姜三片。5剂。
 
后退
顶部